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走近西藏壁畫

      2019-06-27 12:10:00陳丹
      西藏人文地理 2019年3期
      關鍵詞:顏料壁畫西藏

      陳丹

      札達古格王國遺址。

      夏天,我在一個暴雨連連、山洪頻發(fā)的時節(jié),獨自搭車去了阿里,進入札達古格王國的壁畫世界。

      沒有一個游人,管理員為我開了門就出去曬太陽了。

      我獨自一人置身于空大的殿堂之中,周圍那些曠世奇珍般的壁畫將我包圍。墻壁上的那些佛、菩薩、國王、平民、牛馬、鬼怪都活了,它們在我身邊圍繞飄浮,環(huán)佩叮當起舞吟唱……

      我被深深地迷惑,再也無法回到現實中來。

      西藏真是一個壁畫的世界啊!寺廟、宮殿、府第、民宅、驛站、旅店等地的墻壁、回廊、天頂、梁柱……壁畫無處不在。

      寺院,是壁畫最多的地方。大寺院通常會有幾十個到上百個殿堂,各個殿堂及其周圍走廊的墻壁、天花板等處繪滿了壁畫。在全藏千余座寺廟中,無以計數的壁畫組成了一道環(huán)繞西藏、延綿不斷、絢麗多姿、色彩繽紛的美麗畫廊。在這個壁畫世界的洋洋大觀里,繪畫的內容從神到人、從風光到建筑、從動物到鬼怪、從故事到現實、從歷史到今天……林林總總。

      可以說,這是一個描摹在墻上的“三界”,里面包含了人、鬼、神眾生相,以及他們的故事。

      西藏第一批有據可查的壁畫出現在吐蕃時期

      壁畫,顧名思義,即繪制在墻壁上的畫作。

      有觀點認為,西藏的壁畫起源于摩崖刻畫。其引證藏史記載說:傳說吐蕃藏王松贊干布在繼位的那一年,從紅霞中看見了釋迦牟尼、馬頭明王、度母、不動金剛四佛,立即命尼泊爾工匠次巴將四尊佛像刻于石巖上,繪有五彩。持這一觀點的研究者認為,這就是西藏最早的壁畫雕刻藝術。

      對于這一觀點是否確鑿,我不得而知。但是,我更相信壁畫藝術是從外地傳入西藏的說法。因為相對于西藏壁畫的起源,它的發(fā)展脈絡是比較清楚的。在西藏大地上,保留著所有歷史時期壁畫的斑跡。從吐蕃時期第一批畫作到現代新作,發(fā)展的脈絡一直沒有中斷過。

      西藏第一批有據可查的壁畫,出現在吐蕃時期。據說在藏王松贊干布遺訓秘籍中,記載了他親自布置藏、漢、尼泊爾畫師在大昭寺墻壁上繪制馬頭明王、觀音菩薩、白度母、閻王搖鈴女、鸚鵡的故事、猴子的故事、鳥的故事等壁畫。

      在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以前,拉薩幾乎沒有像樣的宮室廟宇。大昭寺、小昭寺、布達拉宮,都是文成公主進藏后開始修建的。

      參與修建的許多工匠來自漢地和尼泊爾,當時這兩處的繪畫水平都比西藏要成熟得多。在敦煌莫高窟等地,早就出現了許多精良的壁畫作品。西藏第一批壁畫,留下了漢地和尼泊爾的印跡。這個時期的壁畫,人物形象豐滿、色彩單純,很接近敦煌壁畫中北魏、唐初的一些作品;而人物線條柔和,姿態(tài)婀娜,裝飾I生極強,又頗具尼泊爾畫派的風韻。

      后來,壁畫成為西藏寺廟建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要修建寺廟,一定繪制壁畫作為裝飾。繪畫內容也由單一的宗教,擴大到廣泛的現實生活和歷史題材。

