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征,楊國良*,陳乙軒,陳振譽,謝和春,劉峰,藍濤
(1.廣州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2.廣州廣大工程檢測咨詢有限公司)
瀝青路面由于其行車舒適、路面平坦、噪音小、施工速度快等特點,逐漸成為道路常用的結(jié)構(gòu)類型之一。隨著重載交通量的增大,普通瀝青往往不能滿足當前路面性能要求,改性瀝青卻可彌補普通瀝青這一缺陷。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炭黑可以提高瀝青的高溫穩(wěn)定性、低溫抗裂性、感溫性、抗老化性能等,但配制條件對炭黑瀝青各方面性能影響研究甚少,炭黑瀝青結(jié)合料性能與原材料及其制備方式有密切的關(guān)系,它們對炭黑瀝青性能的影響卻又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研究各因素對炭黑瀝青路用性能的影響程度,這樣有利于根據(jù)不同地區(qū),不同氣候條件,設(shè)計出更加合理的炭黑瀝青道路施工工藝。
炭黑是按照氮表面積命名的,炭黑氮表面積越大粒徑越小。影響炭黑瀝青性能的因素眾多,主要包括兩方面:① 原材料,包含炭黑種類、炭黑摻量、炭黑細度等;② 制備工藝,主要包括配制溫度等。該文選用炭黑作為改性劑對瀝青進行改性,制備炭黑瀝青膠結(jié)料。該文針對炭黑瀝青配制溫度、炭黑摻量、炭黑細度對炭黑瀝青路用性能的影響進行分析。
(1) 瀝青。采用A級70#道路石油瀝青,其主要技術(shù)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A級70#道路石油瀝青主要性能指標
由表1可知:各項質(zhì)量指標均滿足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道路石油瀝青技術(shù)要求”中70#A級道路石油瀝青(全天候)標準。
(2) 炭黑。為了研究炭黑細度對瀝青性能影響,試驗選用N220、N330、N550、N660共4種炭黑,主要性能指標見表2。
表2 炭黑主要性能指標
先將基質(zhì)瀝青加熱至配制溫度,開動攪拌器,再將一定量的炭黑(2.5%、5.0%、7.5%、10.0%)緩慢摻入至基質(zhì)瀝青中。為保證炭黑在瀝青中的均勻性,在炭黑瀝青上中下3個層面各攪拌20 min共計1 h,完成炭黑瀝青制備。
對摻量為5%的N220炭黑瀝青進行不同配制溫度下的針入度試驗,以相應溫度下的基質(zhì)瀝青針入度為基準,對比分析配制溫度對炭黑瀝青針入度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配制溫度下N220炭黑瀝青的針入度
對配制溫度為170 ℃的N220炭黑瀝青進行不同炭黑摻量下的針入度試驗,以相應溫度下的基質(zhì)瀝青針入度為基準,對比分析炭黑摻量對炭黑瀝青針入度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4所示。
對配制溫度為130 ℃且炭黑摻量為5%的炭黑瀝青進行不同炭黑細度的針入度試驗,以相應溫度下的基質(zhì)瀝青針入度為基準,對比分析炭黑細度對炭黑瀝青針入度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5所示。
表4 不同炭黑摻量下N220炭黑瀝青的針入度
表5 不同炭黑細度下炭黑瀝青針入度
由表3可知:當配制溫度一定時,隨著測試溫度升高,炭黑瀝青針入度逐漸增大;當測試溫度一定時,炭黑瀝青的針入度均小于基質(zhì)瀝青,且隨著配制溫度的升高,炭黑瀝青的針入度先減小后增大,配制溫度130 ℃和190 ℃對炭黑瀝青針入度改善效果較佳。
由表4可知:炭黑摻量對15 ℃時所測的針入度影響不大;25、30 ℃時所測針入度,隨炭黑摻量的增加大致逐漸減小。
由表5可知:隨著氮吸附比表面積的減小,炭黑顆粒粒徑逐漸增大,炭黑瀝青針入度逐漸增大,各類炭黑瀝青針入度均小于基質(zhì)瀝青。
對摻量為5%的N220炭黑瀝青進行不同配制溫度下的15 ℃延度試驗,以相應檢測溫度下的基質(zhì)瀝青延度為基準,對比分析配制溫度對炭黑瀝青延度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配制溫度下N220炭黑瀝青的15 ℃延度
對配制溫度為170 ℃的N220炭黑瀝青進行不同炭黑摻量下的15 ℃延度試驗,以相應檢測溫度下的基質(zhì)瀝青延度為基準,對比分析炭黑摻量對炭黑瀝青延度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炭黑摻量下N220炭黑瀝青的延度
對配制溫度為130 ℃且摻量為5%的炭黑瀝青進行不同炭黑細度的15 ℃延度試驗,以相應檢測溫度下的基質(zhì)瀝青延度為基準,對比分析炭黑細度對炭黑瀝青針入度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8所示。
