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桂銘
(煙臺市鈺豐地質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0)
史家金礦成礦區(qū)成礦地質條件較好,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主要的有金、銀礦等貴金屬礦及滑石礦等非金屬礦。區(qū)內巖金礦均嚴格受斷裂控制,多為脈狀,礦化發(fā)育在石英脈及蝕變巖中,主要礦化蝕變有硅化、金屬硫化物礦化、鉀長石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1]。在區(qū)西南2km~3.5km處較大的金礦床有上艾口、棗林莊、艾山湯等金礦,艾山湯金礦為中低溫熱液蝕變巖型礦床,上艾口金礦為變質熱液—中溫熱液金屬硫化物石英脈型金礦床。史家金礦區(qū)主要受棲霞復背斜北翼的EW向韌-脆性剪切帶控制,歷經多次構造運動,地質構造復雜,巖漿活動頻繁。
圖1 史家金礦大地構造分布圖
區(qū)內出露地層主要為新太古代膠東巖群、古元古代荊山群和粉子山群、新元古代蓬萊群、中生代白堊紀萊陽群、青山群以及新生代第四系等。
區(qū)域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主要為北東向、北北東向及近東西向三組,其次有少量北西向構造(圖1)。北東向斷裂主要有后夼斷裂,長15.2km,寬3m,走向53°,傾向南東,傾角69°,壓扭性斷裂。北北東向斷裂主要有寨里楊礎斷裂、交毛寨斷裂、艾山斷裂等。寨里楊礎斷裂長15km,寬40m~100m,走向25°,傾向南東,傾角63°,壓扭性斷裂;交毛寨斷裂長10.2km,寬100m,走向20°,傾向南東,傾角32°,壓性斷裂;艾山斷裂長10km,寬4m~20m,走向20°,傾向南東,傾角66°,壓扭性斷裂。
區(qū)內巖漿巖發(fā)育,自老到新主要為:
新太古代早期:馬連莊序列欒家寨單元,零星分布,呈巖瘤狀產出。巖性為中細粒變輝長巖(斜長角閃巖),灰黑色、墨綠色,粒狀變晶結構,條帶狀、片麻狀構造。
新太古代晚期:譚格莊序列牟家單元,出露于區(qū)東部及區(qū)域西南部,呈巖株狀產出。巖性為片麻狀細粒含黑云花崗閃長巖,青灰色,細粒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條紋狀構造。官道序列北照單元:主要分布在庵里水庫的東部一帶。巖性為片麻狀細粒二長花崗巖,風化面呈灰白~土黃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陰影狀構造。
古元古代:萊州序列西水夼單元,呈帶狀、巖瘤、巖枝狀產出。巖性為細粒變輝長巖(斜長角閃巖),暗綠色,柱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或片麻狀構造。
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瓏序列九曲單元,主要分布于艾山南部,呈巖基狀產出,巖性為弱片麻狀細中粒含石榴二長花崗巖,灰白色,細中粒花崗變晶結構,弱片麻狀構造;筆架山單元(J3ργLb)主要分布于艾山南部,呈巖基狀產出,巖性為偉晶不等粒花崗巖,灰白色,偉晶不等粒結構,塊狀構造。
中生代燕山晚期:郭家?guī)X序列趙家單元,分布于區(qū)內的西北部,巖性為斑狀中粒角閃石英二長巖;偉德山序列,分布于區(qū)域的西北部,呈巖株狀產出,侵入于玲瓏序列和郭家?guī)X序列。其巖性主要為西上寨單元的含巨斑細中粒含黑云二長花崗巖,任家溝單元的斑狀中粗粒二長花崗巖,通天嶺單元的中粗粒二長花崗巖,營盤單元的含斑中細粒二長花崗巖,虎頭石單元的細粒二長花崗巖。
(1)礦脈特征。1號脈和2號脈分別受控于這兩條韌性剪切帶。其中1號脈即為史家金礦礦區(qū)主礦脈1號脈。在1號脈上盤還發(fā)育一組NNE向次級斷裂,該組斷裂中往往見含金石英脈,3號脈賦存于該次級斷裂中。
1號脈:位于礦區(qū)中部,為韌性剪切帶,是礦區(qū)Ⅰ號脈的延伸段,往往與石英閃長玢巖相伴而生。絹云母化、褐鐵礦化等蝕變強烈,具片理化、糜棱巖化等,表現(xiàn)出韌-脆性變形特征。1號脈目前在礦區(qū)見礦較好,在本礦區(qū)內礦化蝕變強烈,見金異常。
3號脈:賦存于1號脈上盤NNE向次級斷裂中,總體走向25°,傾向南東,傾角65°~75°,主要由碎裂巖夾石英脈組成,硅化、褐鐵礦化發(fā)育,金屬礦物以黃鐵礦為主,施工鉆孔揭露到2條含金石英脈,石英脈厚度0.40m。
(2)礦體特征。礦體形態(tài)復雜,沿走向和傾向多見分支復合現(xiàn)象,構造活動強烈處,石英團塊呈碎裂狀,沿裂隙充填網脈狀黃鐵礦。礦體分布于+25m~-74m標高范圍內,由+25mYM5民采沿脈工程和1個鉆孔控制,走向25°,傾向南東,傾角平均75°,屬陡傾角。
(1)控礦因素。區(qū)內北東向斷裂構造對金礦的控制作用十分明顯,起著區(qū)域內控巖控礦作用。由于地殼活動的脈動性使巖漿熱液和地下水熱液異?;钴S,它們汲取圍巖中的金元素與巖漿熱液中地幔源物質一起匯聚到斷裂破碎帶中。
(2)找礦標志。①黃鐵絹英巖化蝕變疊加的韌性剪切帶,是直接找礦標志;韌性剪切帶中石英多金屬硫化物共生組合是找礦的重要標志。②區(qū)域性的北東向斷裂及其派生的次級平行斷裂構造是礦床賦存的重要構造標志。③前人的采礦遺跡對指導找礦具有重要意義。如沿著采金老硐的空間分布方向追索或大致判斷礦體可能賦存的部位以及總體走向等。
棲霞市史家金礦屬于剪切帶型金礦床,礦床和整個成礦過程都與剪切帶的變形密切相關,礦區(qū)成礦地質條件優(yōu)越,具有較好的找礦遠景和潛力,建議加強礦區(qū)成礦條件及成礦規(guī)律的綜合分析研究,結合區(qū)內地形條件,開展多種手段探礦,探獲更大的金礦資源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