龔 強 龔天卓
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于1987年7月1日在哈爾濱市工人文化宮開幕,7月11日在露天廣場舉行了閉幕演出,歷時11 天,共演出13 臺、26 場形式多樣、格調清新、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音樂舞蹈節(jié)目,在254個節(jié)目中有179個新創(chuàng)作的曲目,占一半以上;觀眾達 14.4 萬人次。
本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是在“改革、開放、搞活”的大好形勢下召開的?!肮枮I之夏”領導小組提出,要辦成一次檢閱我市專業(yè)和業(yè)余音樂隊伍,多側面反映時代風貌、謳歌兩個文明建設成就的盛會。因此,一定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堅持“二為”方向,以社會效益為唯一準則,活動重點放在基層,以開展群眾性音樂活動為重點。由于7月末、8月初在哈爾濱召開全國話劇研討會,省藝術節(jié)也在這一時間段召開,故1987年的“哈爾濱之夏”提前召開。(哈爾濱市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哈爾濱音樂志》)
圖15-1 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開幕式
與以往一樣,從5月份開始,哈爾濱市各區(qū)、縣即開始舉辦各自的音樂會,同時為參加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選拔優(yōu)秀節(jié)目。7個區(qū)、2個縣分別舉行群眾音樂會 83臺,10000多人參加了演出活動。
7月1日,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在哈爾濱工人文化宮拉開帷幕。在開幕演出晚會上,演員們豪情滿懷地歌頌黨、歌頌祖國、贊美家鄉(xiāng)、歌唱新生活、謳歌新時代。哈爾濱歌劇院和南崗區(qū)教師合唱團的大合唱《我們的中華》,剛毅果敢、鏗鏘有力,表達了中華兒女熱愛黨和祖國的深厚感情。男高音陳曉峰演唱的創(chuàng)作歌曲《黨象高山,黨象海洋》和曹桂謙演唱的新作《紅葉》,以真摯的情感、優(yōu)美的旋律、真切的表達、美好的祝愿唱出了人民的心聲,唱出了時代強音。1986年哈爾濱市小提琴比賽業(yè)余組一等獎獲得者金力獨奏的《暢想曲》,展現(xiàn)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質樸的鄉(xiāng)土氣息,抒發(fā)了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和熱烈、歡快的情緒,同時展示了她嫻熟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駕馭這首樂曲的能力。哈爾濱歌劇院交響樂團和少年宮“小雪花”藝術團的小提琴齊奏《四季調》,是一次頗具民族色彩的“老少合作”。哈爾濱市“歌星獎”獲得者權英子、王伏麗首唱新歌《我從太陽島歸來》《風啊,你不要吹醒我》等,演唱得真摯、熱情、醇美、抒情。榮獲全國“航天杯”大獎賽特別金獎的劉俊亭、譚英敏和榮獲一等金獎的王春來,在演唱中再一次有上佳表現(xiàn),展示了他們的聲樂才華。哈爾濱汽輪機廠民族樂隊從1961年第一屆“哈爾濱之夏”就參加演出,直到本屆“哈爾濱之夏”,近30年來一直活躍在“哈爾濱之夏”的舞臺上,而在當時民族音樂不太景氣的情況下他們不僅頑強地堅守這塊“陣地”,還以一首民樂合奏《普天同慶》喚起人們對民族器樂的興趣,表達了他們對民族音樂執(zhí)著的追求、信心和責任感。樂曲以其優(yōu)美的旋律,歡快的情緒,準確的音樂語言表達,展現(xiàn)了民族樂器特有的藝術魅力,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受到了專家的認可。美聲唱法的羅曼深情地演唱了《祖國,我永遠熱愛你》,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本屆音樂會閉幕式別具一格,充分利用了松花江畔自然景觀的優(yōu)越條件,在沿江設10個會場和10 條游艇同時歡慶“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閉幕。11日傍晚,許多群眾饒有興趣地來到防洪紀念塔廣場、通江街口、江上俱樂部、青年宮門前和道外12 道街江邊,觀看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在這些露天場地同時舉行的閉幕演出。岸上、江中,燈火輝煌、歌聲悅耳,兩邊的演員隔水相望,遙相呼應,展現(xiàn)了一幅絢麗而多彩的音樂畫卷。
圖15-2 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上的女聲合唱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領導出席、觀看了開幕式和閉幕式的演出,并給予充分肯定。
本屆音樂會在演出方面進行了改革創(chuàng)新,在為全國比賽獲獎的業(yè)余歌手舉辦優(yōu)秀歌手演唱會同時,為了使更多的觀眾看到演出,還“送戲上門”到各區(qū)、縣演出,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由哈爾濱市少年宮新組建的“小雪花藝術團”,在市歌劇院的幫助下成長非??欤谶@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上,少年樂隊40 余名小提琴手(6 歲至 14 歲)在歌劇院 70 余人的大型管弦樂隊伴奏下演奏了羅馬尼亞樂曲《春天》和《匈牙利舞曲第五號》等,兩代人同臺演奏的情景非常感人,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菲律賓著名指揮家蔡繼琨教授觀后大為贊嘆,他說:“我走過世界上許多國家,向中國這樣對待少年兒童的國家還不多見,能組織這樣龐大的少年兒童樂隊是不容易的”。
