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保雷,魏玉娟,王 碩
(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18)
目前,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已成為當代人的重要任務(wù)。對于羊絨洗滌行業(yè),則需進一步優(yōu)化工藝來響應(yīng)保護環(huán)境的號召,研究出高效、環(huán)保的生態(tài)洗絨工藝以降低環(huán)境污染顯得越來越重要。傳統(tǒng)的酸炭化方法是利用酸使植物雜質(zhì)降解,不僅對羊絨纖維造成損傷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因此尋找一種節(jié)能環(huán)保且對羊絨纖維損傷較小的洗絨工藝十分必要。生物酶是一種高效、環(huán)保、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產(chǎn)品,試圖用生物酶取代傳統(tǒng)工藝中有毒、污染環(huán)境、不可再生的化學制劑。伴隨對生物酶的深入研究和使用,發(fā)現(xiàn)它們具有高效、專一、反應(yīng)條件溫和、對人體無害、不會污染環(huán)境等許多優(yōu)良性能[1-2]。
羊絨中的草雜去除不干凈將給后道工序帶來不少麻煩,如紗線條干不均勻、斷頭增加、染色時不吸色造成染疵影響成品外觀質(zhì)量等[3]。傳統(tǒng)炭洗工藝是利用羊絨與草雜對酸穩(wěn)定程度不同將草雜除去的加工方法。草雜本質(zhì)是纖維素等物質(zhì),吸收酸液后,在高溫作用下,整體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而脆化,加之機械作用易于粉碎去除[4-5],但存在環(huán)境污染、對纖維損傷大等缺點。
原絨中植物性雜質(zhì)成分有木質(zhì)素、果膠、纖維素等[6]。生物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zhì),具有專一性、高效性、反應(yīng)條件溫和、較敏感等特性,能有針對性地去除羊絨中的雜質(zhì)而不損傷纖維[7]。中性纖維素酶FE主要對植物雜質(zhì)起作用,以合適的條件處理羊絨,從而達到去除雜質(zhì)而不損傷羊絨物理化學性能的效果。
原羊絨,中性纖維素酶FE、98%硫酸(工業(yè)純)。
HH-4恒溫水浴鍋(常州國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101-3AB 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YG(B)008E 型電子單纖維強力機(溫州市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WSB-II 白度儀(溫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稱取羊絨→清水洗(去除水溶性雜質(zhì))→脫水→配制洗絨溶液(浴比1∶30)→水浴加熱→清水洗→烘干(80 ℃)。
白度:按照GB/T 8424.2—1997《紡織品 相對白度的儀器評定方法》用白度儀測試。
斷裂強力:按照FZ/T 98009—2011《電子單纖維強力儀測定實驗》測試。
失重率:原羊絨在處理前先烘干至恒重,用電子天平稱重m0;經(jīng)中性纖維素酶FE 處理過的羊絨烘干至恒重,用電子天平稱重m1,失重率[8]按下式計算:
2.1.1 中性纖維素酶FE用量
由表1可知,隨著中性纖維素酶FE用量的增加,羊絨纖維的斷裂強力逐漸降低,而白度和失重率則逐漸升高最后趨于平穩(wěn)。原因是隨著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的不斷增加,羊絨中纖維素雜質(zhì)分解越來越完全,羊絨纖維白度和失重率逐漸增加。當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到達一定量時,纖維素雜質(zhì)被分解完全,此時繼續(xù)增加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羊絨纖維白度和失重率基本不發(fā)生變化,但是對羊絨纖維的損傷越來越大,因而中性纖維素酶FE 最適用量為1.5%~2.5%(omf)。
表1 中性纖維素酶FE用量對洗絨效果的影響
2.1.2 洗絨溫度
由表2可知,隨著洗絨溫度的升高,羊絨纖維的斷裂強力不斷降低,而白度和失重率先升高后降低。原因是溫度較低時,隨著洗絨溫度的升高,中性纖維素酶FE 的活性越來越大,對羊絨中纖維素雜質(zhì)的處理程度越來越大,因而羊絨纖維的白度和失重率不斷增加,但溫度太高會使中性纖維素酶FE 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所以隨著溫度的繼續(xù)升高,羊絨纖維的白度和失重率降低。此外,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羊絨纖維受到的損傷也越來越大,因此中性纖維素酶FE的最適洗絨溫度為45~55 ℃。
