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焱
9月,在大班的一次“說新聞”活動中,有孩子說到了航天員,于是,我和孩子們聊起了關(guān)于航天的話題,有幾個孩子對此非常感興趣。
一天戶外活動時,我看見四五個孩子在滑梯上來來回回地忙碌著。站在滑梯下面的仔仔對著滑梯上的凱凱大聲說:“隊長,準(zhǔn)備好了沒有?我要倒計時了。 ”凱凱一臉認(rèn)真地對仔仔說:“可以發(fā)射了! ”仔仔和另外幾個孩子便開始高聲地倒數(shù): “10,9,8,7,6, 5,4,3,2,1,0,發(fā)射! ”幾個孩子隨之一個接一個從滑梯上滑了下來?!鞍l(fā)射成功了! ”孩子們歡呼起來。我也和孩子們一起鼓掌,大聲對孩子們說: “‘航天員,你們真了不起! ”
回到活動室,仔仔意猶未盡,對我說:“老師,‘火箭發(fā)射游戲真好玩,但如果下雨我們就不能出去玩了,我想在活動室里建個 ‘航天基地,發(fā)射‘航天飛機!”“好呀,祝你們成功! ”我回應(yīng)道。仔仔開心地回到同伴們中間,對他們說:“明天我們來建個‘航天基地吧! ”“好! ”幾個孩子異口同聲地答道。
對于角色游戲玩什么,我們以往總習(xí)慣于替孩子們思考和決定 ,于是娃娃家、醫(yī)院、超市、銀行就成了很多幼兒園角色游戲中永恒的主題,但是這些游戲真的所有孩子都喜歡嗎?其實,在戶外自由活動時,我經(jīng)??吹胶⒆觽冏园l(fā)地玩起自己喜歡的角色游戲,我也經(jīng)常思考怎樣回應(yīng)他們的興趣和需要。發(fā)生在滑梯上的“火箭發(fā)射”游戲,讓我看到了孩子的興趣,在我的回應(yīng)和支持下,一系列游戲就此展開。
一、“航天基地”建在哪里
第二天,角色游戲時間一到,仔仔立即招呼他的伙伴們:“今天我們玩‘航天基地的游戲好嗎? ”凱凱、蕾蕾、嘉嘉、昊昊等幾個孩子聽了馬上跑過來。仔仔問: “‘航天基地建在哪里比較好? ”幾個孩子環(huán)顧四周,活動室里已經(jīng)有了“大舞臺”“游樂園”
“醫(yī)院”“娃娃家”等角色區(qū),每個角落都有人了,怎么辦?凱凱來問我:“老師,我們的‘航天基地建在哪里??? ”我覺得,孩子自己生成的游戲主題,安排在哪里開展應(yīng)該由孩子自己決定,若孩子遇到困難,也應(yīng)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與玩其他主題游戲的同伴協(xié)商,解決自己的主題游戲選址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學(xué)習(xí)交往的機會。于是,我說:“你們是‘航天基地的工作人員,‘基地建在哪里應(yīng)該由你們自己決定呀! ”仔仔看了看周圍,走到“醫(yī)院”對“醫(yī)生”樂樂說:“你們醫(yī)院沒有病人,能不能關(guān)掉?我們想在這里建‘航天基地?!睒窐芬豢诨亟^:“不行,現(xiàn)在沒有病人,等一會兒就會來的。 ”幾個孩子又去找玩其他主題游戲的同伴商量,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結(jié)果。最后,昊昊指著活動室中間略靠近陽臺門的一塊空地,對其他幾個孩子說: “只有那里空一點,就建在那里吧。 ”同伴們都同意了。
孩子們找來積木開始搭建??墒?,在玩“娃娃家”的娜娜說:“你們擋住我回家的路了! ”的確,他們建的圍欄邊上就是“娃娃家”的門,留出的空隙已不夠一個人通過。昊昊對娜娜說:“我們要建‘航天基地,你讓讓我們吧! ”娜娜說:“可我們‘娃娃家的門在這里呀,是我們先來的。 ”昊昊說:“可是這個‘航天基地很重要,要發(fā)射‘航天飛機的。 ”雙方各不相讓。
