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穿梭于街頭巷尾的,多了一個新的“種類”—— 騎行者快遞小哥。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哥,騎著或加長或加寬的助動車,馱著碼放整齊的紙箱,出沒于車水馬龍的道路上和人口聚集的小區(qū)里,為淘寶客、京東客等顧客送去他們購買的貨物。
曾經(jīng)跟一位熟悉的快遞小哥聊過,他們的活實在辛苦,每天不知道要上樓下樓多少回,好多老式的小區(qū)沒有電梯,上下樓全靠兩條腿。即使這樣忙碌,還是忙不過來,尤其是到了“雙11”“雙12”等促銷時段,真是恨不得踏上風火輪、長出飛毛腿。為了生存,為了多賺錢,小哥們就不顧規(guī)則和安全了,騎車打電話、闖紅燈、快車道逆行等等,不一而足。這是不能提倡和放縱的。但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最近有了!
不知何時開始的,小區(qū)里的快遞小哥不再挨家挨戶送貨上門了,改成了幾位中年女子,筆者樓下的一位住家保姆也兼職送快遞貨物了。于是,有了新的稱呼——快遞小姨。快遞小姨自己投資買了一輛人力三輪車,幾家快遞公司送來的貨物統(tǒng)一堆放在指定的區(qū)域,由小姨分理揀送。千萬別小看了這些快遞小姨,她們標志著物流業(yè)的進步。她們相當于快遞公司駐某某小區(qū)的辦事處,從國家層面而言,有駐外使館和領事館,從省市級而言,有駐某某省某某市辦事處,現(xiàn)在各小區(qū)的快遞小姨就是這種模式的微縮版。
細細想來,各個快遞公司都分別派員送貨上門,是一種人力和物力的重復和浪費。如果能在某個區(qū)或某個街道就進行貨物分理分揀,然后統(tǒng)一派車送至小區(qū),豈不是節(jié)省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人家郵政局的模式就是這樣的,問題在于全國只有一家郵政局。那就需要快遞公司也進行合并或整合,改變各自為政、各行其道的局面??爝f小姨是一種嶄新的嘗試,為快遞小姨點贊!
本文署名:艾立
2019/2/7(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