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濤
大白菜屬十字花科,是冬季常用的蔬菜品種,也是豫東地區(qū)主要種植蔬菜之一,主要培育方式有露地栽培、早春大棚栽培和日光溫室栽培。白菜通常在立秋時節(jié)栽植,生育期短,經(jīng)常多種病蟲混合發(fā)生。因此,如何科學地防治白菜病蟲害,保證白菜產(chǎn)量及品質(zhì),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苗期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shù)大白菜多為直播。苗期防治對象有地下害蟲、猝倒病、立枯病;苗后期有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蚜蟲、菜青蟲、小菜蛾。
1.1 種子處理
用50%福美雙、65%代森鋅按種子重量的0.3~0.4%拌種,拌種時選用0.01%蕓苔素內(nèi)脂可溶性液4000倍,可促進種子發(fā)芽。苗前每畝使用硫酸銅3~5公斤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3公斤拌成藥土撒施;出苗后,用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加25%甲霜靈600~800倍液噴施,可預防猝倒病、立枯病和霜霉病。
1.2 防治蚜蟲
蚜蟲是大白菜病毒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蛇x用10%的吡蟲啉15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使用1.5%除蟲菊素水乳劑稀釋2000~3000倍液。噴藥時的邊四周的雜草也要噴到。
1.3 防治菜青蟲
一般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蟲3齡前連續(xù)噴藥2~3次,選用藥劑有2%阿維菌素800倍液、25%滅幼脲20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等。
1.4 防治小菜蛾
可選用復方菜蟲菌(BT)可濕性粉800~1200倍液,25%”丁醚脲1000~1500倍,也可用1.8%阿維菌素1000~1500倍噴施。
2 蓮座期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shù)
蓮座期是防治病蟲害關(guān)鍵時期,防治以預防為主。常見病蟲害有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軟腐病、菜青蟲、小菜蛾、蚜蟲、蝸牛等。
2.1 霜霉病
注意雨后及時排水,防治田間積水。用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1000倍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2.2 軟腐病
可選用70%農(nóng)用鏈霉病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噴施。
2.3 病毒病
該病以防治傳毒媒介蚜蟲為主,可選用10%的吡蟲啉1500倍液噴霧防治。大田發(fā)病后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用20%病毒A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在防治上,應掌握在發(fā)病初期用藥,每隔7~10天1次,連防2~3次。
2.4 炭疽病
選用70%甲基硫菌靈、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噴施。
2.5 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用0.5%甲維鹽2000倍、2%阿維蘇桿菌可濕性粉劑2000倍進行噴施。
2.6 防治蝸牛
每畝用6%四聚乙醛顆粒劑0.5~0.75公斤與10~15公斤稀土拌勻撒施或與豆餅做成毒餌,傍晚撒施壟上誘殺,清晨用氨水70~100倍或1%食鹽水噴灑防治。
大白菜蓮座期后,葉面噴灑0.01%蕓苔素內(nèi)酯4000倍、0.5%氨基寡糖素水劑500~800倍液,促進白菜生長和結(jié)球。捆綁可以防止大白菜遭受霜凍,促進壯心,便于收獲。但是捆綁不能過早,因為捆綁過早,外葉光合效能大大降低,妨礙大白菜的正常生長,不利于葉球的充實。一般在收獲前10~15天,停止?jié)菜瑢⑸徸~扶起,抱住葉球,然后用浸透的甘薯秧或谷草在離球頂3~5厘米處將葉捆住,使包心更堅實并繼續(xù)生長。
3 結(jié)球期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shù)
大白菜進入結(jié)球期,各種病蟲害發(fā)生嚴重,要及時噴藥防治,控制病蟲害的擴展。還可噴施多種調(diào)節(jié)劑促進生長,提高告病力。這一時期的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軟腐病等及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蟲等。防治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軟腐病等,施用藥劑參照苗期和蓮座期用藥。
菜青蟲是為害大白菜結(jié)球期間的主要害蟲,幼蟲咬食葉片,嚴重影響包心結(jié)球,必須及時進行防治,以保護葉片。可用3%高效氯氟氰菊酯類農(nóng)藥2000~,3000倍液噴霧,也可用1.8%阿維菌素與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混合噴霧。還可使用1.5%苦參堿低齡幼蟲500倍噴霧,高齡幼蟲適當增加濃度,均勻噴濕所有的葉片。由于菜青蟲抗藥性強,且容易產(chǎn)生抗藥性,噴藥后一周,仍有為害時還要再噴灑一次上述殺蟲劑;對夜蛾類害蟲可用25%滅幼脲膠懸劑500~1000倍液噴霧。對于抗性較強的害蟲或者害蟲密度較大時,可以適當加大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