娜娜生氣地來找我:“老師,他們占了我們的地方。 ”昊昊也不甘示弱:“我們要建的‘航天基地很重要,是科學(xué)家的工作。 ”我對他們說:“你們一個是先來的,一個是重要的,雙方都有道理,這樣爭下去‘娃娃家玩不下去了,‘航天基地也建不成了,看來爭來爭去不是好辦法,再爭下去今天的游戲要結(jié)束了。 ”我對著圍過來的幾個孩子說:“大家一起想想,怎么辦好呢? ”嘉嘉環(huán)顧四周,想了想說:“我有辦法了,‘娃娃家的門開到另一邊去,這樣我們的圍欄就不會擋住你們的路了。娜想了想說:“門很重,我搬不動。 ”昊昊立即發(fā)動同伴們:“來,我們一起幫忙把‘娃娃家的門搬到那邊去! ”
當(dāng)天的游戲結(jié)束后,在集體交流分享中,我請“航天基地”的孩子們召開“發(fā)布會”,向大家介紹他們的新游戲主題,將他們建造“航天基地”的計劃告訴大家。同時,我也請他們分享了剛剛發(fā)生的關(guān)于游戲選址的事情。我抓住機會引導(dǎo)孩子們思考:“遇到問題時大家爭來爭去有沒有用? ”昊昊說:“沒用。 ”孩子們都表示同意。我又說:“娜娜、昊昊,你們?yōu)槭裁赐饧渭翁岢龅霓k法? ”娜娜說:“只有用這個辦法,‘娃娃家的門不會被堵住,‘航天基地也可以造,我們就同意了。 ”昊昊和凱凱也說:“我們也同意了,再爭下去,玩的時間都沒有了。 ”我趁熱打鐵,給予肯定:“你們都很了不起,嘉嘉會想辦法解決問題,‘娃娃家和‘航天基地的人愿意接受好的建議,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要商量,要互相合作。 ”“對! ”凱凱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聲,還鼓起掌來,其他孩子也跟著鼓掌。
在以往的游戲中,我經(jīng)常引導(dǎo)孩子們要商量,要合作,但他們一玩起來還是經(jīng)常因為不會商量、合作,引發(fā)各種矛盾。這一次,孩子們遇到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后,我立刻引導(dǎo)他們交流分享,讓他們體會到只有溝通合作才能讓大家都玩得開心。這樣的交流也許能讓孩子有更深的體會。
那一天的交流中,其他孩子也表示對“航天基地”很感興趣。嘉嘉問:“什么時候才能造好? ”仔仔不假思索地說: “3天。 ”凱凱立即反駁: “3天太短了,不行。 ”經(jīng)過一番爭論,最后孩子們決定,用 20天時間建造完成“航天基地”。“20天! ”我接過話茬說,“確定了嗎?一言為定哦!你們知道 20天以后是哪一天嗎? ”孩子們被問住了,我取下墻上的日歷,和孩子們一起對著日歷數(shù)一數(shù), 20天后到底是幾月幾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是 11月 17日。我請仔仔和凱凱一起把這個日期記錄下來,貼在日歷旁,大家約定,一起見證這一重要時刻的到來。
二、制訂“航天基地”建設(shè)計劃
又是一天,角色游戲開始了,參 加“航天基地”主題游戲的孩子聚在 一起,七嘴八舌地討論要怎么搭建。
凱凱說:“我們先要有一架很大 的航天飛機! ”昊昊說:“先要有個控制室,要有發(fā)射按鈕! ”蕾蕾說:“要有個訓(xùn)練基地,像楊利偉一樣,航天員先要訓(xùn)練才行! ”嘉嘉說:“航天基地不能隨便讓陌生人進來,所以先要有個大門。 ”仔仔忽然用手捂住耳朵大 聲喊道:“吵死了! ”同伴們被他一喊,都愣住了。仔仔說:“你們亂糟糟的,要先做個計劃,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班級圖書角里有一套仔仔帶來的圖書《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仔仔特別喜歡托馬斯的故事,有一次我還請他給小朋友們講了其中一個故事《亂糟糟的修理廠》。他的這句話是故事中托馬斯的經(jīng)典語錄,他活學(xué)活用了。孩子的時間觀念、做事情的計劃性正是幼小銜接階段要重點培養(yǎng)的。仔仔能在游戲中運用自己喜歡的故事中的語言和道理說服同伴,這一點令我驚喜。