表8 不同炭黑瀝青的15 ℃延度
由表6可知:當測試溫度為15 ℃時,炭黑摻量為5%的N220炭黑瀝青的延度均低于基質(zhì)瀝青,且隨著配制溫度的升高,大致呈下降趨勢??梢?,炭黑的加入對基質(zhì)瀝青的延性不利。
由表7可知:隨著炭黑摻量的增加,N220炭黑瀝青膠結(jié)料的延度逐漸降低,可見,添加炭黑應適量,不宜太多。
由表8可知:當其他條件一定時,各種炭黑瀝青的延度相差不大,故炭黑細度對炭黑瀝青延度影響很小,但與基質(zhì)瀝青相比,延度減小較大,可見,炭黑降低了瀝青的延展性。
對炭黑摻量為5%的N220炭黑瀝青進行不同配制溫度下的軟化點試驗,以同等條件下基質(zhì)瀝青軟化點為基準,對比分析配制溫度對炭黑瀝青軟化點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9所示。
表9 不同配制溫度下N220炭黑瀝青的軟化點
對配制溫度為170℃的N220炭黑瀝青進行不同炭黑摻量下的軟化點試驗,以相同條件下的基質(zhì)瀝青軟化點為基準,對比分析炭黑摻量對炭黑瀝青軟化點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10所示。
表10 不同炭黑摻量下N220炭黑瀝青的軟化點
對配制溫度為130 ℃且炭黑摻量為5%的炭黑瀝青進行不同炭黑細度的軟化點試驗,以相同條件下的基質(zhì)瀝青軟化點為基準,對比分析炭黑細度對炭黑瀝青軟化點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11所示。
由表9可知:炭黑摻量為5%的N220炭黑瀝青的軟化點均大于基質(zhì)瀝青的軟化點,且隨著配制溫度升高,軟化點大致逐漸增加。由此可見,炭黑提高了基質(zhì)瀝青的高溫穩(wěn)定性。
表11 不同炭黑瀝青的軟化點
由表10可知:隨著炭黑摻量的增加,N220炭黑顆粒與基質(zhì)瀝青的接觸面積增大,形成更加致密的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故軟化點逐漸增加。
由表11可知:炭黑摻量為5%的不同種炭黑顆粒配制的炭黑瀝青軟化點相差甚少且均大于基質(zhì)瀝青,可見,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積及炭黑細度對軟化點的影響較小。
對炭黑摻量為5%的N220炭黑瀝青采用型號為29#的轉(zhuǎn)子,進行不同配制溫度下的60 ℃試驗,以同等條件下基質(zhì)瀝青黏度為基準,對比配制溫度對炭黑瀝青黏度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見表12。
表12 不同配制溫度下N220炭黑瀝青的黏度
對配制溫度為170 ℃的N220炭黑瀝青采用型號為29#的轉(zhuǎn)子,進行不同炭黑摻量下60 ℃黏度試驗,以相同條件下的基質(zhì)瀝青黏度為基準,對比分析炭黑摻量對炭黑瀝青黏度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13所示。
對配制溫度為130 ℃且炭黑摻量為5%的炭黑瀝青采用型號為29#的轉(zhuǎn)子,進行不同炭黑細度下60 ℃黏度試驗,以相同條件下的基質(zhì)瀝青黏度為基準,對比分析炭黑細度對炭黑瀝青軟化點的改善效果,試驗結(jié)果如表14所示。
表13 不同炭黑摻量下N220炭黑瀝青的黏度
表14 不同炭黑瀝青的黏度
由表12可知:炭黑摻量為5%的N220炭黑瀝青的黏度均大于基質(zhì)瀝青的黏度,且隨著配制溫度升高,黏度逐漸增加。由此可見,配制溫度越高,炭黑瀝青老化越明顯。
由表13可知:隨著炭黑摻量的增加,N220炭黑顆粒與基質(zhì)瀝青的接觸面變大,形成更為龐大而致密的凝膠體,彼此相連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使炭黑瀝青的黏度逐漸增大。
由表14可知:當炭黑摻量為5%時,炭黑顆粒的細度對炭黑瀝青的黏度影響較小,且炭黑瀝青的黏度均大于基質(zhì)瀝青。
(1) 在不同配制溫度下,炭黑瀝青的針入度、延度均小于基質(zhì)瀝青,而軟化點、黏度均大于基質(zhì)瀝青,且隨著配制溫度的升高,炭黑瀝青的針入度先減小后增大,延度減小,軟化點、黏度逐漸增加。
(2) 當炭黑摻量不同時,炭黑摻量對15和25 ℃時所測的針入度影響不大,隨炭黑摻量的增加,炭黑瀝青30℃時所測針入度逐漸減小,延度逐漸減小,軟化點、黏度增加逐漸增大。
(3) 4種炭黑N220、N330、N550、N660的氮吸附比表面積逐漸減小,炭黑顆粒粒徑逐漸增大,炭黑瀝青針入度逐漸增大,不同炭黑顆粒配制的炭黑瀝青延度、軟化點、黏度相差甚少;4種炭黑瀝青針入度、延度均小于基質(zhì)瀝青,而軟化點、黏度均大于基質(zhì)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