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論語·陽貨》
【成語釋義】在路上聽來的,在路上傳播出去。指沒有根據(jù)、不可靠的傳聞。
【近義成語】捕風捉影 以訛傳訛
【反義成語】言之鑿鑿 有理有據(jù)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學者叫艾子,很多人拜在他門下做弟子。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個叫毛空的人,這個人整天不務正業(yè),游手好閑,還總覺得自己學識很高。毛空想當著艾子的面賣弄一下自己的學問,便神秘地對艾子說:“有一個人,養(yǎng)了一只本領特別大的鴨子,這只鴨子一次能下一百只蛋?!?/p>
艾子笑了,說:“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么這只鴨子有多大?。俊泵盏靡獾鼗卮鸬溃骸澳憧创笙竽敲创?,它卻連一個蛋也下不出來,可見鴨子能下多少蛋和它身體多大沒有關系?!?/p>
艾子說:“那,這只鴨子把一百只蛋裝在哪里?。俊?/p>
毛空說:“鴨子肯定是把蛋裝在肚子里了!”
艾子無奈地搖搖頭,說:“你仔細想想,一只鴨子的肚子怎么可能裝得了一百只鴨蛋呢?”
毛空只好說:“大概是三只鴨子下的吧!”艾子還是不信。毛空又把鴨子的數(shù)量增加到十只,艾子還是不相信。艾子見他依然在說大話,就忍不住問:“你說的這只鴨子到底是誰家養(yǎng)的?”
毛空撓撓頭,遲疑了一會兒,說:“我是從街上聽來的!”艾子很生氣地說:“這種路上聽來的話是沒有根據(jù)的,以后你可別跟著傳話了。
后來,人們便用“道聽途說”來形容沒有根據(jù)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