仔仔的這句話很有說服力,幾個 孩子暫時停止?fàn)幷?,看著他。仔仔說:“你們一會兒要控制室,一會兒要訓(xùn)練基地,航天飛機都沒有呢,有什么用啊 !”仔仔一急起來,講話聲音特別響,臉都漲紅了。我走過去對他說:“不用那么大聲,你覺得你有道理,那就和他們好好講,好嗎? ”仔仔頓了頓,向幾個同伴提議道:“我們來做個計劃吧。 ”同伴們都表示同意。
我立即給予鼓勵:“你們真的像科學(xué)家一樣,做事之前還要先做個計劃,真的很專業(yè)!等計劃制訂好,別忘了給我們大家看看,好嗎? ”“好! ”孩子們受到肯定,都不由得挺起了胸膛。
孩子們找來手工紙,一口氣畫了好幾張??粗麄兊恼J(rèn)真勁兒,我立即提供了一塊 KT板給他們作為展板,并對他們說:“你們可以把‘航天基地的建設(shè)計劃貼上去,放在你們的‘航天基地中,這樣,所有工作人員都能看到,并按計劃執(zhí)行。 ”
幾個人畫好了他們要建造的東西,一張張貼到展板上。仔仔看了好一會兒,對凱凱和昊昊說:“我們還是先要把‘航天飛機造好,造好了才能發(fā)射。 ”大家達成了一致,開始制造“航天飛機”。
“航天飛機”究竟要怎么制造?孩子們覺得可以先來畫一畫。一天,蕾蕾、昊昊正在畫他們的“航天飛機”制造計劃,除了玩該主題游戲的幾個孩子外,玩其他主題游戲的孩子也過來圍觀,幾個孩子還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給昊昊、蕾蕾提出建議?!昂教祜w機”制造計劃初步完成。昊昊說:“走,我們要開始造‘航天飛機了,否則要來不及了。 ”說著,五六個孩子和他一起工作起來。
昊昊找來紅色和綠色兩塊積木,打算用在“航天飛機”上,然后在設(shè)計圖中的相應(yīng)位置上打了個鉤。仔仔問他:“這是什么? ”昊昊指著設(shè)計圖說:“這是我的‘航天飛機制造計劃,你要按照我的計劃來制造。這兩個是用來做發(fā)動按鈕和停止按鈕的,我已經(jīng)找好了,你快去造‘發(fā)動機吧! ”
昊昊的言行表明他理解“設(shè)計圖”的意義。他不僅自己按設(shè)計圖在制造,也安排仔仔按已有的計劃開展工作,這說明他很有按計劃執(zhí)行任務(wù)的意識。我很期待通過這樣以點帶面的方式,培養(yǎng)更多的孩子逐漸形成做事情的計劃性。
三、研究航天飛機是怎么飛起來的
幾天后,“航天飛機”初顯雛形。一天,幾個孩子繼續(xù)忙碌著,蕾蕾對琪琪說:“我們來給‘航天飛機裝上‘機翼。”說著她們就找來 KT板,開始裁剪“機翼”。仔仔看見了,提出了不同看法:“航天飛機不是飛機,飛機有機翼,航天飛機沒有。 ”蕾蕾立即反駁:“航天飛機沒有機翼,怎么飛到天上去?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便來找我評理。這時,我選擇了“后退”,對他們說:“這個問題我也不是很了解,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再查一查資料? ”
孩子們想起班級圖書角有一本《兒童百科》,就過去找到了介紹航天知識的相關(guān)頁面。仔仔指著書上關(guān)于火箭發(fā)射的一張圖片,對蕾蕾說:“看,航天飛機是靠助推器發(fā)射到天上的。 ”昊昊聽到他們的對話,走過來說:“航天飛機上天是用助推器的。 ” 他也指著書上的圖片說:“冒出火的地方就是助推器。你們看,我的設(shè)計圖里也有助推器的。 ”仔仔對著昊昊的設(shè)計圖看了很久,說:“你的圖不對,航天飛機有了助推器就能飛上天,你為什么還要畫機翼? ”昊昊一下子被問住了,他想了想,又翻了翻書,結(jié)果翻到了一張有航天飛機的圖片,他說:“你看,圖片上也是有機翼的,在尾巴上。仔仔看了 ,立刻手一揮,對其他幾個孩子說:“那我們先把‘助推器裝好。走,到陽臺上去找找可以拿來做‘助推器的東西。 ”
