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哈爾濱)
第一次知道游壽這個名字,還是在2005年。
那時,省圖新館試開館,我在三樓的圖書閱覽室看書,一位中年男子走進室內(nèi),問工作人員:“您這兒有《游壽書法集》嗎?”
“有。”
那位工作人員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大開本硬殼紅面的書,上面寫著“游壽書法集”五個大字。
游壽?書法?
自以為對書法還算了解的我,卻從來沒有聽過“游壽”這個名字。
以前,我所知道的當代書法大家只有啟功、劉炳森、歐陽中石等,游壽這個名字今天第一次聽到。
說句實話,游壽這個名字當時聽起來,感覺怪怪的,而當那人翻開《游壽書法集》,我吃了一驚,扉頁的照片上,竟然是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太太!那人告訴我,這就是游壽。
我沒想到,游壽先生竟然是一位女性,而且,還是一位老太太。
待那人翻看游壽的書法作品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字寫得不好看,橫不平,豎不直,歪歪扭扭,看上去很不舒服,更談不上賞心悅目了。我心里暗忖:“就這種字,也算是書法嗎?”總之,與我心中對書法的理解相去甚遠。
我便輕聲問那人:“這字寫得好在哪里?我看您挺入神的。”
那人低聲回答我:“一般人看游壽先生書法,都會認為不好看。其實,游先生的字是有學(xué)問做底子的,書法有金石氣、書卷氣,先生是考古學(xué)家、書法家、教育家、歷史學(xué)家、古文字學(xué)家、詩人,這在她的書法作品里都有體現(xiàn)。”
那人仍然看得津津有味,而我卻越來越聽不懂了,“如墮五里霧中”。
唐詩一首 書法 游壽
堅刃破紫云 書法 游壽
那人看了整整一個上午,我與他在交談中得知,他是哈師大的一名老師,因為快到游壽先生百年誕辰了(游壽先生生于1906年),所以要寫一篇論文來紀念先生,這才翻看《游壽書法集》。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一天里,我以為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知道了“游壽”這個名字。
在這以后,我又陸續(xù)看到《游壽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清風流響》《炳燭齋詩集手稿》《文心雕蟲》,這才對游壽先生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游先生出身教育世家、書香門第,早期投身革命,后來致力學(xué)術(shù)與書法,終老于黑龍江。歷經(jīng)坎坷,卻以將近九十歲的高齡辭世。先生與現(xiàn)當代的學(xué)界名宿多有交往,或為師友或為同窗,如胡小石、黃侃、胡翔冬、楊仲子、盧前、沈祖棻、曾昭燏、唐圭璋、程千帆、吳白匋、蘇淵雷、黃壽祺等,可以說,都是大師級人物。
漸漸地,在我眼中,游壽先生成了一道亟待解開的未解之謎。
為什么她的學(xué)問那么大?為什么她一直默默無聞鮮為人知?為什么她會從南到北來到當時被稱作“北大荒”的黑龍江?為什么她的名字聽起來那么怪?為什么?為什么?……
這些個十萬個為什么,已經(jīng)成為了我不斷查找資料、不斷深入了解游壽先生的動力,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泡圖書館、逛古玩城、舊書攤,試圖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游先生的點點滴滴,這似乎已成了一種病,我有時也捫心自問,我為什么會關(guān)注游壽?現(xiàn)在想來,無外乎以下幾點:一是游壽先生是一位女性考古學(xué)家,這在我國及國際考古學(xué)界是不多見的,而且,她還精通古文字,這也為一般考古學(xué)家所不及;二是她的一生經(jīng)歷很多磨難,卻堅強地活了下來,比那些動輒以自盡的方式結(jié)束生命的學(xué)者們走得更遠,站得也更高;三是她的文章都不算太長,卻飽含真知灼見,有時還略顯生澀;四是她有大師級的學(xué)問,卻從不以大師自詡,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她不像教授,更像是一個鄉(xiāng)村老嫗,活得很真很普通;五是她的一生具有傳奇色彩,而從外表上卻一點也看不出來。
游壽先生的一生及其學(xué)術(shù)乃至書藝,令我癡迷,癡迷得不能自拔,而這種癡迷也時刻激勵著我應(yīng)更努力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