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鳥
且看霧凇滿樹好似銀花墜
當(dāng)我還是個不及八仙桌高的孩子時,每次看到領(lǐng)居家姐姐走過,都會盯著她搖曳的耳墜看上好一會,直到她在視線中越走越遠。那銀白色的耳墜,裝點出一抹素色的閃爍,多年后我才明白,那種呈現(xiàn)在視覺中的美,叫夢幻。
多年以后的這個冬天,我跟隨一群攝影愛好者來到了布爾津。
來之前,我便知道,這個位于祖國版圖尾翎處的小城,有著讓很多人向往的霧凇。來之后,我知道了霧凇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樹掛”。樹掛,顧名思義,那一枝枝落盡秋葉的樹枝,被水汽包裹,借著冬天的溫度,凝結(jié)成滿樹銀花。遠遠看去,就好像樹上掛滿了銀色的耳墜。清晨的陽光升起時,“銀色的耳墜”被折射出不易覺察的光圈。這讓我憶起了多年前,我對于“夢幻”一詞的最初認識。
于是,我不想走了,想多留在這里幾日,為看霧凇,也為聽霧凇林里的故事。
生活在童話邊城布爾津的人們,每到農(nóng)歷臺簽翻到數(shù)九寒天中的“一九”時,就會開始盼望起霧凇。雖說入冬以后,霧凇便會時不時地出現(xiàn)在枝頭,可由于時節(jié)不到,總覺得霧凇有些“淺嘗輒止”,非得等到你伸出手就凍得忍不住想哈熱氣的隆冬時節(jié),霧凇才開始變得越來越好看。特別是在布爾津的沖乎爾鎮(zhèn),這里有一片天然的白樺林,成了霧凇最愛眷顧的場所。
沖乎爾鎮(zhèn)的白樺林長成于何時,是個謎。
據(jù)當(dāng)?shù)厝苏f,20世紀70年代,由于很多居民用白樺樹建造房屋、做雪爬犁,影響了白樺樹的自然生長。幸而后來白樺林被保護起來,因此,我們?nèi)缃襁€可以有幸看到?jīng)_乎爾鎮(zhèn)充滿天然之美的白樺林。
當(dāng)冬日的風(fēng)喚醒穿行在沖乎爾鎮(zhèn)的布爾津河時,河心處升騰起飄渺的霧,霧落在這片白樺林里,就會開成一朵朵細碎微小的霜花。遠遠望去,北國風(fēng)光之美顯露無疑。
關(guān)于看霧凇,是有講究的。有句俗話說“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也就是說,看霧凇要分入夜、清晨、正午三步,每一步都有著不同的韻味。
夜晚,當(dāng)世界安靜下來,鎮(zhèn)子里牧民家的燈光一家接一家熄滅之后,一場盛大的霧凇便開始醞釀了。布爾津河的河面上升起絲絲縷縷的霧氣,隨著時鐘每推動“夜”往前走一步,霧氣就會大一點。到深夜時,霧氣成了團狀,一團團的從河面上聚在一起,然后又慢慢往岸邊飄去。初見這番情景的人,準會誤以為自己闖入了一方仙境。孰不知,這些霧氣最后都會聚攏在岸邊的白樺林里。
清晨,霧氣已經(jīng)給白樺林的每一枝樹杈,每一片殘葉,都鍍上了深深的銀色。凜冽的風(fēng)吹過白樺林的脈絡(luò),原本已被秋風(fēng)掃走生機的樹林,便落滿了銀墜冰花。
該如何稱贊這里的美?我想要感嘆,卻不愿發(fā)出聲來破壞了這里的寂靜與圣潔。
到了正午,湛藍天空里的清冽陽光中,霧凇開始緩緩落下。霧凇在落下的時候會呈現(xiàn)銀屑狀,在陽光下異彩繽紛。貪玩的孩子們仰著頭看著霧凇落下,調(diào)皮地伸出舌頭嘗一嘗霧凇的味道,偶有一片落在舌尖,孩子就會得意地大笑,仿佛自己吃到的是瓊漿玉液。
在古人看來,霧凇乃豐年之兆。
宋代曾鞏《冬夜即事》詩即有所載:“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門霧凇寒。聞?wù)f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廉看?!彼?,霧凇的到來,也是一種福氣。誰又能最先享受到這份福氣?當(dāng)然是世代生活在在這里的人們。
今年已年逾50的努爾勒別克·卡斯勒漢就是一位生活在這里的居民,他出生在沖乎爾鎮(zhèn)阿木拉西臺村,現(xiàn)在是沖乎爾鎮(zhèn)馬拉雪橇協(xié)會會長、沖乎爾鎮(zhèn)雪橇制作的傳承人。
