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經亞洲評論》5月12日文章,原題:中國軟身段推廣“一帶一路”,亞洲國家看到商機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至今已快6年。起初,該倡議進展并不很快,但后來越來越多國家受到吸引,紛紛參與其中。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凸顯這種現象。參加此次論壇的各國領導人要多于兩年前的首屆論壇。來自東盟各國的領導人齊聚北京,尤其引人注目,凸顯他們希望分得中國的資金。
但過去兩年來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可能令一些希望落空。一個變化是美中之間的對抗加劇。另一個是(外界)對中國行為的審視變得更嚴苛。中方的回應是保持低調,承諾考慮伙伴國的財政可持續(xù)性。放在過去,華盛頓對北京的指責或許令亞洲國家疏遠中國。如今不然,他們主動示好,希望利用中國的低調行事方式。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將全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緬甸已同意推動中緬經濟走廊。該走廊主打項目之一,是中國西南省份云南與緬甸西部若開邦之間的新高速公路和鐵路。在若開邦西端的皎漂港,中資企業(yè)牽頭一個港口項目。在印尼,國內政治因素影響到“一帶一路”。印尼總統(tǒng)派副總統(tǒng)代替他參加“一帶一路”論壇,顯然想避免反對派批評他優(yōu)待外企。但這并未阻止雅加達利用“一帶一路”商機。印尼和中國在峰會間隙的會談中簽署20多項合作協(xié)議。大多數項目在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其他外島,而非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這樣一來,印尼可借助中國資金推動其去集中化計劃。
亞洲國家有充分理由歡迎“一帶一路”。據亞洲開發(fā)銀行統(tǒng)計,亞洲每年對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達1.7萬億美元,僅私人投資根本滿足不了。中國想要出口市場吸收過剩產能、獲取自然資源并擴大影響力。而在亞洲眾多國家,北京的外交魅力難以抗拒。
為抗衡中方,美國曾表示將在印太戰(zhàn)略框架下設立一個投資和貸款項目,但并無具體計劃。外界對美國的承諾充滿懷疑。位于新加坡的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盟研究中心主任TangSiewMung說:“美國沒有金融實力、也無政治意愿提供‘一帶一路那種支持?!眮喼迖也粫南M诿绹目辗嚎谔?,他們擁抱中國的務實計劃?!?/p>
(作者高橋徹,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