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凌云一家
金末元初著名詩人元好問有詩云:“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痹娙艘庠诟嬲]兒女們,不要急著吐露芳心,要保持內心的純潔。
而我,則將之視作對為人父母者的告誡。父母要愛惜孩童的純凈之心,給孩童一定的自由生長的空間,莫要急著從成人世界的考量出發(fā),擾亂他們順乎自然的成長節(jié)奏,浸染他們初涉人世的童心。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呼聲甚囂塵上久矣,多如牛毛的早教機構,也打著類似的旗號搶占生源市場。于是在輿論的鼓噪下,家長們急了,孩子們苦了,童年的天空被切割了。玩泥巴的時間交給了識字計算,流連草叢捉螞蚱的時間交給了英文誦讀,與小伙伴嬉鬧游戲的時間交給了琴棋書畫,個性化的成長之路被人為的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所替代。于是,各類速成的“神童”誕生了,桃李競相鬧春風。殊不知,自然資源的開發(fā)速度如若超過了再生速度,會導致資源的快速枯竭,同理,超前消耗孩子的心智資源,也會讓心智資源快速枯竭。
更有甚者,一些家長一邊拖拽著孩子飛奔,一邊仍憂心忡忡,給孩子灌輸過多的憂患和競爭意識,諸如“你不好好學,某某就會超過你”“你的好方法,莫要與人分享”,以致于給孩子純真的心靈注入“虧人自肥”的暗流,使得孩童之間單純無猜的關系逐漸變質,孩童與生俱來的美好天性一點一點地流失。
把孩子放歸自由的天地中,讓稚嫩的生命可以與自然充分地對話,和世界深情地相認,受天地之精華,得雨露之滋潤,看萬物皆有情,視人間多可愛,人格因此臻于圓滿。
同事霞的女兒上小學,近來遭到同學的排擠。霞很納悶,問其緣由。原來是最近一次數學測驗,女兒發(fā)揮極佳,分數超過了班上的學習委員。學習委員覺得很沒面子,課間趴在桌上抹眼淚,霞的女兒好心去安慰她,卻被她視作嘲弄。接下來整整一周,她慫恿另外幾個女生一起孤立霞的女兒。這起兒童世界的小風波,讓我生出陣陣寒意。
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誠哉斯言,童年的首要任務就是快樂自在地生長,享受生命的過程和自然的恩賜。
在孩童時代,讀自然、讀生活遠比讀課本、習技能更顯重要。把孩子放歸自由的天地中,讓稚嫩的生命可以與自然充分地對話,和世界深情地相認,受天地之精華,得雨露之滋潤,看萬物皆有情,視人間多可愛,人格因此臻于圓滿。
有人說,杰出的人物大致具備一個共同點,即擁有由人性的單純和思想的深邃完美融合而成的“豐富的單純”。我以為,“豐富”更多來自一個人成年后經事涉世而獲得的閱歷,“單純”更多來自一個人孩童時代純凈之心的不被沾染?;蛟S,孩童時代在百草園拔何首烏藤、按斑蝥玩的“不務正業(yè)”讓魯迅始終保有對人類、對社會的赤子之心,加之成年后的求知閱世,才使得他最終成長為致力于針砭時弊、改造社會的文學巨匠。
每個生命都充滿了各種密碼,人的發(fā)展方向,一般不是他人的計劃所能規(guī)范的。孩子成長的過程,本身充滿了求知、好奇和樂趣。我們不要急于把孩子限定在成人自以為是的角色設定里。一些堆砌雕琢、用盡心機的經營,大多時候并不能收獲想要的結果。
請把童年還給孩子,這是造化賜予他們的禮物。
請愛惜孩子的童心,這是他終生堅守美好的光源。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
童年是一生中美好的記憶。為了對本期主題進行延伸和拓展,我們將開展豐富的暑期活動,為孩子的童年增加一抹亮麗的色彩。歡迎報名參加。
聯系人:若魚老師
手機:18651839875
郵箱: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