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曼尼亞冰川。在黎明前的月光照耀下,漫天的繁星在雪層留下奇妙的反射倒影。 張焰 攝
凌志山峰下,高山風暴之后溫度急劇上升,造成高山雪層大面積融化,出現了罕見的瀑布奇觀,這一過程持續(xù)了不足2小時就隨著溫度的下降而終止。 張焰 攝
在塔斯曼高山小屋外的懸崖邊上,我在繩索的保護下拍攝了這張夜空下的庫克山峰, 懸崖下300米就是布滿冰縫的塔斯曼冰川。 張焰 攝
這是由16張單片拼接而成的寬幅作品,展現了星空下雄偉的優(yōu)勝美地山岳。 張焰 攝
在狂風的呼嘯聲中,一輪紅日從山脊后徐徐升起,瞬間點亮了這片險峻的冰川地帶。 張焰 攝
高山(英文稱之為alps),常常被認為是那些高海拔的山脈。事實上,高山和海拔沒有絕對關系,而是指那些山峰終年被冰雪覆蓋的山脈——以雪線的高度來定義,海拔高度在雪線之上的山脈都稱為高山。一般來說,靠近赤道的山脈雪線高度要比靠近地球兩極的山脈雪線高度高得多。對登山者來說,攀登任何一座高山都必須面對冰縫、雪崩、落石三大基本挑戰(zhàn)。一個優(yōu)秀的登山者,需要有強健的體魄、過硬的技術和心理素質。
近年來,以雄偉山脈為主題的風光作品越來越受青睞,但高山攝影作品并不多見。那些在雪線之下拍攝的山岳、使用長焦鏡頭拍攝的冰川雪峰、利用飛行器進行的山脈航拍,都不算是高山攝影。嚴格意義上的高山攝影是指拍攝者在雪線之上的拍攝,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登山者在攀登過程中所進行的運動和紀實性的攝影行為。
運用現代風光攝影的理念和技術進行高山攝影會面臨諸多挑戰(zhàn)。首先,攝影師也需要是一位登山者,并且需要背負比普通登山者更重的攝影器材。其次,為了等待最佳的拍攝光線,攝影師需要在高山上停留更長的時間,這往往會增加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同時,為了獲得一張成功的作品,需要在細節(jié)的追求、對光和色彩協調的展示(細節(jié)豐富,明暗對比合適,景深透視準確,以及色彩的和諧性)等美學標準方面做到最佳,攝影師必須運用現代的攝影裝備,掌握先進的后期處理技術。除此之外,與大多數登山者不同的是,高山攝影師的終極目標是拍攝風景而不是單純地登頂,這使得他們在登山行程和目的地的選擇上也會與通常的登山者有所不同。同時,攝影師也應該把環(huán)保護意識融入到其拍攝實踐中去,并通過作品喚起大眾對自然的保護和崇尚。
2013年了月我在新西蘭的庫克山國家公園旅行時遇到特大暴風雪,被困于公園內的一家小旅館三天之久。這期間,我無意中讀到了由新西蘭資深戶外探險家巴瑞特(Pat Barrett)寫的《真實的南方》一書,從里面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新西蘭高山風景,盡管那些圖片只是從一個登山者的視角來拍攝的紀實照片。我決心學習登山,將現代風光攝影的方法和技術帶到高山上。
2014年初,我在進行了短期的高山強化訓練之后,便開始了新西蘭高山探索之旅。我曾和新西蘭登山家沃森(Mark Watson)一起,在庫克山脈和大瑞山脈進行了一系列的攀登和高山攝影。之后又在登山向導的幫助下,進行了4次更高難度的高山探索,登頂了位于??怂贡ǖ?200米的蘭德菲爾峰,穿越了著名的塔斯曼冰川,也拍攝到一系列罕見而壯觀的新西蘭高山作品。
在高山上,我希望捕捉到獨特光線下的真實和美感。為此,我時常需要攀爬到懸崖峭壁邊,在繩索的保護下使用廣角鏡頭近距離拍攝。由于高山上的惡劣氣候,我的攝影行程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甚至會一連數天被困在高山營地,但無常的天氣往往又提供了難得的拍攝機遇。
我對山脈的熱愛不僅僅限于新西蘭高山。在過去幾年里,我也深入探索了南美的巴塔哥尼亞山脈,美國的優(yōu)勝美地國家公園和東內華達山脈,以及加拿大的落基山脈,拍攝出一系列優(yōu)美壯觀的山岳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