      公元10世紀末,隨著宗喀巴領導的格魯派教法的興盛,寺院大規(guī)模發(fā)展,西藏壁畫藝術開始步入最燦爛的時期。

      西藏壁畫是記錄西藏歷史的畫卷

      專家將西藏壁畫劃分為以下幾大類別。

      一是佛和菩薩像。有佛、菩薩、天王、度母、天女、密宗本尊和護法神等的偶像畫。畫工們用藝術手法,給佛像賦予了人性,使佛和菩薩呈現出虔誠、俊秀、慈善、嫵媚、剛烈等各種神態(tài)。

      二是佛本生故事變相圖。采用連續(xù)畫面形式,既繪畫佛陀一生的主要事件,同時也宣揚了佛教教義的一些故事。有表現釋迦牟尼生平及前世各種故事的本生圖和佛傳;有大師傳(蓮花生、阿底峽)、法王傳(八思巴、宗喀巴、五世達賴)、藏王傳(松贊干布、赤松德贊),等等。

      布達拉宮壁畫多聞天王。

      三是歷代高僧的傳記畫和肖像畫。有歷代達賴喇嘛、班禪大師等高僧活佛像;有松贊干布、赤松德贊、赤熱巴巾等藏王像;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尺尊公主等后妃像。這類作品像連環(huán)畫一樣,展現在各個寺廟里,每個人的個性特色鮮明,略懂西藏文化的人,一眼便可分辨出來。

      四是重大歷史事件及風俗畫。例如布達拉宮壁畫上有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成婚,文成公主行至拉薩受到全城居民熱烈歡迎的畫面;位于山南雅魯藏布江邊的桑耶寺,有不少比武、賽馬、拳擊、摔跤、舉重場面的壁畫;還有氣功師用兩把鋼刀支撐腹部、手足平伸的精彩表演。

      在以上壁畫分類之外,我認為還應該加上一類建筑畫。許多蔚為壯觀的建筑畫,常常出現在壁畫中。如大昭寺、布達拉宮、桑耶寺、扎什倫布寺、薩迦寺、山西五臺山等。這些壁畫不僅描繪了建筑的輝煌精美,有些還將其修建過程體現出來。如布達拉宮的修建過程,就足有百余幅畫面來表現。

      西藏壁畫形象地表現了西藏地區(qū)的社會風貌、宗教發(fā)展、歷史傳說,以及風土人J隋。它的內容并不拘泥于宣傳宗教,許多壁畫真切地反映了歷史、人民生活和自然景物;記錄了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展現了西藏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即使是表現宗教題材的畫面,也不同程度地透露出當時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生活狀況。

      西藏壁畫,實際上是記錄西藏歷史的畫卷。

      壁畫藝術逐步形成獨特的民族風格

      在我學習唐卡繪畫的時候,我的尼泊爾老師就曾對我說:西藏唐卡是尼泊爾帕巴畫之后的產物,深受帕巴畫風格的影響。壁畫亦走過相同的路程:自松贊干布時期修建大昭寺以來,主導西藏壁畫的主要是漢式和尼泊爾式畫派。多年以后,西藏壁畫在其發(fā)展中不斷地世俗化、民族化,并吸收多方面的營養(yǎng)和影響,將藏民族傳統(tǒng)和外來影響融合到一起,才形成了具有鮮明的藏民族特點的藝術流派。

      在十多年間,我?guī)缀踝弑榱宋鞑匾约八胁貐^(qū),領略了各地壁畫的不同風韻,對不同的畫派也逐漸熟悉。公元13世紀起,西藏壁畫在發(fā)展中形成了幾個各具風格的流派:勉唐派、欽孜派、康孜派。

      勉唐派是西藏壁畫祖師勉唐拉頓珠所開創(chuàng)。他把歷代藏族優(yōu)秀畫師的壁畫藝術特點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獨特表現手法的一派。其特點是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刻劃細致、富麗堂皇,是西藏最有影響的畫派。

