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超
兩軍對峙,相距數(shù)里,看得見旌旗獵獵,將軍以兩萬壯士對陣敵十萬大軍,吼聲排山倒海。
士兵來報:“敵軍距我五里路遙!”
又報:“敵軍距我兩里路遙!”
將軍從容寫完最后一筆,按上自己的玉印:“兩軍交戰(zhàn),總要有個見面禮。替我送與對方元帥?!?/p>
黑衣衛(wèi)士直奔對方大營。
元帥接過士兵呈上的“戰(zhàn)書”,展開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是一幅畫。畫面上是兩匹鬃毛挺立,四蹄騰空,呼嘯而至的駿馬。那駿馬露出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咄咄逼人的霸氣。畫面上墨跡已干,唯戰(zhàn)馬的雙眼墨跡如珠,晶瑩剔透,在燭光下熠熠發(fā)光,寒氣逼人。大戰(zhàn)之前,能心神不亂地畫出如此氣勢駿馬的將軍絕非等閑之輩,此將軍手下的壯士定是視死如歸,以一當(dāng)十的勇猛驍將。元帥收起畫,下令撤兵。
將軍一畫抵退十萬官兵,傳為佳話。將軍的畫身價陡增,成為爭相收藏的珍品,將軍的畫散留在大江南北。
一日搏殺陣中,將軍被冷箭射中左眼,跌下馬來。將軍的黑臉衛(wèi)士拼死廝殺,從刀口下救出將軍,自己失去一條臂膀。將軍撫著衛(wèi)士空空的袖管,說:“你可以提出任何要求?!?/p>
黑臉衛(wèi)士說:“跟隨將軍征戰(zhàn)十年,戰(zhàn)役上千,只求將軍傷愈后,能給我畫一幅駿馬?!?/p>
將軍說:“我會送你一幅最好的?!?/p>
將軍傷愈,解甲歸田,過著鄉(xiāng)野隱士的生活。沒有了戰(zhàn)火硝煙,將軍再也畫不出駿馬了,索性封筆。
數(shù)年后,將軍舊疾復(fù)發(fā),雙目失明,畫作價格猛漲,而偽作也借機泛濫,魚目混珠。將軍當(dāng)年戰(zhàn)場作畫,大多都沒有蓋印。有得到將軍畫作的人,就登門請將軍辨別真贗。將軍雖然雙目失明,卻能憑雙手摸出畫的真?zhèn)?。尤其是駿馬的眼睛,將軍只一搭手就驗出真假。真的,補蓋上自己的一方玉印,假的便付入灶膛。得將軍印者乃真跡。一時間,能得一枚將軍印成了收藏者夢寐以求的事。
一日,一后生求見,拿出一幅駿馬圖請將軍鑒別。病榻上的將軍只搭手一摸,便遞于身邊仆人,仆人接過畫就要往灶膛里放,后生急呼:“且慢,且慢!將軍可知請求鑒畫者是何方人士?”
將軍:“何方人士與我鑒畫真假有何干系?”
后生說:“我父親就是曾伴隨將軍的黑臉衛(wèi)士?!?/p>
將軍渾身一顫:“你父親現(xiàn)在可好?”
后生哭道:“我父現(xiàn)已重病在身,可他念念不忘將軍。他說將軍曾答應(yīng)贈他一幅駿馬圖。我知道將軍早已封筆多年,已不能再作畫了。為了了卻父親的心愿,我只得購此贗品,只求將軍能網(wǎng)開一面,蓋上將軍印,我也好回去告慰父親。”
將軍長嘆一聲:“也罷,你三天后來取此畫?!?/p>
將軍喝退家人,三日不食不寐,閉緊屋門。
三日過后,后生上門,將軍將一畫軸遞與后生,說:“一定要帶給你父親。”后生接過畫軸,叩首拜謝,告別將軍。行在集市上,后生好生納悶,難道將軍真的為父親畫了一幅駿馬不成?難道將軍雙目失明也能作畫?好奇心驅(qū)使,后生忍不住打開了畫軸,他吃了一驚:還是自己拿去的那張畫,畫的上方被寫了個大大的“贗”字,旁邊還蓋有一枚銅錢大的紅印。書生頓覺眼前灰暗,忍不住放聲痛哭。
一富商經(jīng)過,見后生哭,問起緣故,看了后生手中之畫,愿出五十兩白銀求之。后生欣喜,接過白銀忍不住又問:“一幅贗品,先生何以出五十兩白銀?”
富商說道:“此畫是贗品,但上面所題的‘贗字確是將軍真跡?。】磁赃呥@枚將軍印,定是將軍新刻無疑,而印上還有人體紋絡(luò),據(jù)我判斷,這枚印是將軍在自己的左手大拇指甲蓋上鐫刻而成的,所用印油是將軍指上之血。真贗相對,渾然一體,此畫價值連城?。 ?/p>
后生方才醒悟,急匆匆趕往將軍家中。
將軍已氣絕身亡。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