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惠云
春色漸濃。依稀紅綠處,撩撥一江春水。
思春之心,似箭。
無奈,卻是急匆匆的工作節(jié)奏和一地雞毛的中年生活。
今年的踏青,也許又要錯過。
于我來說,這是一件極其掃興的事情。萬物源于自然,又回歸于自然,沒有誰是不熱愛大自然的,當(dāng)然也沒有誰不愿意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親近自然的人,無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
記得去年眨眼就到的夏天,我似乎還沒回過神來?!按禾炀瓦@樣猝不及防地跑了!”那一瞬間,我有些驚慌,有些失望,更多的卻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悵然若失,自己又錯過了人生一場別樣的贊禮。
確實是錯過了的。而且不僅是一次。
這樣的錯過多一次,美麗的際遇也就少了一次。
年少時,我像許多女孩兒一樣,有一個粉色的青春夢想,總想著要把每一年的春天都過得像一個隆重的節(jié)日,有儀式感,浪漫,而且充盈,要讓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足以用生命去記住,那些值得用余生去慢慢回味的每一個瞬間……
然而,那些匆忙的歲月,到底只能讓春的美好在指縫間悄然流逝。在局促的光陰里,充斥著自卑、茫然、躊躇、焦慮和無助,眼看著那些關(guān)于春的夢想,被時光的巨輪無情碾壓,卻毫無回手之力。殘缺,成了青春歲月里的一道道傷痕,只能用遺憾和一串串嘆息去彌補。再也哭不出的淚,滲透到血液里,一寸一寸,有苦,有咸,直至索然無味。
人生往往如此,你越是珍惜的,越是容易失去。尋著、追著、跑著。拼命拽著青春的尾巴。時光的影子稍縱即逝,腳步蹣跚,淚眼凝望。那些逝去的春,終究還是漸行漸遠(yuǎn)。
年少時,我曾以為,一輩子有看不完的春天,就像母親說的“打不完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氣”。人到中年了才突然發(fā)現(xiàn),沒有打不完的井水,沒有使不完的力氣,也沒有過不完的春天。以前覺得“把每一天,都當(dāng)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來度過”這句話不吉利,特別消極,現(xiàn)在卻覺得這句話很有哲理。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生命長度也有限,懂得歲月更迭、生老病死、新陳代謝這些自然規(guī)律的時候,惜春惜時的感悟才格外深刻,也才倍感生命之可貴。
年少時,我曾以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也意氣風(fēng)發(fā)地曾許下誓言,要用堅定的信念丈量生命的長度。驀然回首,河山依舊,春景依然,歲月更迭,青絲褪盡,額間蒼顏溝壑,頹然失色。然而,一生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依然未能走出方寸之地,仰望的仍然是那片星空,俯瞰的依舊是那片天地。待芳華逝去,頓悟世界無限大,心卻蒼老羸弱,一再畏懼退縮,不敢也不能馳騁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