      欽孜派也稱“藏孜”畫派。早期受鄰國尼泊爾和印度的影響較大,流行于江孜和日喀則。特點是構圖飽滿、色彩渾厚深沉、人物造型豐滿、追求曲線變化。

      康孜派又稱噶瑪嘎哲,主要盛行于西康。它受漢地影響較多,其特點是精細地表現人物的神態(tài),四周善用花草樹木、山石瀑布等加以烘托,畫面潔凈,色彩搭配和諧。

      白居寺壁畫,賜一切成就度母。

      白居寺壁畫,多聞天王。

      在藏傳佛教壁畫藝術中,阿里古格壁畫有別于藏區(qū)其他的壁畫風格,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流派,并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點。為我們認識和研究古代阿里與周邊克什米爾、西域、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宗教文化關系史,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材料。

      古格壁畫所蘊涵的豐富的文化信息,證明了古格藝術是域外多民族佛教文化藝術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審美性極強。其線條表現力在豐富和繁復中突出柔美,用色濃烈多樣卻又和諧不沖突,構圖裝飾性極強而又多變,造型生動且優(yōu)美婀娜,有極強的律動感。

      去年10月,我再次去阿里札達縣,來到托林寺和古格遺址。我看見壁畫已經被很好地保護起來,不能近距離觀察,殿堂里也配備了講解員,為游人講述壁畫的故事和古格的歷史。這一次游人很多,但是那些壁畫,一如12年前我見到的那般鮮亮、那般精美,令我熱血沸騰、萬分著迷。這就是礦物質顏料的魅力,只要不被陽光照射,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光,也不會在壁畫的色彩上留下明顯痕跡。

      壁畫繪制的具體步驟

      壁畫繪制的準備工作,可以分成下面幾個步驟。

      第一步是根據墻壁的高低寬窄,確定繪畫的位置,畫出邊框;第二步是用牛皮熬成較稀的膠,對上少許紅色的顏料,在墻面上刷一層淡紅色的膠水;第三步是將一種叫“薩昂巴”的黃色顏料兌入牛膠,攪拌成糊狀的粉漿,再刷到墻上;第四步是將墻面打磨光滑平整,形成作畫的基面;第五步,在基面上方六分之一處,從上往下畫藍紅綠三道色條。藍色的用來書寫藏文或梵文的經文,或菩薩的名字;紅綠兩色條處理成有折紋的布簾形象,畫上裝飾性的花樣或珠寶的圖案。第六步是“嘎裁”。下面邊框到地面的空白稱為“嘎裁”,高度約占墻面的三分之一,可裝飾成深藍或深綠色,但大都為白色。

      壁畫的顏料,最好的是礦物質顏料,飽和度高,保存時間長久。絕大多數礦物質顏料都堅硬無比,打磨時需要極大的耐心。以我的老師為例,他磨制白色顏料,選擇用硨磲和白色的海螺磨制,斷斷續(xù)續(xù)要打磨三年才制作完畢。老師說,從磨制顏料開始,就要靜心冥想,順時針緩慢打磨,這樣才能注入宇宙的能量,才能繪制出好的作品。

      正式繪制壁畫前,首先要用粉兜打出對角線,找出中心點,再確定好人物和景物的位置后,就可以往墻上作畫了。具體步驟是這樣的:

      第一步“如布熱”,即勾草圖。用炭筆依次勾出主要人物、陪襯人物、云霧山水、亭臺樓閣、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畫人物要嚴格按照造像量度經上的比例,此工序大都由經驗豐富的老畫師完成。

      第二步“介”,就是勾墨線。用毛筆在草圖上根據炭筆線條勾出墨線定稿。

      第三步“存”,就是上色。顏料均為傳統(tǒng)的不透明的礦物質顏料。在顏料內調入動物膠和牛膽汁,功用是保持色彩鮮艷,經久不褪。上色的順序依次是:天、地、云霧、主佛的頭光和背光、人物衣服和其他景物的深色部分、人體的肉色和其他淺色部分。

