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紅
摘 要】 目的:對心理護理應用在腫瘤外科護理中的價值進行探究。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進行治療的90例腫瘤患者為研究的對象,把他們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有45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guī)的腫瘤外科護理,觀察組除了常規(guī)護理之外,再增加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結束后的焦慮抑郁的評分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結果:護理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以及抑郁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對實施護理的滿意度達到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67%,兩組患者在焦慮抑郁以及滿意度之間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腫瘤外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加入心理護理,可以很好地促進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的改善,并且使得患者對護理感到十分滿意。
【關鍵詞】心理護理;腫瘤外科;護理
一直以來,惡性腫瘤都是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威脅的惡性病的一種,當前在醫(yī)院對于腫瘤的相關研究主要關注在怎樣才能很好地促進腫瘤患者的存活率上,更多的研究者提出癌癥被看成威脅人類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疾病,可以對腫瘤患者實行心理護理,以此來幫助病人恢復穩(wěn)定的情緒,使患者的疼痛感覺能夠得到緩解,并提升患者的存活率[1]。臨床研究中,對心理護理的定義為,實行護理的醫(yī)護人員通過使用和善的言語,友善的行為以及態(tài)度等來對患者進行護理,通過積極的護理態(tài)度來對患者產生影響,借此來促使患者人能夠消除恐懼的心理情緒,使其能夠抱有樂觀向上的心理,這樣患者就能夠積極的配合醫(yī)生采取的治療手段與護理措施。為此,本院特意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進行治療的腫瘤患者來進行心理護理,研究其在腫瘤外科護理中的作用,現將報告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90例腫瘤患者為研究的對象,把他們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有45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分別為23例、22例;患者的年齡為31~71歲,平均年齡(50.8±3.7)歲;患病的類型為胃癌患者6例、肝癌患者7例、結腸癌患者13例、乳腺癌患者7例、食管癌患者12例。觀察組中男性與女性分別為25例、20例,患者的年齡為32~70歲,平均年齡(49.9±4.2)歲;患者的病情為胃癌患者7例、肝癌患者6例、結腸癌患者14例、乳腺癌患者5例、食管癌患者13例。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患病的類型之間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對比。所有患者在參與研究前均有相關的醫(yī)生對其詳細說明了本次研究的全部內容,并征得患者及其家人的同意,并且患者親自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才進行研究,同時本次研究也獲得倫理安全委員會的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實行腫瘤外科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對患者生活的基本護理以及對患者病情變化實行檢測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加入了心理護理措施,心理護理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患者入院時候的心理護理:在患者進入醫(yī)院的那一刻開始,護理人員要熱情的接待,主動的幫患者搬運攜帶物品,如果發(fā)現那些行動不方便的患者,要將醫(yī)院準備的輪椅等為其提供,在將患者安置好以后,護理人員要將醫(yī)院和病房的環(huán)境以及各種需要注意的事項向病人說清楚,同時還要讓病人與主治醫(yī)生、護理的護士進行見面認識,然后了解患者的需求并為其解決,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消除病人進行醫(yī)院的緊張感以及對醫(yī)院的陌生感,使其能夠很快的接受醫(yī)院的環(huán)境。
2)對其進行手術前的心理護理:在手術要開始的3d前,實行手術的醫(yī)生與相關的護士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通過簡單容易明白的話語來向患者解釋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向其解釋將要進行手術的細節(jié),同時對于患者以及家人的不解要主動耐心的為他們講解;并且,護士要多與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讓他們能夠給患者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讓患者感到家人的溫暖,使其能夠增加治療的自信心。
3)進入手術室之后的心理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以后,護理人員要積極的為患者介紹手術室的具體環(huán)境,同時需要時刻的陪在患者身邊,同時讓患者進行深呼吸緩解緊張感,如果患者比較喜歡音樂的可以為其播放一些較為緩慢的音樂,使其能夠更好地放松自己;在進行各種手術操作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做到動作盡可能的輕緩,防止對患者造成因疏忽導致的不好刺激。
4)手術結束以后的心理護理:一般而言,在手術結束以后,患者在清醒的第一時間都會對手術的結果非常的關心,同時對手術結束以后需要注意的事情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主治醫(yī)生要在第一時間告訴患者手術的結果,同時對于患者和家人的一系列問題,要耐心的為其進行解惑,這樣可以很好地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不安的心理情緒,同時及時的告訴患者及其家人需要注意的事情,這樣可以方便患者的自我護理,使得患者的預后得到提升。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資料均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以及抑郁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病人對實施護理的滿意度達到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67%,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2。
3 討論
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會逐漸的隨著患病時間的增加以及不斷進行化療過程的痛苦,同時由于治療費用的增多,導致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等等事項導致病人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逐漸增多,最終使得治療的效果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腫瘤外科患者實行護理的過程中,除了要注意患者的身體健康的恢復之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對患者的心理健康更加的重視[2]。護士的護理行為將會直接對患者的心情造成影響。因此在進行護理的時候,護士應該特別注意自身的護理行為,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優(yōu)秀的護理態(tài)度,讓患者消除對自己的心理芥蒂。在進行心理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心理特征有相應的了解,并針對導致其心理不安的因素制定解決的方案,如當患者對病房環(huán)境以及手術的方式感到陌生時,需要向患者積極地講解周圍的環(huán)境,同時詳細地告知患者手術的各種細節(jié),以幫助患者緩解由于自身的不了解而產生的焦慮不安以及緊張的情緒[3]。并且在心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積極的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各種擔憂,幫助其進行答疑解惑,以此來拉近與病人之間的關系,增加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于實行心理護理的觀察組患者來說,在經過一系列的心理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的評分均低于沒有實行心理護理的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很好的說明了對腫瘤外科患者實行心理護理可以很好地降低其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況。同時實行心理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達100.00%,顯著的大于對照組的86.67%(P<0.05)。這也表示心理護理可以很好地促進醫(yī)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綜上所述,對腫瘤外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加入心理護理,可以很好地促進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的改善,并且使得患者對護理感到十分滿意。
參考文獻
[1] 劉穎,蒲克春,袁琦.手術前病人的心理特點與護理[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3(02):19-20.
[2] 郭桂芳,姚蘭.外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6,(55):334-345.
[3] 袁耿清.醫(yī)學心理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7,(54):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