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文
數(shù)學(xué)思維在生活中有多大用處?
答:和朋友去吃披薩,點了個12寸的,結(jié)果過了會兒服務(wù)員來了說:“不好意思,現(xiàn)在做不了12寸了,您看換成兩個6寸的可以嗎?一樣的。”
朋友聽了一拍桌子:“能一樣嗎?圓形面積公式是πR平方,四個6寸才等于一個12寸的。”
服務(wù)員愣了好幾秒,說:“等一下,我讓經(jīng)理過來。”
為什么近千年來人類都沒有發(fā)生顯著的進化?
孔鯉答:你看,當(dāng)你以為翼手龍和霸王龍是同時代的龍時,其實它們足足差了一億年。
你看,當(dāng)你覺得黃帝和漢武帝都是距離我們差不多遠的人物時,其實黃帝到漢武帝之間的跨度比漢武帝到我們現(xiàn)在的時間跨度都要長了。
你看,當(dāng)你看到書本中說,北斗七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不斷變幻位置的時候,你深信不疑。當(dāng)你打開星相圖又疑惑了,北斗七星沒有變化啊。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北斗七星的變化是以萬年計的。
千年,這個詞,對每個人來說很長了,甚至對一個家族、一個國家,更乃至于人類社會,都是極為漫長的了??墒?,從茹毛飲血到開始穿衣,你知道過了多久嗎?幾萬年。
當(dāng)我們比較時,一定要有參考系?!扒辍边@個參考系下的變化,是針對的人類社會,如果要針對人類構(gòu)造,萬年計也許都沒有意義。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魚在水里要吸氧氣,可是為什么到了岸上氧氣更多反而會死呢?
長臂蝦答:其實魚是可以在空氣中呼吸的!
首先,呼吸的原理,所有動物的呼吸必須靠身體或身體的某個部位和空氣充分接觸。這樣才能發(fā)生有效氣體交換。個體很小的動物體表就足夠充分接觸,所以不需要專門的呼吸器官。
魚鰓的結(jié)構(gòu),超多的分支鰓絲,每條鰓絲上還有無數(shù)的鰓小片,毛細血管極其豐富,形成極大的表面積。
魚的鰓必須泡在水里才能在鰓絲軟骨的彈性作用下徹底舒展開每一根鰓絲,達到最大表面積,在鰓蓋一張一合的配合下(看起來就是魚嘴一張一合),水流過鰓絲,完成氣體交換。到了空氣中,鰓絲被水的張力黏在一起,表面積大大減小,呼吸能力大大降低。因此,結(jié)論就是魚可以在空氣中呼吸,只是呼吸的效率大大降低。
而如果將魚的頭尾栓結(jié),讓魚身彎成弓狀,鰓蓋被迫打開,鰓絲直接接觸空氣,空氣一直處于流動狀態(tài)通過魚鰓,這樣魚就能在空氣中小小地呼吸了。過一段時間,鰓絲脫水干燥壞死,魚就會窒息而亡。
弓好的魚可以在空氣中存活十多個小時。
閃電可以擊穿絕緣體嗎?
不賦答: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絕緣,只有不努力的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