      第四步“當”,是對畫面的色彩團塊進一步的加工渲染。如對天、地、華光、花瓣等處用水進行點綴、皴擦、暈染處理;對人體袒露部分暈染出肌肉、骨骼的結構和明暗變化。

      第五步“介”,相較于第二步的“介”,這一次是用彩色線條勾勒輪廓線和衣紋。經過“存”、“當”兩步后,原墨線勾的輪廓和衣紋會被顏色蓋住,所以要用深色顏料沿著原來的墨線重提一道。

      第六步“賽熱”,即敷金。金銀粉的運用是西藏壁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描金的部位多在佛像的頭飾、瓔珞、衣紋、服裝上的花樣、背光的華光、供物法器、建筑金頂以及山石脈絡等等。

      越是重要的殿堂、講究的壁畫,用的金銀越多。有的壁畫還要用到瀝粉堆金的立體線條,方法是將調膠的石膏糊裝入帶細嘴的皮囊,沿著勾好的墨線擠出石膏糊,成為浮雕狀的立體線條,待干后上金粉或銀粉。

      第七步“堅契”,即開眉眼。這是繪制壁畫的重要步驟,開眉眼就像畫龍點睛一樣重要,人物是否傳神最重要就在眉眼的表現力。

      第八步“賽覺”,是用琥珀特制的筆,將畫面上的金銀部位打平磨光,這樣整個繪畫的工序就完成了。

      最后是收尾工作。上一些膠汁或者清漆,壁畫的繪制就宣告完成。

      一股壁畫的題記,除了寫明壁畫繪制的緣起、內容以外,有時還標出每個人、神的名字。壁畫不像唐卡和塑像那樣供信徒香客頂禮膜拜,更主要的是介紹歷史,闡明教義,記載高僧大德、王臣后妃的業(yè)績,它的內容也相對更廣泛隨意;在一些時候,壁畫中的人物,也可以由畫師增添或者刪減。

      西藏寺廟壁畫大都依據《造像量度經》等“三經一疏”作為繪畫規(guī)范。從宣傳的角度,對佛像的人體比例、法器飾物等方面提出要求。壁畫中的釋迦、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及其他顯、密二宗中的形象,多具有西藏佛教藝術的一些特點。

      藏族藝術工匠在創(chuàng)作壁畫時,并未完全受佛經儀軌的限制。畫師們把自己對現實中人的形象的觀察、自己的思想感情、藝術個性滲透到作品中,使得一些佛像具有地方特點和人間情趣,所描繪的風物、景觀和世俗生活場景,也大多栩栩如生,被賦予了濃烈的現實感和人民性。

      壁畫的顏料飽和度高,保存時間長久。

      猜你喜歡
      顏料壁畫西藏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都是西藏的“錯”
      學與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打翻了顏料瓶
      在顏料中乘風破浪
      壁畫上的數學
      北朝、隋唐壁畫
      收藏界(2018年5期)2018-10-08 09:10:54
      神奇瑰麗的西藏
      一個人的西藏
      海峽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幫壁畫“治病”
      學與玩(2017年6期)2017-02-16 07:07:26
      西藏:存在與虛無
      劍南文學(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
      阳谷县| 临安市| 噶尔县| 公安县| 将乐县| 凌海市| 乌审旗| 石楼县| 柏乡县| 汕头市| 凤冈县| 龙海市| 资兴市| 萍乡市| 成武县| 徐闻县| 搜索| 泸溪县| 靖西县| 调兵山市| 榆林市| 香港 | 兰西县| 磐石市| 镇平县| 乐陵市| 鞍山市| 泰和县| 吴川市| 时尚| 南溪县| 武平县| 寿阳县| 曲阜市| 河源市| 贡觉县| 漳平市| 长阳| 房产| 万源市|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