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雌激素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免疫功能的作用與機制①

      2019-06-24 08:17:22李曙光趙自剛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9年10期
      關鍵詞:失血性雄性休克

      王 鵬 李曙光 趙自剛

      (河北北方學院微循環(huán)研究所,張家口 075000)

      研究顯示,世界范圍內(nèi),每年約有580萬人由于創(chuàng)傷相關事件死亡,創(chuàng)傷成為所有年齡段人群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約40%的創(chuàng)傷相關死亡是由于出血或并發(fā)癥[1]。失血性休克引起免疫功能抑制,使機體抗感染能力下降,成為失血發(fā)展為全身感染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2]。雌激素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依賴于雌激素受體(Estrogen-receptor,ER)及其配體或相關蛋白發(fā)揮作用[3]。1996年,Wichmann等[4]首次發(fā)現(xiàn)失血性休克雌性小鼠的免疫反應性增強,而雄性小鼠下降,小鼠對膿毒癥或感染的易感性表現(xiàn)有性別差異,雌性小鼠對休克有更好的耐受能力。1998年,Angele等[5]報道高睪酮或低17β雌二醇(17β estradiol,E2)抑制了失血性休克后腹腔與脾臟巨噬細胞(Macrophage,Mφ)的功能,參與免疫功能抑制的發(fā)生過程。隨后的研究顯示,E2治療能改善創(chuàng)傷出血后嚙齒動物的免疫功能,減少創(chuàng)傷出血后敗血癥的發(fā)生[6]。這些研究表明,雌激素通過改善免疫功能狀態(tài)發(fā)揮良好的抗休克作用?;诖耍疚木C述近年來雌激素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免疫功能的研究進展,為擴展雌激素應用于重癥失血性休克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1 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脾細胞損傷的作用與機制

      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同時還是失血性休克后最容易受損的器官之一。因此,尋找預防和治療失血性休克后脾臟損傷的措施是防治重癥失血性休克及其導致敗血癥的關鍵。

      Kn?ferl等[7]發(fā)現(xiàn),失血性休克24 h后,雄性C3H/HeN小鼠脾細胞生成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3水平明顯降低,復蘇時皮下給予E2治療使之恢復至正常水平,且降低了抗炎細胞因子IL-10以及小鼠循環(huán)血IL-6的水平。進一步發(fā)現(xiàn),去卵巢雌性CBA/J小鼠失血性休克后,脾細胞增殖和干擾素(Interferon,IFN)-γ、IL-2和IL-3釋放顯著降低,復蘇過程給予皮下注射E2治療恢復了這些細胞因子的釋放,體外實驗也證實E2可以恢復來自休克小鼠的脾細胞免疫功能[8,9]。Hildebrand等[10]應用8~12周齡雌性C57BL6/J小鼠建立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模型,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傷出血降低了脾細胞產(chǎn)生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6、IL-10和IFN-γ的能力。創(chuàng)傷出血后在液體復蘇的同時,E2和E2聯(lián)合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AR)拮抗劑氟他胺治療均增加了脾細胞TNF-α、IL-6和IFN-γ的釋放,同樣對IL-10產(chǎn)生沒有顯著作用;單獨使用氟他胺治療未見明顯作用。以上研究結果表明,E2治療恢復了創(chuàng)傷出血后脾細胞的免疫功能。

      為了進一步明確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脾細胞功能的作用機制,Hildebrand等[11]應用ERβ基因敲除(ER-β-/-)和去卵巢野生型(Wild type,WT)雌性B57BL/J6小鼠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傷出血顯著增加了WT和ER-β-/-小鼠血漿TNF-α、IL-6和IL-10含量,復蘇時應用E2或ER-α激動劑丙基吡唑三醇(Propyl pyrazole triol,PPT)降低WT和ER-β-/-小鼠血漿TNF-α和IL-6濃度,恢復了脾細胞產(chǎn)生這些細胞因子的功能,但失血性休克后的ER-β-/-小鼠給予E2或PPT治療后血漿TNF-α和IL-6濃度并未恢復到正常水平。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創(chuàng)傷出血后ER在E2介導脾組織免疫保護作用中均發(fā)揮一定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改善失血性休克后脾細胞的免疫功能,抑制雄激素生成從而促進雌激素發(fā)揮有益作用,雌激素對脾細胞的有益作用是通過ER-α和ER-β介導的。研究表明,失血性休克引起了大鼠脾細胞線粒體呼吸功能與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礙,進一步增加了炎癥反應[12],但雌激素治療是否有利于恢復脾細胞線粒體功能,還需要研究。

