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我的書房很小,小到只有幾平方米,所以每當(dāng)看到朋友們曬他們的大書房的時候,總是有一些羨慕,心里想的是,假若有一天,我也有這么大的書房……
目前來看,有一個大書房的可能性不太大了,北京的房價太貴,想要過一把大書房的癮,恐怕只有到藏書家韋力老師那里,徜徉一番,感慨一番,嫉妒一番,然后回到自己的小書房里,默默地讀書、寫字。
小書房有小書房的好處,因為藏書不多,所以該精簡時得精簡,能放到小書房里的書,都是精挑細(xì)選的,都是心中至愛,這就解決了想看的書遲遲找不到的問題,隨便拿一本出來,都是能夠打發(fā)幾個小時時間的。
小書房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壞處在于,因為書房小,空間小,沙發(fā)也小,讀書時常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讀著讀著就困了,拿著書就在書房睡著了。突然書落地、人驚醒,才想到有些稿子沒能完成……總而言之一句話,小書房太安逸,容易讓人懶惰。
大書房就不一樣,大書房某種程度上是客房,來了朋友,要招待喝茶,要展示藏書,要山南海北地聊,在這么一個會客的空間,總是讓人有一種警醒感——要工作,要動筆,不能太過放松,大書房是用來創(chuàng)造的,不是用來睡懶覺的!
書房雖小,只要有就是好的,總比沒書房的讀書人要強一些。要知道,在二三十年前,有書房還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我看到許多的讀書人,他們的作品都是在流浪的途中寫就的,比如沈從文、黃永玉等先生。他們在寫作的時候,哪里還考慮過書房的事情,在旅店里,在船上,一篇篇妙文便完成了。
我在很晚的時候才有了這間小書房。從前,都是一張簡單的書桌擺在臥室里或者陽臺上,寫東西的時候,要先自我閉關(guān)半小時,把外界的聲音全部屏蔽掉之后,才能進(jìn)入情境。
記得有朋友過來做客,看到我陽臺上雜亂無章的寫作環(huán)境,感慨道:“真想不到你那十多本書是在這兒寫出來的。”我把這句話當(dāng)成一種表揚了。一個寫作者,沒有書房,就如同一名戰(zhàn)士缺乏戰(zhàn)車與盔甲。當(dāng)然,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他們早期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連一個寬綽一點的陽臺也沒有,甚至是趴在土炕上完成的。
當(dāng)一個人把自己關(guān)進(jìn)書房的時候,他的潛臺詞一定是這樣的:不要打攪我,讓我享受一段安靜的時光,進(jìn)書房的時候一定要敲門,這個世界那么大,就剩下一間小小書房可以容納這顆不安定的心了……
賈平凹在他的散文里寫到過有兩怕,一是怕有人敲門,二是怕有人進(jìn)他的書房,因為陌生來者進(jìn)家或者進(jìn)了書房之后,總是忍不住眼光四處溜達(dá),想要卷起一本書或者一幅字畫。就算不打算帶走東西,一撥撥地進(jìn)來漫無邊際地閑扯,也會讓賈平凹感到郁悶、憋氣、憤怒……作家寫作,最需要兩種感覺,一種是安靜,一種是安全感,書房恰好能提供這兩者。
記得我在準(zhǔn)備自己的書房的時候,出于實際的需求與綜合的考慮,訂制了隔音效果非常棒的門,購買了心儀的書架,擺上了覺得值得一翻再翻的好書。書架前面,放了一張柔軟舒適的小沙發(fā),電腦前坐累了,躺小沙發(fā)上翻翻書,哪怕瀏覽一會手機(jī),都覺得心情無比愉悅。書房給人帶來的享受太超值了。
在家里,當(dāng)我把自己關(guān)進(jìn)書房的時候,就等于發(fā)出了一個信號:“我在工作,請勿打擾?!钡畠菏菍Υ诵盘柌还懿活櫟模龝r常沖進(jìn)門來,要么讓我欣賞一幅她剛完成的畫,要么送來某種她覺得美味的零食。如果不是因為寫作而焦慮的話,我會把她抱坐膝頭,讓她看著我打字?!屢粋€人可以如此隨便地出入你的書房,這是一種至高待遇。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