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便要親手毀滅。——這就是人性最卑劣的角落。有時你所背負的罵名,僅僅只是因為沒有滿足他人的需求。僅此而已。人心無饜,總要先放膽與卑鄙的生活短兵相接,才能在這險惡的世界里善良的活著。
——@蘇芩
凡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認真,而做小事不認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所謂迷茫,就是才華配不上夢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解除迷茫,就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
——@楊建國
畫畫這件事,每天都教會我更多的想像,線條就像是一種情緒,它能牽動我身體里的每一條神經(jīng);顏色,能讓我和靈魂深處的另一個自己相遇,從空白到充滿畫作,再從豐富回到空白。創(chuàng)作有時未必需要形式上的永恒,那一瞬間就已經(jīng)永恒了。
——@朱德庸
很多時候,束縛住你的并不是自身的能力,而是面對困難時俯首稱臣的習慣性懦弱。你越害怕困難,越會受限于困難;你若迎難而上,它終會迎刃而解。你的每一次努力,都在增加面對這世界的底氣。盡管踏實下來,陽光終會穿破厚厚的云層,照進你的人生。
——@宋清輝
友善對待你討厭的人—— 做喜歡的事情容易,做不喜歡的事情困難。與喜歡的人相處容易,與不喜歡的人相處困難。所以有人說:“友善地對待你討厭的人,是你成熟的表現(xiàn)。”成大事業(yè)者,既要能有所不為,又要能為所不欲為;既要友善地對待你喜歡的人,更要友善地對待你討厭的人。你討厭的人不一定幫你成事,但可以壞你的事。
——@朱永新
貧困是苦,小康是福,大富是福是禍則不好說。我對物質(zhì)的要求十分簡單,衣食無憂足矣,超出于此的財產(chǎn)基本上與我無關(guān)。據(jù)我觀察,多余的財產(chǎn)成為了負擔和煩惱,遠甚于成為享受。當然,關(guān)鍵是心態(tài),你把它們視為可有可無,它們也就真的若有若無了,得不會成為負擔,失不會造成煩惱。
——@周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