      2 雌激素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T淋巴細胞的作用與機制

      T淋巴細胞在細胞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失血性休克后最常受累的免疫細胞之一。失血性休克后細胞免疫被明顯抑制,與患者肺炎和敗血癥的發(fā)生率相關,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抑制增加了失血性休克后敗血癥的易感性[2,13]。

      Samy等[14]研究顯示,雄性和雌性小鼠在創(chuàng)傷出血前后,脾T淋巴細胞AR和ER表達均沒有差異。雄性小鼠創(chuàng)傷出血后,T淋巴細胞功能降低;氟他胺預處理增加了假手術或創(chuàng)傷小鼠T淋巴細胞ER表達,創(chuàng)傷出血減少了T淋巴細胞IL-6釋放以及轉(zhuǎn)錄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表達,氟他胺預處理使其恢復到正常水平。鑒于AR和ER的反應元件存在于IL-6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域,故將IL-6釋放、STAT3表達作為脾臟T淋巴細胞功能的指標,因此這一結果提示氟他胺預處理改善了脾臟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Angele等[15]將雄性C3H/HeN小鼠去勢后,分別使用含有溶媒、5α-雙氫睪酮(5 alpha-dihydrotestoste-rone,DHT-α)、E2或兩種激素的組合處理14 d后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發(fā)現(xiàn)失血性休克顯著抑制了雄鼠以及DHT治療的去勢雄鼠和假手術雌鼠T淋巴細胞Th1細胞因子IL-2、IFN-γ的產(chǎn)生,增加了抗炎細胞因子IL-10的釋放。E2治療、E2+DHT治療的去勢雄鼠和假手術雌鼠均可維持Th1細胞因子釋放,E2治療降低了IL-10釋放。說明E2可以調(diào)節(jié)脾T淋巴細胞Th1細胞因子的釋放平衡從而發(fā)揮免疫保護作用,體現(xiàn)了雌激素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后脾臟T淋巴細胞功能的重要性。

      為了進一步明確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T淋巴細胞功能的作用機制,Samy等[16]的研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傷出血后,雄性小鼠T淋巴細胞5α-還原酶表達和活性增加,而雌性小鼠T淋巴細胞中芳香化酶活性增加但表達不增加。由于雄性T淋巴細胞5α-還原酶促進了DHT的合成,引起免疫抑制,發(fā)情期雌性芳香化酶促進E2合成,具有免疫保護功能,因此,這一結果提示E2對T淋巴細胞功能的保護作用與提高芳香化酶活性有關。隨后的研究顯示,發(fā)情前期小鼠失血性休克后,T淋巴細胞中E2合成增加且轉(zhuǎn)化為雌酮的效率低,去勢雌鼠沒有這些變化。E2調(diào)節(jié)T淋巴細胞產(chǎn)生細胞因子IL-2和IL-6的能力依賴于ER以及芳香化酶和17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17]。

      Kawasaki等[18]發(fā)現(xiàn)E2治療使失血性休克雄性C3H/HeN小鼠Peyer′s結淋巴細胞數(shù)目、細胞增殖、凋亡率、細胞因子產(chǎn)生以及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細胞外信號調(diào)節(jié)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通路激活正常化,而應用PPT和ER-β激動劑二芳基丙腈(Diarylpropionitrile,DPN)治療產(chǎn)生了類似的效果,結果提示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后Peyer′s結淋巴細胞的免疫保護作用是通過ER-α和ER-β介導的,其作用機制與調(diào)節(jié)MAPK激活有關。

