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溝”一詞我們經(jīng)常見到,如:“這件事給我們的感情造成了極大傷害,兩人心里無形中形成了一條鴻溝。”這里的“鴻”是大的意思,類似的還有“鴻儒”“鴻鵠”;“溝”的本義是田間水道,既為溝壑,則隱指難以跨越。
說到“鴻溝”,它不是一個普通的“大溝”,它原是我國古代最早連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的名稱,在今河南省滎陽市,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存在了,只有殘存的“鴻溝”和“楚河漢界”的遺址,但“鴻溝”的名字卻一直流傳了下來。這是因為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驚天動地的事件:秦朝末年,反秦主力劉邦、項羽兵分兩路伐秦。劉邦搶先占領(lǐng)咸陽,迫秦王子嬰獻傳位玉璽。劉邦被封為漢王,秦王朝自此滅亡。隨后,項羽入咸陽,殺子嬰,自立為“西楚霸王”。從此,劉邦、項羽兩人爭奪天下,打了幾年的仗,這就是歷史上的“楚漢之爭”。
公元前204年,劉邦一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內(nèi),后用計謀,才奮力逆轉(zhuǎn)局勢。突圍之后,劉邦兵分兩路,一路與項羽正面對峙,另一路從后路包抄楚軍,逐漸拖垮了楚軍,此后形勢發(fā)生了逆轉(zhuǎn),楚軍漸弱,漢軍日強。
公元前202年秋,楚軍糧盡,處于劣勢的項羽無奈之下只好與劉邦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鴻溝為界”的故事。
因此,后來人們常用“鴻溝”比喻不可超越或難以消除的界線。今天,象棋的棋盤上也以“鴻溝”劃分“楚河”“漢界”。另外,兩代人之間由于生活環(huán)境、思想的不同而造成的鴻溝,常被稱為“代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