表2 洗絨溫度對洗絨效果的影響
2.1.3 洗絨時間
洗絨時間對洗絨效果的影響見表3。
表3 洗絨時間對洗絨效果的影響
由表3可知,隨著時間的延長,羊絨纖維的斷裂強力不斷降低,白度和失重率不斷升高最后趨于穩(wěn)定。原因是隨著時間延長,中性纖維素酶FE 與羊絨中植物性雜質(zhì)的反應(yīng)越充分,去雜效果越好,從而使羊絨纖維白度和失重率不斷增加,但隨著時間的延長,羊絨纖維的損傷越來越大,因而纖維的斷裂強力不斷降低??傮w來說,洗絨時間為40 min 時,羊絨纖維的斷裂強力較高,其他性能也較好。所以中性纖維素酶FE的最適洗絨時間為35~45 min。
2.1.4 pH
由表4可知,隨著pH的升高,羊絨纖維的斷裂強力逐漸降低,白度和失重率先升高后降低。原因是pH會影響酶的活性,中性纖維素酶FE在適宜的pH下活性較高,處理后羊絨纖維的白度和失重率較高,在不適宜的pH 下中性纖維素酶FE 的活性受到抑制甚至失活,所以羊絨纖維的白度和失重率會降低。此外,羊絨纖維耐酸不耐堿,隨著溶液堿性不斷增強,羊絨纖維受到的損傷越來越大,因此斷裂強力不斷降低。綜合考慮,中性纖維素酶FE的最適pH為5.5~6.5。
表4 pH對洗絨效果的影響
通過正交實驗進一步探究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pH、洗絨溫度以及洗絨時間4 個因素的主次并找出最佳洗絨工藝,按照L9(34)正交表進行中性纖維素酶FE的洗絨實驗[9],結(jié)果如表5。
由表5可知,對纖維斷裂強力來說,中性纖維素酶FE用量、pH、洗絨溫度、洗絨時間的極差R1分別為0.43、1.17、1.50、1.36,所以影響因素主次為:洗絨溫度>洗絨時間>pH>中性纖維素酶FE用量。k值越大越好,所以優(yōu)化方案為A3B2C2D1,即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2.5%(omf),pH 6,洗絨溫度40 ℃,洗絨時間35 min。
對白度來說,中性纖維素酶FE用量、pH、洗絨溫度、洗絨時間的極差R2分別為0.70、2.50、2.70、1.30,所以影響因素主次為:洗絨溫度>pH>洗絨時間>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優(yōu)化方案為A1B1C1D1,即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1.5%(omf),pH 5.5,洗絨溫度35 ℃,洗絨時間35 min。
對失重率來說,中性纖維素酶FE用量、pH、洗絨溫度、洗絨時間的極差R3分別為1.33、1.47、6.30、2.33,所以影響因素主次為:洗絨溫度>洗絨時間>pH>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優(yōu)化方案為A1B3C1D2,即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1.5%(omf),pH 6.5,洗絨溫度35 ℃,洗絨時間40 min。
表5 中性纖維素酶FE洗絨工藝正交實驗表
由表6可知,復(fù)合酶洗絨工藝處理后羊絨纖維失重率較高,中性纖維素酶FE 洗絨后羊絨纖維失重率最低,這是由于羊絨纖維中的雜質(zhì)不僅有纖維素雜質(zhì)還有木質(zhì)素、果膠等雜質(zhì),復(fù)合酶可以去除羊絨纖維中的多種雜質(zhì)而纖維素酶只能去除羊絨纖維中的纖維素類雜質(zhì),對其他雜質(zhì)沒有去除作用,但中性纖維素酶FE 處理后羊絨纖維斷裂強力和白度較好。雖然傳統(tǒng)酸炭化工藝處理后羊絨纖維失重率最高,但由于除雜過程劇烈,對羊絨纖維損傷較大,導(dǎo)致處理后羊絨纖維的斷裂強力和白度較低。
與傳統(tǒng)的酸炭化工藝相比較,中性纖維素酶FE洗絨工藝的硫酸用量下降99.9%,處理后羊絨單纖維斷裂強力和白度分別提高70.3%和72.4%,失重率下降61.4%。
表6 不同工藝的比較
(1)中性纖維素酶FE 對植物性雜質(zhì)作用的最優(yōu)工藝:中性纖維素酶FE 用量1.5%~2.5%(omf),pH=5.5~6.5,洗絨溫度45~55 ℃,洗絨時間35~45 min,處理后與傳統(tǒng)的酸炭化工藝相比,單纖維的斷裂強力和白度分別提高70.3%和72.4%,失重率下降61.4%。
(2)與傳統(tǒng)酸炭化工藝相比,中性纖維素酶FE洗絨工藝酸用量減少99.9%,新工藝增加的生物酶制劑可生物降解、可再生,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因而新工藝更環(huán)保、更安全,應(yīng)用前景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