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孫荷花
2019年2月14日晚,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落下了帷幕,北大工科博士陳更以5:2的絕對優(yōu)勢戰(zhàn)勝了中科院博士孫曉婧,奪得了第四屆詩詞大會總冠軍。人們都很好奇,一個工科博士怎么成為了詩詞才女?陳更這么一個文理全才,是在一個怎樣的家庭環(huán)境里長大的呢?
新年鞭炮的硝煙還未散盡,陜西咸陽一戶農(nóng)家的堂屋里,一家人圍著煤爐正在興致勃勃地看電視。隨著著名主持人董卿的邀請聲,幾位嘉賓一起上臺給冠軍頒獎。正在看電視的一個女孩子起身離開,然后歡快地從里屋拿出一個獎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你們看,就是這個!”這個女孩就是陳更。
“姐姐,你隱藏得夠深的??!”弟弟笑著打趣,爸爸則興奮地喊道:“娃他媽,快把手機拿出來,咱們一家人跟獎杯合個影!”奶奶隨聲附和,大家挨挨擠擠地站在了鏡頭前?!斑青辍币宦?,定格了這幸福的一刻。
陳更1992年出生,她的童年,是在咸陽農(nóng)村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陳更的奶奶是一名普通的農(nóng)婦,但她能夠讀書看報。在西北地區(qū)的普通農(nóng)村,奶奶算得上文化人了。奶奶很重視對陳更的啟蒙教育,一有時間,就把自己知道的詩句教給陳更。通常,奶奶會一邊干家務(wù)一邊教,陳更一句一句跟著念,不多一會兒,一首詩就背得滾瓜爛熟了。
陳更家窗外有棵大棗樹,每天早晨她趴到窗沿上,一邊看麻雀蹦跳著啄食,一邊大聲背奶奶教過的詩?!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甭曇趔@動了在地上啄食的麻雀,它們“呼啦”一聲飛到了棗樹上,跳著,叫著,嘰嘰喳喳的聲音分外悅耳動聽。
睡覺前,躺在床上,奶奶會督促陳更把當天學到的詩背一遍,再把前幾天學會的復(fù)習一遍。到了上學的年齡,奶奶就把她送進了村里的小學,那時,陳更已經(jīng)能背幾十首詩了。
陳更成績優(yōu)異,尤其喜愛閱讀,爺爺隨手拿回家的傳單,陳更都會一字一句認認真真地讀完。有時候看到熟悉的詩句,她會驚喜地叫起來??吹疥惛绱讼矚g讀書,爺爺向陳更打開了他的寶庫,陳更高興壞了,家里面居然藏著一個巨大的書架,書架上密密麻麻都是書。在那里,陳更發(fā)現(xiàn)了一本《唐詩三百首》和《宋詞全集》,在那里面,她找到了奶奶教給她的所有詩詞。從此以后,只要有點空閑,她就悄悄地鉆進那間房子里看書。該吃晚飯了,奶奶站在家門口向遠方呼喚:“更娃哦,回來吃飯啰……”陳更悄悄從屋里鉆出來,冷不丁出現(xiàn)在奶奶面前。
爺爺是一個鉗工,看到陳更總是埋頭閱讀不喜歡出去,怕她悶壞了,就在后屋過道的墻上,砸進兩根粗大的膨脹螺絲,用兩根麻繩拴在上面,給陳更做了一架簡易的秋千。陳更要是看書看累了,就坐在上面,腳使勁蹬地,身體一躍而起,仿佛蕩入了云霄,然后落下來,帶著一陣風。每當這時,她在書里看的詩就會一句一句冒出來:“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模模糊糊中,陳更覺得自己仿佛已經(jīng)是詩中的佳人,白衣青裙,衣袂飄飄,似乎就要羽化成仙……就這樣,詩詞浸潤了她的整個童年。
陳更小學畢業(yè)后,就跟著媽媽到了縣城里,進入了育才中學讀書。陳更的媽媽梁秋霞是灃東中學的英語老師,爸爸在紡織廠工作,每到周末,他們都會輪流帶陳更去旅游、吟詩、寫游記。爬上高山,陳更領(lǐng)略了什么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春日在渭南城雨中漫步,體會到了真正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古詩詞中,她找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
父親帶陳更外出散步。陳更抬頭遠望,夕陽的余暉灑在咸陽湖上,湖面碎金點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啊!”父親感嘆道。她前后左右看看父親,父親的背影很瘦,眼神迷離又失落,她被這種詩意的情景感染了,頭腦中,關(guān)于夕陽的詩句一下子全涌現(xiàn)出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父親年輕時,一定也有過熱血沸騰的理想吧?陳更突然想起了杜甫的詩句“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這一刻,他理解了父親,也覺得那個遙遠的落魄詩人杜甫,突然變得可親可愛起來。