我本想引導(dǎo)孩子們繼續(xù)尋找答案,了解航天飛機的機翼有什么用,但發(fā)現(xiàn)孩子們更關(guān)注“助推器”的安裝,于是,我又一次選擇了“后退”。
在后續(xù)的集體交流分享中,我請仔仔說一說自己對航天飛機機翼的疑問。對此,全班孩子都沒有答案。我問:“這個問題我們都找不到答案,怎么辦? ”孩子們紛紛出主意:“可以去網(wǎng)上查一查”“可以查一下關(guān)于航天飛機的書”。在觀察孩子們游戲的過程中,我在發(fā)現(xiàn)孩子們遇到問題時,并沒有直接給予解答,但我的“后退”沒有影響孩子們的游戲,反而讓孩子們更加自主、更懂得商量與合作了。至于航天飛機的機翼和助推器在其飛行中的作用,以及航天飛機與普通飛機的區(qū)別,可以在孩子們各自查找資料后,在合適的時候再引導(dǎo)他們交流。
四、安裝“航天飛機”的“機翼”和“助推器”在孩子制造和安裝“機翼”和“助推器”的過程中,我們平時收集的廢舊材料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仔仔和同伴們從陽臺上找來幾個礦泉水桶,顯然,孩子們覺得礦泉水桶的形狀和助推器的形狀相似。仔仔想用雙面膠把幾個水桶粘在一起,可他試了好久,發(fā)現(xiàn)雙面膠黏性不夠強,沒法將水桶連起來。蕾蕾見狀,到材料架上找來一卷封箱膠帶,遞給仔仔說:“用這個,這個能粘??! ”仔仔在她的幫助下用封箱膠帶將幾個水桶連在了一起。
渲渲也加入進來,他找來泡沫板做“機翼”。他把白膠涂在白色泡沫板上,試圖將“機翼”與“機身”粘在一起。但他幾次嘗試松開扶著“機翼”的手都不成功。于是,他又在“機翼”上涂了更多白膠。為了讓“機翼”能牢牢地粘在“機身”上,他一直扶著“機翼”,等著白膠干透。
我一直在一旁觀察。我知道用白膠是沒法將泡沫板材質(zhì)的“機翼”粘到“機身”上的。此時,我覺得應(yīng)該出手幫助渲渲。我正想去引導(dǎo)渲渲思考這樣扶著“機翼”是否真能讓它粘住,就看到凱凱跑過來對渲渲說:“你這樣不行的。 ”說著,他跑到材料架那里,拿來了封箱膠帶和剪刀。他動作嫻熟地揭開封箱膠帶,將其剪成差不多長度的幾段,然后用這些膠帶將泡沫板做的“機翼”與“機身”連在 一起。在這個過程中,渲渲一直專注地看著凱凱是怎么做的,在凱凱裝好了一側(cè)的“機翼”后,渲渲說:“那邊的‘機翼我來裝。 ”于是,他模仿著凱凱的做法,順利地裝好了另一邊的“機翼”。
在游戲中,孩子的經(jīng)驗水平、解決問題能力得以真實地展現(xiàn)。仔仔很有領(lǐng)導(dǎo)力和號召力,凱凱和蕾蕾的動手能力很強。孩子們用不同的材料表現(xiàn)航天飛機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他們較好地把握了航天飛機的外形特征和不同材料的特點。同時,在游戲中,我也看到了孩子們的自主學(xué)習(xí)以及同伴間的相互幫助和影響。
五、總結(jié)沒能按時完成計劃的原因
經(jīng)過幾周的工作,“航天基地”的“科學(xué)家”們終于完成了“航天飛機”的制造。
在集體交流分享時,我讓孩子們?yōu)樽约撼晒ν瓿伞昂教祜w機”的制造鼓掌。這時,鵬鵬舉手發(fā)言:“可是,今天不是 11月 17日,今天已經(jīng)是 11月 23日了,他們沒有在 11月 17日按時完成。 ”我感到很欣慰,孩子們能關(guān)注到計劃完成的時間,“按時完成”這四個字由孩子自己說出來并得到了班里大多數(shù)同伴的認(rèn)同,這是孩子們一個了不起的進步。我認(rèn)識到當(dāng)下正是引發(fā)孩子們樹立時間觀念的好時機。