      Suzuki等[19]研究顯示,雄性大鼠經(jīng)歷創(chuàng)傷出血(40 mmHg,90 min)后,液體復蘇時分別皮下注射PPT、DPN、E2,24 h后,分離脾T淋巴細胞,發(fā)現(xiàn)失血性休克降低了T淋巴細胞產(chǎn)生IL-2和IFN-γ的能力以及p38 MAPK、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和活化蛋白(Activator protein,AP)-1的活化水平,PPT或E2治療使這些指標恢復正常,DPN給藥無效。進一步發(fā)現(xiàn)E2共價衍生物(雌二醇-牛血清白蛋白偶聯(lián)抗原,17estradiol conjugated to bovine serum albumin,E2-BSA)類似E2抑制了失血性休克降低T淋巴細胞產(chǎn)生IL-2和IFN-γ的能力,但仍然低于假手術組,其對MAPKs活化的抑制作用與E2相同,ER拮抗劑ICI 182780(Faslodex)消除了E2-BSA的作用[20]。

      上述研究表明,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后T淋巴細胞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機制與芳香化酶活性以及ER-α相關的MAPKs、NF-κB和AP-1信號分子活化有關,且部分作用是通過非基因組作用實現(xiàn)的。

      3 雌激素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樹突狀細胞的作用與機制

      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機體功能最強的抗原遞呈細胞,參與固有免疫與適應性免疫的啟動,亦是失血性休克后最常受累的免疫細胞之一。研究表明,失血性休克降低了脾DCs的成熟,從而增加了失血性休克后免疫抑制及隨后發(fā)生敗血癥的易感性[21]。因此,恢復DCs功能是防治失血性休克后免疫抑制和敗血癥的關鍵。Kawasaki等[22]的研究顯示,6~8周雄性C3H/HeN小鼠施予失血性休克后顯著增加了脾DCs凋亡率,降低了脾DCs細胞因子產(chǎn)生、共刺激因子和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類分子表達以及抗原呈遞能力。液體復蘇時給予E2或PPT治療均逆轉(zhuǎn)了失血性休克的不良作用,相比之下,DPN治療并未阻止失血性休克對DCs的不良作用??梢?,E2改善失血性休克后DCs功能的作用主要通過ER-α介導。除此以外其他的機制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有研究表明,E2可抑制人外周血來源正常DCs的成熟與功能[23]。結合Kawasaki等[22]的結果,說明E2對DCs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在失血性休克早期,DCs的成熟加快并且功能增強,體外實驗也顯示,早期缺氧可增加DCs成熟標志MHCⅡ、CD80表達,這說明DCs在失血性休克或缺氧早期發(fā)揮有益免疫功能代償作用的同時,也是增強炎癥反應的機制之一。早期給予E2治療是否可通過降低DCs成熟與免疫功能,進而避免早期過強的炎癥反應及后期的炎癥反應失控、免疫功能抑制,從而發(fā)揮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平衡的作用是值得關注的。這可能是E2通過調(diào)節(jié)DCs功能改善失血性休克后免疫功能的一個關鍵科學問題。

      Toll樣受體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炎癥反應失控的發(fā)病學中具有重要作用[24],將來自TLR4-/-小鼠的DCs輸入WT小鼠,顯著降低了失血性休克引起的炎癥反應及肝、肺組織損傷,說明TLR4表達對于DCs引起的炎癥反應具有重要作用[25],但雌激素治療是否能降低失血性休克后DCs的TLR4表達,進而發(fā)揮早期的抗炎作用尚不清楚。

      4 雌激素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Kupffer細胞的作用與機制

      Kupffer細胞亦是失血性休克后最常受累的免疫細胞之一,是創(chuàng)傷出血后循環(huán)血中促炎細胞因子的主要來源[26],也是增加失血性休克后敗血癥易感性的原因之一。

