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宏 路靜
摘要:紅柳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尤其在抗旱、耐鹽堿等方面表現突出,多用于防風固沙林地和城市景觀建設。闡述紅柳的形態(tài)特征、生物學特性以及露地播種、扦插繁殖技術要點,介紹紅柳主要病蟲害,提出相應防治措施,用于指導紅柳苗木生產。
關鍵詞:紅柳;育苗;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792.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9)02-0015-02
紅柳(Tamarix ramosissima),又名檉柳,多枝檉柳,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因其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尤其在抗旱、耐鹽堿等方面表現突出,而在我國新疆、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等省市區(qū)廣泛栽培,多用于防風固沙林地、鹽堿地改良、荒山造林等。紅柳在國外分布于西亞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以及歐洲東部地區(qū),蒙古和俄羅斯也有栽培。近年來,因其花色艷麗、花期長、枝條輕柔,觀賞價值較高,而逐漸被園林工作者重視,并應用到城市景觀建設中。目前,多用于庭園觀賞或行道樹植栽。
1 紅柳的形態(tài)特征及生物學特性
紅柳樹高1~6 m,一年生木質化生長枝呈淡紅或橙黃色,兩年生枝條顏色漸漸變淡,老枝樹皮呈暗灰色。葉披針形、短卵圓形或三角狀心臟形。紅柳每年4月發(fā)芽,5月開花,花期一直延續(xù)到10月初?;ㄩ_繁密,蜜粉豐富,是重要的蜜源植物。當年生枝頂生總狀花序,花瓣紫色或粉紅色,花冠閉合、酒杯狀,果實宿存;蒴果三棱圓錐形瓶狀,果長3~5 mm。6月底開始結果,7月果實開始成熟?;ㄐ蛳虏抗麑嵪仁?,頂部最后成熟。果熟后種子即行飛散,故采種時應及早采果,以防落種。種長0.4~0.5 mm,千粒質量0.017 g。
紅柳主要生長在干旱地區(qū)的河漫灘及河谷階地上,或者鹽堿化的沙質和粘土質平原上。紅柳喜光、耐旱、耐熱、耐鹽堿、耐風蝕,不耐蔭,生長快,壽命長,特別對荒漠地區(qū)高溫干旱環(huán)境具有很強的適應力。紅柳根系健壯發(fā)達,直根最深者達10 m,側根水平分布居多且多細根。根頸處具有萌發(fā)大量纖細不定根的能力,可經沙埋誘導產生,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沙埋能力,往往能夠形成高大的紅柳沙堆,成為獨特的沙地景觀。但其對流沙的適應能力差,在高大流沙丘上生長表現不良。紅柳暴露的根系可萌發(fā)很多新枝,故其耐風蝕。紅柳屬于泌鹽植物,插穗在含鹽量0.5%的鹽堿地上能正常發(fā)根,幼樹可在含鹽量0.8%~1.2%的重鹽堿地上造林。即使在含鹽量高達2.5%的鹽堿荒地上栽種,紅柳仍能旺盛生長。
2 育苗技術
2.1 種子采集與處理
選擇樹體健壯無病、生長旺盛、開花結實多的植株作為采種母樹,進入7月后紅柳果實進入成熟期,因種粒細小,成熟后易脫落飛散,故采種時應隨時觀察、及早采果。將采集好的果實置于陰涼、通風、干燥處攤開,用木棒等硬物輕輕敲打果實取出種子,也可用木板揉搓取種。種子陰干后儲藏待用。
2.2 插穗準備
扦插前一年深秋,選擇直徑0.6~1.0 cm的當年生枝條作為種條用作沙藏處理。將種條剪成長15~18 cm的插穗,每穗至少保留3 個芽眼,每30條扎成一捆。選擇背風向陽的高地挖坑,坑深0.5 m,長度以插穗數量而定。在坑底鋪0.1 m厚的細沙,攤平后將捆好的插穗整齊擺放在細沙上。每0.8 m插秸稈通氣,最后在插穗上覆蓋厚度為0.25~0.30 m的細沙。細沙上澆透水保濕,注意防水澇。翌年春季取出,即可用于扦插。
2.3 苗床準備
紅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性強。為了培育壯苗,宜選擇土壤疏松、肥沃、透氣好的沙質壤土。徐杰等研究表明,混合基質具有較強的透氣保水能力,能夠促進插穗生根,因此可依條件加入珍珠巖或蛭石。上年秋季應對圃地進行深耕翻曬。播種或扦插前,每667 m2施復合肥50 kg、尿素15 kg。整地應細致,清除雜物,深耕深度25~30 cm。在將基肥翻入土中的同時,應用20~30 g/L的硫酸亞鐵溶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苗床應設置為南北走向,長度隨地塊而異,寬度1.2 m左右,兩床之間留40 cm左右的步道,以方便管理。播種或扦插前,應灌足底水。
