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航
不久前,在騰訊總辦會議上,公司最高級別的決策者濟濟一堂。不同以往,這次他們專門請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北大教授參與交流和引導討論,希望務虛求實地思考接下來騰訊的發(fā)展及未來。于是有了北大教授之問:騰訊的靈魂是什么?關于這個問題,騰訊最聰明的一幫人,討論了四個小時。經歷那天討論后,騰訊總辦給出回答:“我們認為靈魂不該只是在談產品體驗、用戶體驗,而是要關注——用戶體驗最終服務于什么?”答案是:科技向善。
有趣的是,“不作惡”(Dont be evil)曾經是Google谷歌公司的座右銘,不過在2015年的重組中,這個準則已經在官方層面上消失了,谷歌新的說法是“做正確的事” (Do the right thing)。好在過去的幾年中,“不作惡”這條原則依然留在谷歌公司的行為準則中。而在2018年5月, “谷歌行為準則”中“不作惡”(Dont be evil) 這一表述被悄悄刪除。
從“不作惡”(接受公眾評價)到“做正確的事情”(接受組織內部評價),標準顯然降低了不少??梢韵胍?,要真正在行動上踐行“不作惡”(或者,科技向善),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人的基因中天生帶有道德優(yōu)越感,如果我們對此不加以控制,那么很可能會導致個人和組織在“作惡”時仍然理直氣壯,毫無內疚。正如英國學者在監(jiān)獄做的一個實驗,這些干過搶劫、殺人、販毒的囚犯,對自己的道德素質打分頗高,在除“守法”以外的標準中,囚犯們全都認為自己的道德水準顯著高于社會上其他人的平均值。這個實驗,難免會讓我們進一步產生對“以善的名義作惡”的憂慮。
那么,如何“向善”?
德魯克的長期合作伙伴馬恰列洛在緬懷德魯克時說:“我將永遠銘記德魯克給予我的教誨:對人的尊嚴和發(fā)展的關切,對任務和結果的重視,對人際關系中正直品行的毫不妥協(xié)?!弊鳛楣芾碚撸皩θ说淖饑篮桶l(fā)展的關切”正是一切“善行”的第一準則。基于此,“視人為人”的阿里才會說,相信相信的力量。接下來,何以至善?探究夫妻之道,也許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發(fā)。
今年2月24日,《綠皮書》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影片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與爵士鋼琴家雪利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故事。在反種族歧視這條主線之下,影片應該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托尼對家庭價值的夫妻相處模式重新審視和定義。作為恪守家庭傳統(tǒng)的意大利裔人,托尼熱愛自己的家庭,有強烈的家庭意識,但托尼囿于習慣、見識和能力,在經營夫妻關系時缺乏平等觀念和對妻子真正需求的洞察。幸好,他遇見了高雅知禮的雪利,開啟了他的“消費者洞察”和“精細化管理”。當然,雪利遇見托尼也是幸運的,托尼的熱情和簡潔,是治療雪利無法獲得白人社會真正尊重而產生的優(yōu)雅孤獨癥最寶貴的特效藥。
回到王道之基的夫妻關系,孔子認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蹦敲矗髽I(yè)管理者在激發(fā)組織活力上,是否也正如托尼一樣,應該俯下身段,在高度重視和尊重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并滿足員工的真正需求。多少中國企業(yè)在由兄弟文化轉為帝王文化的過程中,組織效率一落千丈。
夫妻關系是人倫之始,夫夫、妻妻、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探究夫妻之道,是企業(yè)管理者的管理之始。富有契約精神的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員工如是,對消費者也應如是。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向提出“科技向善”口號的騰訊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