      Yokoyama等[27]研究發(fā)現(xiàn),雄性大鼠失血性休克后,Kupffer細胞產(chǎn)生細胞因子IL-6增加,E2治療以劑量依賴性方式減少失血性休克動物Kupffer細胞產(chǎn)生IL-6的能力,該作用與抑制IL-6 mRNA表達平行。Kn?ferl等[28]研究顯示,行卵巢切除術的雌性小鼠失血性休克后,Kupffer細胞釋放TNF-α的含量增加了4倍、血漿TNF-α濃度增加了5倍,而發(fā)情前期小鼠Kupffer細胞釋放TNF-α和血漿TNF-α濃度沒有變化。Frink等[29]研究發(fā)現(xiàn),5α-還原酶抑制劑非那甾胺預處理(2 d)在降低血漿DHT、提高E2水平的同時,顯著抑制失血性休克引起8~10周雄性C3H/HeN小鼠血漿以及Kupffer細胞體外產(chǎn)生TNF-α、IL-6、IL-10、角化細胞來源趨化因子、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巨噬細胞炎性蛋白-1α的作用,降低了中性粒細胞在肺組織中的浸潤以及肺水腫的程度;ICI 182780干預廢除非那雄胺的有益作用。結果表明抑制5α-還原酶活性、促進睪酮轉(zhuǎn)化為E2,有利于創(chuàng)傷后改善Kupffer細胞功能,從而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此外,將失血性休克雄性大鼠Kupffer細胞分離并接受LPS刺激后,E2、PPT、DPT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Kupffer細胞生成細胞因子誘導中性粒細胞趨化分子-1的能力,說明雌激素的作用是通過ER介導的[30]。

      鑒于MAPKs在失血性休克發(fā)展進程中的關鍵作用,Suzuki等[31]關注了E2調(diào)節(jié)Kupffer細胞功能與MAPKs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ER-α激動劑PPT產(chǎn)生了與E2同樣的治療效果,即降低了Kupffer細胞產(chǎn)生IL-6、TNF-α、IL-10的水平,同時抑制了p38 MAPK、ERK1/2、JNK活化,ER-β激動劑DPN雖然可以減少這些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但細胞因子水平仍顯著高于假手術組,且DPN并不能阻止MAPKs激活。此外,E2-BSA也發(fā)揮了與E2治療相同的作用,該作用被ICI 182780消除[32]。結果提示,E2改善失血性休克后Kupffer細胞功能的有益作用主要是通過ER-α介導的MAPKs活化抑制實現(xiàn)的,而且這種作用部分通過非基因組途徑介導。

      在觀察E2與Kupffer細胞TLR4關系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液體復蘇時給予E2治療能阻止失血性休克后C3H/HeN雄性小鼠Kupffer細胞TLR4蛋白表達、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細胞因子水平的升高,使ATP含量、線粒體轉(zhuǎn)錄因子A基因表達、線粒體細胞色素c氧化酶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mtCOⅠ)的基因與蛋白水平恢復正常,而C3H/HeJ(TLR4突變體)小鼠未觀察到ATP水平和mtCOⅠ蛋白表達的異常[33]。進一步研究顯示,E2治療在減少Kupffer細胞TLR4表達的同時,抑制了p38 MAPK和NF-κB的磷酸化,而C3H/HeJ小鼠沒有出現(xiàn)Kupffer細胞p38 MAPK和NF-κB活化[34]。結果表明,TLR4依賴的ATP產(chǎn)生下調(diào)以及TLR4依賴的p38 MAPK和NF-κB活化,在失血性休克后E2介導的Kupffer細胞免疫保護中起關鍵作用。

      Suzuki等[35]研究發(fā)現(xiàn),E2治療降低了失血性休克雄性小鼠Kupffer細胞產(chǎn)生IL-6、TNF-α的能力以及血漿IL-6、TNF-α水平,降低了Kupffer細胞NF-κB和AP-1 DNA結合活性以及IL-6、TNF-α mRNA表達。失血性休克也引起了Kupffer細胞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的活性下降,E2治療使PPARγ活性升高至正常水平,PPARγ拮抗劑GW9662消除了E2的有益作用,說明PPARγ激活在E2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后Kupffer細胞功能的有益作用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其機制可能是通過NF-κB和AP-1介導的。此外,E2增加了失血性休克雄性小鼠Kupffer細胞的Fc受體表達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活化,恢復了Kupffer細胞吞噬作用,ICI 182780或3-磷酸肌醇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Akt抑制劑渥曼青霉素均廢除了E2的治療作用[36],說明PI3K/Akt活化參與了失血性休克后E2介導的Kupffer細胞保護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雌激素維持了失血性休克后的Kupffer細胞的正常功能,其作用與ER-α相關的MAPKs下調(diào)、TLR4依賴的ATP產(chǎn)生下調(diào)以及p38 MAPK、NF-κB信號分子活化、PPARγ激活、PI3K/Akt活化有關。

