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瑛
9月2日,懷揣著美麗的學習夢來到了寶雞文理學院進修學習。幾年前只是開車經(jīng)過門口,但卻為了匆忙趕路沒進去過,只是遠遠的看見那座圖書館的大樓宏偉而大氣。去年有次偶然的機會帶孩子來到這里熏陶學習,有幸與圖書館“親密接觸”。在最好的年華與書為伴,或許是最明智的選擇了。這次又有機會來這里和大家一起度過緊張而又充實的一段學習時光,回憶十七年的教學生涯,這是第一次這么長時間的外出學習,我倍感珍惜。研修同伴和我一樣都卯足了勁兒,準備好好充電。在這個不算太熟悉的地方,接待我們的是的張喜萍老師,她不僅安排我們的生活起居,而且還負責我們的考勤安全。她的負責貼心使我們倍感溫暖。
9月3日,我們便開始了第一階段的集中研修,我很激動也很興奮,我們的班主任安老師嚴慈相濟又不失負責耐心。每位專家、教授都是精心準備,耐心授課。那種敬業(yè)精神使我很受感動,收獲頗多:馮飛龍老師的幽默大氣,劉武宏老師的個性風趣,羅新兵老師的嚴謹博學,劉軍良老師的自信智慧,田玲老師的優(yōu)雅真誠,郭俊理老師的博古通今,卜彩麗老師的干練隨和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影響。能遇到這么多優(yōu)秀的老師,對我們每位學員都是莫大的榮幸。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我也思考頗多,很樂意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獲與體會:
一、做一個感恩的人
有這么一句話“教育是最好的投資,培訓是最好的福利”。有這么一次難得的機會,首先我要感謝國培項目搭建的這個平臺。其次,我能安心的在這里學習,我同樣感謝我的領導和同事為我分擔工作。對家長而言,最珍貴的東西是什么呢,不是錢,而是自己的孩子。而他們卻把最珍貴的寶貝交給了我們,這是對我們莫大的信任啊,我們怎能不感激?那些學困生雖然聽不懂我們講什么,但他們還是會抬起頭配合我們、認真聽我們講課,我們的心怎能不為之感動?所以我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感恩,而一名有高尚師德的老師一定首先是懂感恩之人。
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有時會很繁雜,會使我們心煩氣躁,或許對周圍的一切都看得不順眼,那樣我們又能收獲什么呢?我們只能收獲埋怨,憤怒,消極。而我們如果換個角度去看待這一切,或許會好很多。我們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我們終將變得優(yōu)雅,受人尊重。記住一句話:沒有一個人會無緣無故出現(xiàn)在你的生命中,他們都是限量版,不可復制的。且行且珍惜。
二、做一名有危機感的教師
我們都是有編制的老師,或許會過得風淡云輕。我也曾接觸過好多輔導班的老師們,他們的敬業(yè)精神著實令我感動。晚上十一點,他們會親自開車送孩子回家,午休時會耐心地與不講理的家長溝通。他們不會敷衍任何一名家長和孩子,因為他們認為那是他們的生命線。他們每天都在思考他們團隊的努力方向并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因為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要想生存下去,只能不斷的學習,充電。他們的每個成員抱成一團,艱難的往前走。有次,我開玩笑的對一個朋友說:“你的輔導班已經(jīng)這么火了,還這么拼干嘛?”她淡然一笑說:“我對我團隊的每位老師都說過要向死而生?!蔽耶敃r聽了后,心里真不是滋味,五味雜陳。他們沒有優(yōu)越感,只能靠拼。有時候想想自己,一天天這樣沒有價值的混日子憑什么?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民辦院校比公辦院校辦的好多了,越來越受社會認可了。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他們的老師沒有優(yōu)越感,他們隨時有被淘汰的可能,所以說他們只能竭盡全力。而反思一下我們,或許有混日子的嫌疑吧,能不能想一個問題:假如我們沒有了編制的話,我們又會怎么對待自己的工作呢?再過幾年,這個時代真的就會來臨,擇優(yōu)競爭只會淘汰目前沒有危機感的我們。我聽過一些輔導老師的課,他們的課真的不比我們的課差。有時候在想我們到底憑什么呢?老公曾這樣問過我:“不干教師,你能干什么?”對呀,確實如此。我還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干什么,所以一個人要始終保持離開體制的能力。即使暴風雨來臨也無所畏懼。