說起雪橇,可在這里有段歷史了。
沖乎爾鎮(zhèn)四周多山,屬盆地地形,冬天格外寒冷,年均降雪量600毫米,積雪完全覆蓋了道路。不過,只要有冰、有雪,依靠馬的牽引,雪橇就可以暢行在這里。曾經(jīng),這里每個家庭都會有一架出行的雪橇。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們來到這里看霧凇,也帶動了外界和這個小城的溝通。如今,雪橇不再是每個家庭的必備品,而成了一種展示民俗風(fēng)情的紀念品。
努爾勒別克·卡斯勒漢能做出漂亮的雪橇,他說:“雪橇是我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在冬天,它不僅可以拉人,還可以拉貨物。”努爾勒別克·卡斯勒漢的祖輩都會做雪橇,他從小就從父親那里傳承了做雪橇的手藝,曾駕馭著自己做的馬拉雪橇踏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在農(nóng)忙之余,他每年都要制作幾十個雪橇,供冬天里的游客乘坐。
冬日里,沖乎爾鎮(zhèn)還會舉辦布爾津縣冬季農(nóng)牧民運動會,馬拉雪橇是表演項目之一。馬兒在前面飛奔,駕馭馬拉雪橇的牧民揮馬加鞭,帶著游客縱情領(lǐng)略雪國風(fēng)光。努爾勒別克說,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過馬拉雪橇帶領(lǐng)村民一起致富,想把沖乎爾鎮(zhèn)的“馬拉雪橇之鄉(xiāng)”的名聲打出去。
來沖乎爾看霧凇的游客,大多都會坐一坐這里的馬拉雪橇。如今,馬拉雪橇的傳奇已經(jīng)成為布爾津旅游的名片?!昂芏嗳硕靵淼竭@里,就是想體驗馬拉雪橇,還有這種鄉(xiāng)村生活?!睕_乎爾鎮(zhèn)的鎮(zhèn)長阿斯哈爾·馬開漢認為,“我們這的旅游開發(fā)都源于牧民生活,沒那么商業(yè)化,很多游客很喜歡這一點?!?/p>
在商業(yè)氣息很淡的一個地方,放慢腳步,只看美景,只過想過的生活,這就是幸福啊!
有了幸福感的時候,似乎對于“冷”這種體感的認知就會變?nèi)酰踔習(xí)a(chǎn)生一種錯覺——“好像也沒那么冷,是不是?”
我在沖乎爾鎮(zhèn)遇到了很多和我一樣來看霧凇的人們,他們有的來自成都,有的來自長沙,或者北京。我問他們:“冷嗎?”他們快樂地回答:“不冷呀!這里很美,也很好!”
他們的神情中,是毫不掩飾的對這里的喜歡。看霧凇,他們喜歡;坐著雪橇進山,他們喜歡;牧民們做的手抓肉,這一點味蕾之上的享受,他們也喜歡。
在沖乎爾鎮(zhèn),現(xiàn)在已成立了沖乎爾鎮(zhèn)紅葉林民俗家訪旅游協(xié)會。游客們可以在欣賞完霧凇之后,到紅葉林民俗家訪點要一份手抓肉。根本不用去揣摩哪一家做的好,因為在這里,隨便一個牧民家里都至少有一位做手抓肉的高手。
羊肉剁好,放入鍋中,幾瓢水,一把鹽,出鍋時一個洋蔥切絲撒上去,就成就了最好吃的手抓肉。你根本來不及找出“高手”的烹飪秘籍所在,手抓肉的香味就誘使你“動手”開吃了。肉,嫩而不軟,味,香而不膻,一頓美食對于一段旅行所起的作用無疑是錦上添花。
有美景,有美食,還有故事。這樣的地方,要不要辦個節(jié)?于是,布爾津的冬天就有了霧凇節(jié)。
對于當(dāng)?shù)囟裕@也是一年當(dāng)中,最要緊的日子。每年的臘月,全國各地的游客會早早趕到這里,一起過節(jié)。
霧凇節(jié)的前幾天,周圍村鎮(zhèn)的人們會帶著他們的蜂蜜、馬腸子而來;攝影愛好者會帶著他們的攝影器材,長短鏡頭而來;甚至有低空飛行員會開著愛飛客AC311A直升機而來……
霧凇本是靜謐的,可是霧凇節(jié)又是熱鬧的。為靜謐而來的霧凇,遇到川流的游客,是該高興還是沉默?我想,那該是默默的歡喜吧!畢竟,美好的事物,應(yīng)該被更多的人所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