2.4 育苗方法
2.4.1 播種育苗 播種前消毒后的苗床要摟平耙細。苗床一側開設進水口,向苗床內平穩(wěn)緩慢灌水,同時在進水口處將種子撒在水面上,這樣種子就會順水流進苗床。種子在水面分布基本均勻后堵住進水口,待水自然下滲后,種子自然播于苗床表面,此時應覆細沙土0.2~0.5 cm;也可將紅柳種子與細沙按1∶3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勻后,于晴朗無風天氣進行撒播。需要注意的是,撒播覆土后應進行輕微鎮(zhèn)壓。
播種后每隔2~3 d小水漫灌1次,8 d后大部分種子發(fā)芽出土,10 d后主根入土0.8 cm左右時灌水次數逐漸減少,并加強除草施肥。采用這種育苗方法,生長末期每平方米可保苗500株,平均苗高20 cm以上。
2.4.2 扦插育苗 為提高插穗成活率,春季扦插前可用100 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2 h。同時,在床面用釘板按10 cm×20 cm均勻打孔,孔深5 cm,將浸泡過的插穗插入打好的孔內,壓實土壤,使兩者緊密結合。扦插后立即灌水,隔3 d再灌1 次,連灌3 次,以保證插穗對土壤水分的需求。到插穗發(fā)芽整齊前,每10 d灌水1 次,以后每25 d灌水1 次即可。應結合中耕除草進行施肥,每667㎡施肥量不超過20 kg。秋后應控制澆水量,以防幼苗徒長。扦插前,床面應先覆地膜。地膜覆蓋能夠促進插穗根系生長,對提高成苗移栽成活率、促進植株生長具有積極作用。扦插繁殖不僅能繼承母株的加性遺傳效應,而且能繼承母株的顯性和上位效應,為紅柳良種選育、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途徑。
3 病蟲害及其防治
3.1 常見病害防治
紅柳常見病害有白粉病、枝枯病和銹病,可通過加強栽培管理和適時增施磷鉀肥來預防。注意及時處理病枝與落葉,減少病菌侵染幾率。生長季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與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交替噴施,聯(lián)合防治銹病、白粉病和枝枯病。白粉病還可噴施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 800 倍液。枝枯病還可用50%代森銨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3.2 常見蟲害防治
紅柳常見害蟲有黃古毒蛾、檉柳條葉甲、檉柳白眉蚧,可結合冬季修剪,消滅越冬蟲體及卵塊。注意保護天敵,如毒蛾赤眼蜂、毛蟲追寄蠅、角馬蜂及各種瓢蟲、跳小蜂、纓小蜂等。可用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用20%滅幼脲1號5 000~8 000倍液噴霧防治黃古毒蛾,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800倍液或50%殺螟硫磷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檉柳條葉甲,用25%亞胺硫磷1 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 000倍液噴霧防治檉柳白眉蚧,從而降低蟲害發(fā)生幾率。
4 苗木出圃
播種或扦插的紅柳苗木經一年生長即可出圃造林,一般苗高110~150 cm,地徑1.2 cm左右。起苗時應注意保護根系,盡量減少根系損傷。可用泥漿蘸根保水,提升移栽成活率。
參考文獻
[1] 徐杰,屠娟麗.不同生根劑濃度與扦插基質對5 種灌木植物扦插繁殖的影響[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5(5):174-175.
[2] 陳琴,肖冰雪,范康.生根劑在高原紅柳枝扦插育苗中的應用效果試驗[J].四川草原,2005(4):57-58,61.
[3] 季孔庶,王章榮,陳天華,等.馬尾松扦插繁殖年齡效應及繼代扦插復壯效果[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9(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