我對“航天基地”的幾個孩子說:“是呀,你們把‘航天飛機造好了,這一點很了不起,但是你們沒按之前約定的在 11月 17日前完成。 ”昊昊有點不服氣,他辯解說:“可是,我們的‘航天飛機造起來很難的,材料也不太找得到。有時他們不聽我指揮,隨便造,搞壞了之后我還要重新造! ”我追問:“為什么一定要聽你的指揮? ”昊昊說:“因為設(shè)計圖是我畫的,我要指揮他們按我的計劃來造。 ”我問大家:“你們聽懂昊昊的意思了嗎?他提到了哪些原因? ”我請靜靜說一說,靜靜站起來不緊不慢地說:“我聽懂了。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造‘航天飛機很難,有時候找不到材料;第二個是他們沒有聽昊昊的指揮,按他的計劃造,所以慢了。 ”靜靜是班里語言發(fā)展水平較好的一個孩子,她最大的特點是會傾聽,概括能力也比較強。大家聽了靜靜的歸納,普遍表示同意。我繼續(xù)引導(dǎo):“那么以后如果想讓我們的計劃按時完成,要注意什么呢? ”凱凱說:“要把材料事先找好。 ”昊昊說:
“要按照計劃做,聽指揮。 ”我補充道:“指揮的人也要和組員好好溝通與合作。 ”昊昊點頭表示同意。
我對全班孩子說: “‘航天基地的‘科學(xué)家們能堅持把‘航天飛機造好,沒有半途而廢,是值得表揚的。他們沒有按約定的時間完成,原因也找到了,是因為沒有事先準(zhǔn)備好材料,組員們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還不夠好。 ”我找來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個從上往下的箭頭,這個符號我以前也用過,孩子們都知道是“堅持到底”的意思,我在邊上打了一個五角星。然后,我對孩子們說:“誰能把剛剛說到的兩個沒能按時完成計劃的原因也用畫畫的方式表示出來? ”很多孩子舉起了手,我說:“你們大家都可以試一試,看誰能畫得讓大家都明白。 ”
在親歷游戲過程后,孩子們一起討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由此體驗到,要完成一項工作,前期的準(zhǔn)備和團隊的溝通合作是多么重要。
六、設(shè)計制作“航天裝備”
“航天基地”建造完成并不意味著游戲的結(jié)束,更多的游戲由此引發(fā)。一天,蕾蕾說:“我們來發(fā)射‘航天飛機吧,我要當(dāng)航天員。 ”仔仔說:“不行,你這樣不能上航天飛機的。航天員要穿專門的航天服才行。 ”蕾蕾表示同意:“那我們先準(zhǔn)備‘航天服吧! ”幾個孩子立即忙活起來。他們翻著材料架上的材料又討論開了。仔仔說:“航天員的衣服是白色的,最好選白布來做。 ”“沒有白布,白色塑料袋可以嗎? ”蕾蕾說。仔仔想了想說:“可以,我們找?guī)讉€剪一剪,然后粘在一起就行了。 ”材料架上有一個孩子從家里帶來的舊的黃色頭盔。昊昊說:“這個頭盔可以當(dāng)航天員的面罩,但是航天員的面罩好像也是白色的,這個頭盔是黃色的,不太像。 ”蕾蕾說: “把黃色部分用白紙貼住就行了。 ”“好! ”幾個孩子達成了共識,大家又一起忙活起來。
蕾蕾和仔仔忙著制作“航天服”。仔仔將一個塑料袋的底部剪開后套在蕾蕾身上。過了一會兒,仔仔又剪開了幾個,用透明玻璃膠帶將它們拼接起來,“航天服”有了雛形。丫丫根據(jù)蕾蕾的建議,用白色的紙貼住頭盔的黃色部分,將其改造成了白色的頭盔。昊昊一會兒在仔仔和蕾蕾那里幫忙,一會兒又去丫丫那里檢查頭盔質(zhì)量好不好。這時,昊昊又想到了什么,他把一個塑料袋套在了頭上。我看到了立即阻止:“不能把塑料袋套在頭上,會發(fā)生危險。 ”昊昊扯下頭上的塑料袋,向我解釋道:“我想設(shè)計一個帶呼吸管的頭盔。你看,書上航天員的頭盔都連著一根呼吸管的,沒有呼吸管,航天員沒法呼吸。 ”我明白了他的用意,建議道:“可以先在塑料袋上剪一個大洞,這樣即使套在頭上也安全,而且方便你安裝‘呼吸管?!标魂徊杉{了我的建議。
