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嘉咸街街市
香港的旅游手冊里,很多都有嘉咸街街市的推介。它是香港最古老的露天市集,已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嘉咸街街市位于鋼筋鐵骨的中環(huán)附近,沿嘉咸街和卑利街斜坡而上,一米來寬的道路兩側(cè)分布著五十多個攤檔:文記肉鋪、華記菜檔、勤記掛面、有利海鮮……它們都是有些年頭的老檔。檔主多是住在近處的居民,每日凌晨四五點出工,做到晚上七點,工作勤勉,卻不常叫賣,因為來的多是熟客,有些會提前打電話約好所需物品,到了與攤主寒暄兩句,再取貨走人。一個檔口可以養(yǎng)活幾代人,靠的也是老熟客的幫襯,附近老牌食肆林立,像九記牛腩、鏞記、勝香園、蛇王芬等都是嘉咸街街市的忠實主顧。嘉咸街洋氣,有很多從各國進口的好食材,海鮮凍肉、鮮果蔬菜、糧油雜貨,干濕檔分明,賣相也好——畢竟是在中環(huán),菜市場難免也會沾染些CBD的習(xí)氣。顧客相對混雜,既有電車路近的低薪階層,也有結(jié)志街以上的中產(chǎn)家庭,每日清晨、傍晚,主婦、菲傭、廚師、上班族集體出動,進了街市什么身份便不再那么重要,所有人都為了一把最新鮮的時蔬而來。
香港中環(huán)結(jié)志街14號(乘坐港島線或荃灣線到中環(huán)站下車,再步行前往)
2 九龍城街市
蔡瀾大概是九龍城街市的頭號粉絲了,“來香港好幾十年了,選來選去,還是這個地方比較好”。九龍城街市位于九龍城市政大廈內(nèi),是公眾街市里擁有檔口最多的,有近六百個檔位。地下是菜檔和魚檔,一樓肉檔,再往上還有熟食中心和各式食肆。這種高度集中的室內(nèi)設(shè)置是20世紀(jì)50年代迫于市容和交通壓力慢慢形成的。在樓下買好當(dāng)日所需菜物,再到樓上吃個早茶,街市不再只是做買賣的地方,也是一個愉悅的社交場所。每逢節(jié)假日,潮州人也會跑來這兒買些家鄉(xiāng)食品,像蔥花魚蛋、腌蟹血蚶都是別處沒有的。周潤發(fā)、杜琪峰都是九龍城的???,但最大牌的明星卻不是他們,而是各位藏龍臥虎的攤主,比如掌管著十二家檔口的梁叔,或者教人買雞選雞還上了電視的玲姐。
香港九龍城衙前圍道102號(乘坐港鐵觀塘線到樂富站,再步行或公交前往)
3 鴨脷洲街市
鴨脷洲靠近香港仔的漁港,主營本地海鮮。每天中午時分,漁船陸續(xù)出海歸來,最新鮮的魚、蝦、蟹貝就會被送到這里。對香港人來說,鴨脷洲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筑地市場”。鴨脷洲街市位于鴨脷洲市政大廈內(nèi),地下及一層為街市,設(shè)有二十多個海鮮檔,每個面積都不算太大,放不下巨型的魚缸,店家只是簡單地用塑料盤和鐵盤養(yǎng)著海產(chǎn)。每款海鮮的數(shù)量并不算多,但主要勝在新鮮,而且價錢公道。買好海鮮后,便可直接上二樓的熟食中心,讓店家給烹煮加工:九節(jié)蝦白灼、海魚蒸豆豉、雜魚仔熬湯……現(xiàn)買、現(xiàn)做、現(xiàn)吃,大概是對海鮮最好的尊重了。街市上的海鮮檔檔主大多為水上人,有些家里還自備漁船,每日出海捕魚,海鮮迷想要去朝圣的,可趁下午一點左右漁船滿載而歸的黃金時間過去。
香港鴨脷洲洪圣街8號(乘坐南港島線到利東站)
4 春秧街街市
春秧街是港島北角的一條東西單向街道,因閩商郭春秧而得名。除了有雞鴨魚肉檔等常規(guī)操作外,還有專門出售百貨衣衫、福建上海等地道食物的店鋪。香港現(xiàn)存的露天市集不多,春秧街最特別之處在于街市中間是—條叮叮車的鐵軌。熱鬧時,推著手推車的小工、提著塑料膠袋的老人主婦、圍觀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各式人群幾乎要把鐵軌淹沒,任憑叮叮車司機惱火地把鈴聲按個不停,眾人慢悠悠向左右兩邊散開,待電車駛過,人潮又繼續(xù)將軌道團團圍住。去春秧街街市最過癮的方式就是坐叮叮車,因為露天街市旁就是糖水道電車總站,當(dāng)電車從北角英皇道左轉(zhuǎn)進入春秧街時,下一秒就是“電車走在市集里”的奇妙景象。
香港北角春秧街91-103號(坐叮叮車前往)
5 大埔墟街市
有別于“街市”,“墟市”是流動的、不固定的,小販們定期拿東西來賣,賣完便散了,有點類似我們“趕集”的概念。以前新界有很多墟市,現(xiàn)今的大埔墟街市也位于新界的大埔綜合大樓內(nèi)。大樓參照了日本街市的格局,有中央冷氣、扶手電梯和防滑地板,共設(shè)有260個檔位,二樓熟食中心也有近四十個檔位,還增設(shè)了露天平臺方便街坊休憩。街市每晚八點關(guān)門,傍晚便成了它最熱鬧的時候,下班族們紛涌而來,檔主們也趕緊拿出最大熱情叫賣,試圖為最后一把芥藍、最后一只蝦蟹找到買主。魚檔的老板尤為貼心,會詳細(xì)告知每一種海鮮的烹飪手法,鹽煮還是清蒸,豉椒炒或是睹睹煲。
香港大埔鄉(xiāng)事會街(乘港鐵東鐵線到大埔墟站)
6 灣仔街市
2009年正式清拆舊灣仔街市后徒留外墻,頂端加高了四十多層的豪宅樓盤,街市則搬到了毗鄰的皇后大道東258號,曾惹來不少民間文化保護團體的反對。但大多檔主都是愿意搬的,因為新灣仔街市有冷氣,檔口也較之前寬敞。灣仔街市現(xiàn)有50個攤檔,干濕貨都齊全,與嘉咸街這種同在鬧市的國際化街市相比,灣仔街市的食材更為本土化。據(jù)說米其林餐廳Ta Vie主廚就喜歡在灣仔街市閑逛,以此研究亞洲食材和法國料理的更多可能性。除室內(nèi)街市區(qū)外,相鄰的太原街、交加街一帶還有露天市集售賣本土特色食材,常在港劇或香港電影中出現(xiàn)的灣仔郵政局、金鳳茶餐廳也都在步行范圍之內(nèi)。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乘港島線灣仔站A3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