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
摘要:近幾年,我國石油企業(yè)發(fā)展迅速,人們對石油資源的需求也多來越高。但是隨著石油開采規(guī)模的變大,對于石油勘探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勘探采集技術能夠完美地契合于石油勘探中,提高石油勘探的可靠性和正確性。基于此,闡述了地震勘探采集技術以及石油勘探技術,分析了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發(fā)展的情況,對其在石油勘探中的應用和未來發(fā)展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借鑒。
關鍵詞: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石油勘探;應用
引言
地震勘探采集技術是一種新地震勘探方法,其可以利用設備進行地下情況的研究,這為包括石油勘探在內的多項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我國是石油開采、消耗的大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批油井、油田被發(fā)現,并投入建設和使用,很好地滿足了實際需求。但隨著國內耗油量的不斷增加,石油資源漸漸出現枯竭的風險,部分油井的勘探采集也面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分析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的應用十分必要。
1地震勘探采集技術與石油勘探的基本概述
1.1石油勘探
石油勘探是石油資源開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藝環(huán)節(jié),確保石油開采工作數據的精確可靠,提高石油開采效率,加快石油采礦進度,使得石油開采項目能夠按時按質的完成。石油勘探工作中首先要對礦產資源做好準確的定位,降低石油開采工作的偏差,設置好采礦的起始位置;其次做好采礦項目中地質的分析工作,準確的分析出地質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根據地質的性質將采礦處的持力層給確定下來,參考采礦手冊了解不同持力層相匹配的地基承載力,能夠知道采礦的基礎等級,根據不同采礦等級使用不同的采礦工具及制定不同的采礦方案。
1.2地震勘探采集技術
地震勘探主要根據地質物理性質(如地質的彈性以及密度等)的不同,地質產生的地震波有所不同,進而能夠分析出地質巖層的化學性質和物理形態(tài)的勘探方法,因此,地震勘探采集技術可以很好地應用到礦產資源的勘探中。但是隨著石油開采規(guī)模越來越大,我國存有的石油資源也越來越匱乏,增加了石油勘探的難度系數,同時對勘探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震勘探采集技術需要不斷的改進,使其能夠更好地應用在石油勘探中。
2地震勘探采集技術在石油勘探中的應用
2.1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的應用范圍
研究表明,地震勘探采集技術能夠在大部分情況下應用。具體而言,4種大環(huán)境下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的應用效果良好。
(1)精確識別。由于橫波只在固體中傳播,而且速度慢、發(fā)射系數小,可以用于高分辨率的精確識別,如油井構造復雜、縱波探測獲取的治療精度不足,即可應用地震勘探采集技術,識別出小斷層、薄層等特殊構造的情況。
(2)免干擾成像。傳統(tǒng)勘探技術會受到硬石膏、高速碳酸鹽巖等的影響。生成的圖像帶有較多的非常規(guī)扭曲和干擾,地震勘探采集技術下,橫波和縱波的共同作用下,硬石膏、高速碳酸鹽巖以及其他氣云對波能量的影響被降低,成像效果更好。
(3)參數確定。由于地震勘探采集技術本身帶有兩個波形(橫波和縱波)的探測方式,大量參數可以在1-2次勘探后得到大致明確,精細探測在數據的支持下可以快速展開,部分機構較為簡單的油井甚至能夠直接完成模糊勘探,判斷儲量。
(4)精準勘探。在虎摸勘探后,需要了解油井的具體情況,依然可以通過地震勘探采集技術收集數據,判斷油井結構、裂縫、發(fā)育特征等,并綜合應用遙測技術進一步探明油井的具體儲量,并為后續(xù)開采工作提供包括地下地形等方面的數據支持。
2.2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的應用流程
(1)參數設定。地震勘探采集技術應用的核心是獲取正確的參數。一般來說,需要考慮的參數包括最小炮檢距、最大炮檢距、道間距、覆蓋次數、接收參數等。以最小炮檢距為例,考慮到橫波和縱波的反射率、傳播速度方面存在差異,且轉換波在近炮檢距的反射能量比較弱,在設定參數時,往往需要適當增加最小炮檢距,與此同時,由于縱波反射快,如果最小炮檢距過大,可能導致捕捉困難和誤差增加,因此要控制最小炮檢距的增加值,一般確定為理想數值的110%左右。
(2)勘探采集。完成參數設定后,將震源設備移至勘探地點,將地點按幾何形狀劃分為若干區(qū)域,在每個區(qū)域分別進行勘探,橫波與縱波可以同時發(fā)射,并接收設備捕捉回波信息,所有的回波信息在被捕捉的同時進行存儲,并生成波形圖,完成一處探測后,再進行另一處探測,為求避免受到余波干擾,每進行一輪橫波發(fā)射后,需等待至少720s;每進行一輪縱波發(fā)射后,需等待至少600s,才能進行第二輪探測。探測進行中,還應注意避免大型機電設備的使用,也應避免頻繁的走動影響探測效果。