這一天的“航天基地”游戲中,每個孩子都按自己的想法大膽設(shè)計、制造他們的“航天裝備”。我并沒有干預(yù)孩子對材料的選擇,只在一旁觀察孩子制作的過程,在孩子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在孩子可能發(fā)生意外的情況下,給予必要的、適時的幫助和指導(dǎo)。
七、寫“航天日記”
一天,扮演地面指揮官的樂樂和扮演航天員的軒軒拿著“對講機”在通話。樂樂發(fā)出指令:“準(zhǔn)備出艙。 ”軒軒便模仿著航天員在太空漫步時失重的樣子,一步一跳地向他們游戲前約定的“外太空” ——陽臺走去。這時,仔仔也跑到了陽臺上,樂樂忽然對我說:“老師,我們發(fā)現(xiàn)外星人了! ”我立即表現(xiàn)出驚訝的神情,對他們說:“天哪!這可是了不起的大發(fā)現(xiàn)呀! ”軒軒一聽也很興奮地說:“是的,我們找了好久,終于找到了! ”我說:“快把這個重要的消息告訴大家吧! ”“好! ”軒軒立即到材料架那里找來紙和筆開始記錄。
在游戲后的交流分享中,我請軒軒來講一講他的記錄。軒軒說:“今天我是航天員,開著航天飛機到外太空發(fā)現(xiàn)了外星人。外星人長得很怪,和我們地球人不一樣。我發(fā)現(xiàn)有外星人已經(jīng)登陸到我們地球的南部了。 ”我把軒軒的記錄展示給大家看。軒軒的記錄很形象,為了清楚地表達,他還自創(chuàng)了一些符號。比如,他在一個“火柴人”的頭部外圍加了一個圈,表示戴著頭盔的航天員;又在另一個“火柴人”身上額外添了很多“手”和“腳”,表示長得很奇怪的外星人……讓我更加驚喜的是,他遷移了之前對地圖的認(rèn)識,正確地識別和標(biāo)注了地球的南半球。
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聽著軒軒的講述,看著他的記錄。軒軒講完后,我問:“你為什么要寫上日期呢? ”軒軒說:“因為這是我今天的航天工作,明天我還有其他的航天工作。 ”我追問:“那么你明天還會記錄嗎? ”“會! ”軒軒用力地點點頭。我問: “‘航天員每天都記錄自己的工作,并且寫上日期,這樣的記錄應(yīng)該叫什么呢? ”孩子們一時答不上來。我拿出我的工作記錄展示給孩子們看,我說:“我也有這樣的記錄,你們看,我每天寫好日期,記錄我組織了什么活動,和你們開展了什么游戲,我把這個叫作‘教育日記 ,日記就是記錄每天的事情。那么在你們的‘航天基地,軒軒的日記應(yīng)該叫什么呢? ”軒軒頓時明白了,說:“航天日記! ”我立即回應(yīng)道:“對!航天日記,‘航天員每天都可以記錄自己的工作情況。 ”我將軒軒的“航天日記”鄭重其事地貼在了“航天基地”邊上。在后來的游戲中,“航天員”們經(jīng)常會記錄他們的工作。
“航天基地”的主題游戲在班里
持續(xù)了近一個學(xué)期,精彩紛呈,孩子們樂在其中,學(xué)在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為了完成自己的計劃,孩子們各盡其能,利用各種材料制作他們心目中最好的“航天飛機”。他們專注于自己的工作,享受和同伴一起工作的過程,其間,我看到了同伴間的互相 合作與學(xué)習(xí)。游戲中,孩子們充分發(fā)揮想象,推進了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
整個游戲過程中,我介入不多,但有幾次介入至關(guān)重要。比如,引導(dǎo)孩子將游戲計劃貼在“航天基地”里,通過環(huán)境的暗示引導(dǎo)孩子按計劃執(zhí)行任務(wù)。又如,在每次游戲后及時引導(dǎo)孩子交流分享,讓孩子的經(jīng)驗得到進一步提升。
作為教師,在陪伴孩子游戲的過程中,我一次次為孩子的潛力而感動,我堅信,教師越信任孩子、欣賞孩子,孩子就越會自主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