圖15-3 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民族管弦樂《青年圓舞曲》
由哈爾濱市朝鮮族文化館組建的哈爾濱朝鮮民族藝術團,以其獨特的演出風格和藝術人才實力,在本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上第一次亮相就給觀眾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幾位主要演員:金英淑、權英子、崔京浩、康月華和崔炳奎都是具備一定藝術素質,善于創(chuàng)作,善于表演,很具潛力的少數(shù)民族歌唱、舞蹈、作曲佼佼者。
本屆音樂會的成功舉辦,既檢閱了哈爾濱市業(yè)余和專業(yè)音樂隊伍在兩個文明建設中所發(fā)揮的“鼓舞教育和欣賞娛樂”作用,同時,還推出了一批新作、新人。特別是這屆音樂會上,首次舉辦了新作品演唱會,從創(chuàng)作作品來看,打破了以往群眾演唱曲目相對單調狹窄的局面,格調清新,積極向上,賦予時代氣息的歌曲顯著增加。同時,還進行了“創(chuàng)作歌曲比賽”,有20多名優(yōu)秀歌手試新聲,哈爾濱電視臺播放現(xiàn)場比賽,促進了哈爾濱市的音樂創(chuàng)作。小雪花藝術團和小學幼兒專場演出,展現(xiàn)了祖國新一代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和他們的藝術才華。本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上的個體勞動者專場調演節(jié)目,熱情謳歌黨的改革、開放、搞活政策和各條戰(zhàn)線蓬勃發(fā)展的大好形勢,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和觀眾的充分肯定。而呼蘭縣民藝團演出的二人轉、拉場戲、單出頭等,則構成了具有濃郁民間地方風格和色彩的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創(chuàng)作歌曲比賽分專業(yè)組和業(yè)余組。
專業(yè)組:
創(chuàng)作一等獎:《噢,冰凌花》(胡小石詞,楊人翊曲)
創(chuàng)作二等獎:2 首
創(chuàng)作三等獎:2 首
業(yè)余組:
創(chuàng)作一等獎:《哦,三江口》(邢籟詞,黃鐘聲曲)
創(chuàng)作二等獎:3 首
創(chuàng)作三等獎:8 首
另外,還專設了首唱獎。
與上屆一樣,本屆音樂會在中共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成立了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領導小組。
組長:沈果明
副組長:王溯源、王洪彬
成員:23人(由哈爾濱市各有關局、委、辦、區(qū)、縣、群團、新聞單位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主任:陳昆山
成員 10人
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演出場次:
1.開幕式
2.小雪花藝術團音樂會
3.朝鮮民族藝術團音樂會
4.南崗區(qū)、道里區(qū)、道外區(qū)團隊專場
5.平房區(qū)、太平區(qū)團隊專場
6.香坊區(qū)、動力區(qū)團隊專場
7.呼蘭縣、阿城縣綜合專場
8.中、小、幼專場
9.優(yōu)秀歌手專場
10.哈爾濱市歌劇院輕音樂專場
11.歌壇新人專場
12.創(chuàng)作歌曲比賽
13.閉幕(在斯大林公園設10個演出點舉行露天演出,在通江街口九站至青年宮的松花江水面上組織10 只音樂歌曲演奏船)
成功舉辦第十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對開創(chuàng)哈爾濱市音樂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對哈爾濱市音樂專業(yè)和業(yè)余隊伍、創(chuàng)作人才、創(chuàng)作作品的一次全面檢閱,成績令人鼓舞。當然,還應在總結經(jīng)驗的基礎上,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提高檔次,提升品位,把音樂活動不斷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使音樂成為激勵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號角。
本著百家爭鳴的精神和對“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關心,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如李景冰在《黑龍江日報》上發(fā)表文章《“哈爾濱之夏”徘徊在十字路口》(生活報轉載)提到:1.對于審美情趣已經(jīng)很高的當代觀眾,還希望看到高水平的專業(yè)演出及產(chǎn)生一定影響的節(jié)目合作品;2.“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重心越來越偏向于群眾性的普及工作——地方性的群眾匯演,忽視了“陽春白雪”是否合適;3.“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組織工作是否需要按現(xiàn)在的慣性——一年一度辦下去,人力、物力捉襟見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