2.3三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的應用
現階段,我國石油勘探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三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該技術效果最佳以及技術更穩(wěn)定,使得油藏勘探數據更精準。三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具體應用流程為:首先,使用二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得到勘探地質的平面結構,精確定位好探井的位置;其次,一旦發(fā)現了石油資源后,就用三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實現石油中儲集層的轉化,一定程度提高了油藏勘探準確度;最后,進行采集數據的分析整理,將采集的地質數據信息與地震資料對比,評估是否存在石油資源。為了將三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最大化應用,石油勘探技術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加強這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打造一批高素質的石油勘探人員,同時還要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其完美地應用到地震勘探采集技術中,讓所有地震勘探采集流程在計算機技術的協(xié)助下完成,把控好石油勘探中所有工序的質量和效率,使得石油勘探具有更高的準確性。
2.4數字地震勘探技術
數字地震勘探技術是現階段取得的新成就,但是技術不夠穩(wěn)定,使得數字地震勘探技術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該技術整合了數字信號處理以及數字地震采集技術等,使得三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是目前地震勘探技術的重大改革。不同于先前的模擬系統(tǒng),數字地震勘探技術能夠將采集到的模擬信號轉化成系統(tǒng)輕松識別的數字信號,使得采集的數據更加精準可靠,提高了油藏勘探的正確率,能夠精準有效地開采我國石油資源。
3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的發(fā)展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對應的地震勘探采集技術也得到了質的飛躍。在計算機技術的協(xié)助下,地震勘探采集技術有了更高的采集精度,可以將地震勘探采集技術劃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一維勘探采集階段,該時期的地震勘探采集技術處于發(fā)展初期,單純的分析地質的點線元素,采集的數據精確度不夠;第二階段為三維勘探采集,運用三維建模技術,同時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地震勘探采集技術集合了三維地震連片處理,高精度地震以及去數字化誰被等技術,使得勘探的地震呈現三維化,還能對地震進行斷層分析和屬性分析,使得復雜地段的石油勘探更精準、更可靠;第三階段為四維勘探采集技術,它在三維勘探基礎上進化而成,不同之處在于四維地震勘探是在同一勘探地區(qū)不同時間選用同一采集技術得到三維地震勘探情況相對比,使得三維勘探采集技術的重復性處理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還能進行石油參數反演等。四維勘探采集技術仍存在諸多不足,未來可以不斷完善使得四維勘探采集技術更加成熟。
結語
時代的發(fā)展推動著地震勘探采集技術的不斷更新完善,使其能夠在石油勘探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但是,現階段的三維地震勘探采集技術仍存在諸多不足,我國政府應該對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究,企業(yè)應該定時進行石油勘探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打造更有技術水準的石油勘探隊伍,使得我國石油開采領域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石油資源緊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馮浩.論地震勘探采集技術在石油勘探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13):159.
[2]霍軍鵬,周竹峰,王萬合.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煤礦采空區(qū)探測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