      5 雌激素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巨噬細胞的作用與機制

      Mφ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具有抗感染、提呈抗原、啟動免疫應答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等重要作用,亦是失血性休克后最常受累的免疫細胞之一[5]。

      研究發(fā)現(xiàn),失血性休克降低了雄性C3H/HeN小鼠脾Mφ和腹膜Mφ的IL-1和IL-6水平,E2治療使之恢復至正常水平,降低了IL-10含量[7];去卵巢雌性CBA/J小鼠失血性休克后,腹膜Mφ的IL-1β和IL-6釋放以及脾Mφ的IL-6和IL-12釋放也顯著降低,復蘇過程給予皮下注射E2治療,恢復了這些細胞因子的釋放[8]。來自DHT預處理14 d的失血性休克去勢雄鼠的脾和腹膜巨噬細胞體外釋放IL-1β、IL-6顯著減少、IL-10增加,E2或E2+DHT預處理的脾和腹膜巨噬細胞釋放IL-1β、IL-6的能力無明顯變化、IL-10降低[37],這些結果初步明確了雌激素與Mφ功能的關系。

      Kn?ferl等[28]進一步將8周齡雌性小鼠行卵巢切除術,2周后建立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模型,創(chuàng)傷失血2 h后,分離脾和腹膜Mφ,發(fā)現(xiàn)去卵巢雌鼠Mφ釋放IL-1、IL-6水平下降了約50%,而發(fā)情前期小鼠Mφ可以維持IL-1、IL-6釋放;創(chuàng)傷出血后24 h通過盲腸結扎穿孔誘發(fā)敗血癥,去卵巢小鼠的死亡率顯著高于發(fā)情前期小鼠。同樣地,在失血性休克-敗血癥這一模型上,DHT預處理21 d去勢雄性小鼠的脾Mφ產(chǎn)生TNF-α、IL-6的作用受到抑制,E2、DHT聯(lián)合E2預處理則消除了這一現(xiàn)象[38]。研究結果表明,高水平雌激素有利于維護失血性休克后Mφ功能,降低敗血癥易感性和致死率。

      為了進一步明確雌激素保護失血性休克Mφ的作用機制是否與ER有關,Hildebrand等[10,11]研究顯示,E2治療在恢復失血性休克脾Mφ體外產(chǎn)生TNF-α、IL-6能力、發(fā)揮細胞保護作用的同時,E2聯(lián)合氟他胺治療也恢復了脾Mφ產(chǎn)生TNF-α的能力。創(chuàng)傷出血顯著降低了WT和ER-β-/-小鼠脾Mφ釋放TNF-α、IL-6和IL-10的水平,E2或PPT治療恢復了脾Mφ產(chǎn)生這些細胞因子的能力,但均未恢復到正常水平。Suzuki等[39]發(fā)現(xiàn),E2與PPT治療分別降低了失血性休克雄性大鼠血漿IL-6和IL-10水平的同時,抑制了脾Mφ、肺泡Mφ產(chǎn)生IL-10、增加IL-6、TNF-α的產(chǎn)生,DPN對肺泡Mφ產(chǎn)生了與E2相同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ER在E2介導失血性休克后Mφ功能保護作用過程中有一定作用。

