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度”和“渡”讀音相同,但意義上是不同的?!岸取钡谋玖x是計量,引申有由此到彼的“過”義。“渡”字是由“度”字派生出來的,在“水(氵)”部,本義指橫過水面,即由此岸到彼岸。在“過”義上,現(xiàn)代漢語中二者的分工是:“度”著重用于時間,如“度假”“度日如年”“歡度春節(jié)”“虛度光陰”;“渡”著重用于水域,比喻義用于須經(jīng)努力通過的難關(guān)、危機等,如“渡河”“橫渡長江”“遠渡重洋”“共渡難關(guān)”。 “過度”跟“過渡”不同、“度過”跟“渡過”有別,都跟“度”和“渡”在意義上的分工有關(guān)。不注意它們的區(qū)別,往往在運用中容易寫錯。例如:
①在大學(xué)前曾隨父親在前黃中學(xué)渡過一段難忘的歲月。(《江南時報》2007年5月18日)
②確保您安心渡過一個與感冒絕緣的春天。(《健康時報》2007年4月23日)
③太湖事件中人們表現(xiàn)出的脆弱,則給我們發(fā)來了明確的信號:環(huán)境問題已經(jīng)是我們這代人能否安然度過的危機!( 《 市場報》2007年6月4日)
例①②指的都是時間,應(yīng)用“度”;例③指危機,類似難關(guān),應(yīng)用“渡”。
看下面這個例句:
④閆紹田以頑強的意志度過了危險期。(《 江南時報》2007年6月4日)
“危險期”,也和難關(guān)有類似之處,但這里有個“期”字,明顯是指時間,所以用“度過”是正確的。
至于佛教所說的“度化”“度人”“剃度”“超度”“普度眾生”“慈航普度”等,是沿用古代的習(xí)慣寫法,都用“度”。
可能是因為“宣泄”的“泄”字帶有三點水(氵),常有人把“宣”也加上三點水,誤寫成“渲泄”,例如:
①后來,他在一篇英文系老師布置的作文中,渲泄了內(nèi)心的強烈不滿。( 《江南時報》2007年4月19日)
②體內(nèi)的熱量得不到應(yīng)有的渲泄,體溫自然就會更高了。(《健康時報》2007年2月8日)
③可是反觀近年來文學(xué)對情感的表現(xiàn),似乎有一種任意渲泄的傾向。( 《人民日報》2004年3月23日)
“宣”和“渲”讀音相近,“宣”讀xuān,“渲”讀xu3n;但兩個字的意義不同。“宣”的意思是公開說出,傳播,如“宣傳”“宣布”“宣戰(zhàn)”“宣揚”“秘而不宣”“心照不宣”等;還有一個義項,就是疏通、發(fā)散,“宣泄”的“宣”就是這個意思?!颁帧痹诂F(xiàn)代漢語中一般只用于“渲染”一詞?!颁秩尽北臼菄嫷囊环N技法,即用水墨或淡彩涂抹畫面,顯出物象明暗向背和墨彩深淺,以加強表達效果;也比喻夸張地描述,如“大肆渲染”?!靶埂迸c“渲染”毫無共同之處,所以不能寫作“渲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