一家人到咸陽湖看荷花,湖面挨挨擠擠的滿是翠綠的荷葉,一朵朵荷花爭奇斗艷。媽媽突然吟詩一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标惛匆谎蹕寢專嫔?,幾只蜻蜓展翅飛過,正落在一個花苞上。陳更靈機一動:“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媽媽不甘示弱:“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标惛敛华q豫:“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媽媽略一思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标惛拥靡猓骸笆篱g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媽媽張了張口,卻再也接不上了。這時,一旁觀戰(zhàn)的爸爸出手了:“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标惛戳怂谎郏敛磺訄觯骸安缮從咸燎?,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媽媽用鼓勵的目光看著她:“還有呢?”陳更皺著眉頭想了一下,便開始有些顯擺起來了:“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那天傍晚,陳更一個人迎戰(zhàn)父母兩個,把自己腦子里記住的關(guān)于荷花的詩詞背了個遍。
后來,在他們家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接連“賽詩”的場面,類似“飛花令”。有時候,陳更接不下去了,就趕緊查。家里的藏書,手機百度,都成了她的老師。一年后,陳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同濟大學。
21歲那年,陳更被母校同濟大學保送到北京大學工學院。初到北大,陌生的校園,陌生的同學,都讓她這個農(nóng)村女孩感到恐慌。陳更一頭鉆進實驗室里,做實驗、整理數(shù)據(jù)、撰寫論文。
可是,做實驗的日子畢竟是單調(diào)而枯燥的,每天面對著冰冷的機器,數(shù)字和標點都要一絲不茍認真填寫的各種表格。偶然,她在同學那里看到了一本張棗的詩集,開篇第一首是《鏡中》:“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來……”只這一句,就引發(fā)了人多少聯(lián)想和想象??!她立刻被深深吸引住了,昔日那些詩詞相伴的時光,一下子浮現(xiàn)在她眼前。
陳更重拾了對詩詞的愛好,每天做實驗寫論文累了,她會拿出一本詩集讀一讀。讀詩讓她身心愉悅,成了對她平日辛苦學業(yè)的一種犒勞。午飯出去買個煎餅就解決了,有時候甚至一天都可以不出來。同學們調(diào)笑她是“古墓派”,她則嘻嘻一笑:“做古墓派也挺好的啊,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名動江湖?!?/p>
在父母的支持下,2016年的《中國詩詞大會》上,陳更一身藍布衫、黑長裙,兩條長長的麻花辮,一副民國女學生的裝扮,作為攻擂者的身份,站在了詩詞大會的舞臺上?!爸袊娫~講究四素:氣象、體面、血脈、韻度;氣象欲其渾厚、體面欲其宏達、血脈欲其貫通、韻度欲其飄逸?!标惛实拈_場白瞬間鎖定了全國觀眾的目光。
得知她是制造“機器人”的理工女生時,人們瞠目結(jié)舌,而陳更卻依舊淡然:“我愛我的機器人生涯,它是我理性現(xiàn)實的左岸;我也愛我詩情畫意的詩詞世界,它是我柔軟感性的右岸?!?/p>
從詩詞大會一路走來,觀眾們看到了陳更浩瀚的詩詞儲備量,看到了她面對挑戰(zhàn)的自信和果敢,更看到了她一路成長的足跡。終于,在2019年的詩詞大會上,陳更捧回了冠軍獎杯。
其實第四季詩詞大會的整個節(jié)目,早在2018年就已經(jīng)錄制完畢,陳更回到家里,家人只知道她參加了比賽,對比賽結(jié)果她卻只字不漏。爺爺嗔怪她埋怨她,她笑呵呵地跟他們解釋:“我就是想讓你們感受一下比賽的過程,提前劇透了,看起來不就沒意思了?”
有人質(zhì)疑她,背這么多詩有什么用?陳更是這么回答的:“所有童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詩詞,都已經(jīng)攜帶著作者創(chuàng)作時那一刻的情深,在我們此后漫長的一生中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總會有一個時刻,你和你曾經(jīng)讀過的某一句也許和那個時刻看似并不相關(guān)的詩句,產(chǎn)生莫名其妙的共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