      研究顯示,失血性休克后2 h,雄性小鼠、DHT治療去勢雄性小鼠的脾Mφ和腹膜Mφ經(jīng)LPS刺激15 min后,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顯著增加,發(fā)情前期雌性小鼠、去勢雄性小鼠以及E2治療去勢雄性小鼠的脾Mφ和腹膜Mφ的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顯著降低[40]。Suzuki等[41]在失血性休克24 h后,分離了雄性大鼠的脾Mφ,經(jīng)LPS再次處理30 min后,p38 MAPK、ERK1/2、JNK的磷酸化水平顯著降低,經(jīng)LPS處理1 h后NF-κB的DNA結合活性顯著增加,經(jīng)E2、PPT治療后,雄性大鼠脾Mφ的p38 MAPK、ERK1/2、JNK磷酸化水平增加,NF-κB的DNA結合活性降低;DPN治療也部分增加了脾Mφ的p38 MAPK、ERK1/2、JNK磷酸化水平,但對NF-κB的DNA結合活性無影響。來自失血性休克2 h后雄性大鼠的脾Mφ,經(jīng)LPS再次處理30 min后,出現(xiàn)了與Suzuki等[41]研究一致的結果,E2-BSA治療發(fā)揮與E2相似的作用,即提高了p38 MAPK、ERK1/2、JNK的磷酸化水平,而ICI 182780消除E2-BSA的作用。脾Mφ經(jīng)LPS處理24 h后,p38 MAPK抑制劑SB203580降低了TNF-α、ERK1/2抑制劑PD98059降低了IL-6、JNK抑制劑SP600125降低了TNF-α和IL-6的水平[32]。

      上述研究表明,雌激素可恢復失血性休克后Mφ功能,從而維持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其作用主要是通過ER相關的MAPKs特異性激活或抑制發(fā)揮作用,并且部分效果是通過非基因組途徑進行的。

      6 小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后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從而使機體的炎癥反應維持在可控范圍內(nèi),減少膿毒癥的發(fā)生。這一作用是通過不同ER調(diào)節(jié)脾細胞、T淋巴細胞、DCs、Kupffer細胞、Mφ等免疫細胞的功能正?;瘜崿F(xiàn)的,其機制與MAPKs、TLR4、NF-κB、AP-1信號分子以及NF-κB、AP-1介導的PPARγ激活有關,且部分作用是通過非基因作用進行的(圖1)。這些研究在豐富雌激素藥理學作用的同時,以免疫功能調(diào)控為切入點,為防治失血性休克提供了實驗資料。但是,雌激素對影響失血性休克轉(zhuǎn)歸各環(huán)節(jié)的研究還較少,近五年對失血性休克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機制的研究幾乎空白。由于免疫功能紊亂是失血性休克發(fā)展為膿毒癥休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應加強雌激素調(diào)節(jié)失血性休克后免疫功能的研究,可能為失血性休克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療策略。臨床數(shù)據(jù)也顯示,女性在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后器官衰竭的發(fā)生率低,敗血癥的發(fā)生也少,特別是在生育年齡的女性[42]。但是,臨床科研方面的相關支撐資料還較少。今后,應全方位、多靶點地研究雌激素防治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機制,加強臨床研究,以期將雌激素抗休克作用的基礎研究成果轉(zhuǎn)化應用于臨床。

      圖1 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后脾細胞、T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Kupffer細胞和巨噬細胞的保護作用Fig.1 Protective effects of estrogen on splenocytes,T lymphocytes,dendritic cells,Kupffer cells and macrophag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llowing hemorrhagic shock.

      猜你喜歡
      失血性雄性休克
      麥穗魚(雄性)
      垂釣(2023年11期)2024-01-21 16:07:04
      大鰭鱊(雄性)
      垂釣(2023年9期)2023-12-10 19:39:30
      分析婦產(chǎn)科治療失血性休克治療的相關手段
      車禍創(chuàng)傷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預措施分析
      失血性貧血
      謹防過敏性休克
      萌物
      飛碟探索(2016年5期)2016-05-10 23:44:30
      飼料無酶褐變對雄性虹鱒魚胃蛋白酶活性的影響
      飼料博覽(2016年7期)2016-04-05 14:20:34
      限制性液體復蘇對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損傷的治療作用
      55例異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護理體會
      洞口县| 武川县| 大渡口区| 杭锦旗| 巴彦淖尔市| 乡宁县| 焦作市| 阿勒泰市| 翁牛特旗| 苍梧县| 三穗县| 莱州市| 广元市| 平武县| 德化县| 新沂市| 通辽市| 镇康县| 柳州市| 炉霍县| 邵阳县| 德化县| 锦屏县| 商丘市| 阿鲁科尔沁旗| 蒙自县| 色达县| 通化县| 定日县| 邹城市| 抚松县| 大兴区| 沁水县| 策勒县| 台北县| 陇南市| 南澳县| 上高县| 临清市| 万州区|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