三、做一名有學習力的教師
記得有這么一個視頻:幼兒園的老師問孩子們:樹上有十只鳥,用槍打死一只還剩幾只?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或許答案非常簡單,當然是九只了。但是聽聽這些孩子的想法吧,有的說:“用槍雖打死一只,但是其它都被嚇死了,那就是零只了?!边€有的說:“有一只被打死了,而另一只是它的戀人,活不下去了,殉情了,就只有八只了,”有的還問老師那把槍是有聲的還是無聲手搶……那一系列的答案,真的很驚訝現(xiàn)在的孩子想象力竟然如此的豐富。而作為老師的我們如果不學習,總是用陳舊的知識去教育現(xiàn)在的孩子,肯定會亂如一地雞毛。在課堂上窘迫的不是學生,而是我們自己。大家都知道雞蛋的故事:一枚雞蛋如果從外邊打破的話,那只能被別人吃掉;如果它從內部打破的話,那么大家都知道它會孕育出一個小小的生命,所以我們應該具備內驅力。學習只是為我們自己,而不為其他。
有沒有想象過2030年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學校嗎?一定是一個智能化、創(chuàng)新化、個性化的學校。機器人會取代我們很多工作。如果我們只能做一些簡單重復的工作,那我們就會被替代。2030年的課堂教學內容將向定制和個性化的內容方向轉變,從而適合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而我們也會敏銳的感覺到我們不學習終將會被社會淘汰。因為那個時代需要的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老師,而不是思維保守,墨守成規(guī)的老師。所以終身學習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活到老,學到老,已成為必須。以前那種僅靠“粉筆字、普通話、簡筆畫的”老三篇已經(jīng)翻篇兒了, “微課、二維碼、APP”的新三篇時代已經(jīng)來臨。而這些新的教育教學手段都需要我們去大膽的實踐,始終保持學習力才不會自掘墳墓。
四、做一名“眼中有人”的教師
所謂“眼中有人”主要指的是:有學生、有家長、有同事。在我們授課時,不要總盯著前面學得好的那些學生。其實我們忽略的那些學困生,才是最需要關心的群體,他們也許只需要你的一句真誠的鼓勵,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溫柔的撫摸,一個認可的眼神。想象一下:一名學生,看見你就討厭。你還能奢望他能重視你的課堂嗎?而他們如果對我們認可了,信任了,接納了,才會卯足勁接受我們的知識。所以很大程度上說:我們教學成績的好壞就取決于我們師生關系的融洽程度。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后十五名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自己工作價值的一把標尺。那么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社會的人。所以我們就不能單打獨斗,我們應該學會借力,家長中也不乏知識淵博的、在某些領域有專長的······所以舉行一些特定活動時,我們應該充分挖掘家長資源,激發(fā)他們的潛力和我們一起來做教育,或許為了在自己孩子面前博面子,他們做的會比我們好很多。
同事是上帝派來評價我們工作的天使,既是監(jiān)督者,又是合作者。那一雙雙激勵、鼓舞的眼睛看著我們,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往前走呢?或許在工作中,我們有過合作幫助、有過討論爭執(zhí)、但這一切都是為了進步。一名真正成熟的教育人一定是和學生、家長、同事抱團前行的。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避免不了被一些瑣事所累,使我們的優(yōu)雅盡失。現(xiàn)在想想,只是自己的定力修養(yǎng)不夠。用感恩的心去看待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用向死而生的態(tài)度去面對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我們定會將這一地雞毛扎成漂亮的雞毛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