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華 陳 琳 孫 坪
(寧德市中醫(yī)院,福建寧德352100)
在心血管疾病中,慢性心力衰竭和冠心病均比較常見。冠心病試音動脈阻塞、狹窄等導致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如果患者病情為及時得到控制,就會導致心肌受損,之后導致心力衰竭發(fā)生。在冠心病患者發(fā)生慢性心理衰竭后,治療難度增加,患者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致使生活質(zhì)量顯著下降。為探討和分析在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護理中強化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此次抽選2017年4月-2019年2月在我院醫(yī)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80例)做研究,具體研究見下文:
抽選2017年4月-2019年2月在我院醫(yī)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80例)做研究,隨機分為乙組(40例)、甲組(40例)。男性是44例,女性是36例;其年齡在 51-80歲之間,平均為(66.12±2.58)歲;32例患者心功能Ⅱ級、37例患者心功能Ⅲ級、11例患者心功能Ⅳ級。兩組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做對比。
乙組常規(guī)護理:在入院時給予患者疾病、治療等相關知識的講解,使患者對于疾病有正確的了解,并告知相關的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甲組加強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強化心理護理 對患者實際病情、家庭情況和社會背景等進行全面了解,詳細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耐心聆聽患者的主訴和要求,給予其安慰和鼓勵,注意對患者隱私進行保護,按實際心理狀況給予其針對性心理疏導,設立心理咨詢室,由心理學專家坐診,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導,使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心態(tài)良好、配合治療和護理。
1.2.2 強化健康教育 經(jīng)問卷調(diào)查方式詳細了解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等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需求程度,之后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把患者分組,掌握程度、需求程度等相近的放在一個組,每組針對掌握、需求等程度明確健康教育重點,給予患者統(tǒng)一教育,當患者的理解能力比較差者時給予一對一的宣教,從而提高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1.2.3 強化用藥指導 詳細向患者講解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對于治療的意義,并告知增減藥物、漏服藥物以及忘服藥物等對于治療存在的負面影響,囑患者對于患者服藥進行監(jiān)督,組織患者進行病友交流,由用藥依從性良好者現(xiàn)身說法,詳細分享遵醫(yī)囑用藥對于治療的益處。
1.2.4 強化運動鍛煉 根據(jù)患者的喜好、實際病情等為其選擇適宜的、科學的運動方式,包括散步、慢走、八段錦以及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從而提高其免疫力,運動要循序漸進,運動量要適宜。
1.2.5 強化飲食指導 綜合考慮患者的喜好以及自身病情的嚴重程度,為患者制定合理的、科學的飲食方案,囑患者控制鹽的攝入量,禁止使用多油、生冷刺激性等食物,詳細向其講解科學飲食對于疾病治療的意義,并告知不合理飲食對于疾病存在的危害。
觀察記錄兩組的心功能指標(六分鐘步行距離、左心射血分數(shù))。
生活質(zhì)量綜合評定量表評價生活質(zhì)量,主要項目是社會關系、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周圍環(huán)境等,生活質(zhì)量同得分成正比。
甲組的社會關系評分、心理健康評分、生理健康評分、周圍環(huán)境評分等均大于乙組,差異顯著(t=16.261、13.637、11.649、10.972,P=0.000)。詳見表 1。
甲組的六分鐘步行距離長于乙組,差異顯著(t=4.529,P=0.000)。甲組的左心射血分數(shù)高于乙組,差異顯著(t=5.423,P=0.000)。詳見表 2。
表1 比較生活質(zhì)量(±s)
表1 比較生活質(zhì)量(±s)
組別甲組乙組t值P值例數(shù)(n)40 40社會關系55.12±4.33 41.20±3.25 16.261 0.000心理健康49.22±4.20 37.25±3.63 13.637 0.000生理健康50.71±4.11 39.62±4.40 11.649 0.000周圍環(huán)境47.22±4.11 38.13±3.25 10.972 0.000
表2 比較心功能(±s)
表2 比較心功能(±s)
組別甲組乙組t值P值例數(shù)(n)40 40六分鐘步行距離(m)382.44±50.24 326.33±60.12 4.529 0.000左心射血分數(shù)(%)46.22±4.25 41.21±4.01 5.423 0.000
對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來說,是嚴重威脅到人類生命健康的高危疾病之一,在帶給患者沉重心理負擔的同時,還會帶來較大的經(jīng)濟負擔。在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中,只是針對疾病本身,而忽視患者具有的個性,存在局限性,因此在護理中無法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影響。強化護理干預主要是結(jié)合患者自身實際情況、病情情況,強化護理干預措施,為患者提供全面、綜合的護理干預。強化護理有效彌補了常規(guī)護理的口頭宣教、病情護理以及機械性的執(zhí)行醫(yī)囑,通過調(diào)查問卷形式來了解患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需求程度,之后實施針對性的教育,并幫助患者良好掌握疾病、治療等相關知識,注重保護隱私,由心理學專家為患者提供針對性心理指導,使患者存在良好的心理,并保持科學飲食生活習慣,使治療依從性提高,利于疾病康復。為探討和分析在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護理中強化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此次抽選2017年4月-2019年2月在我院醫(yī)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80例)做研究,得到的結(jié)果是:甲組的社會關系評分(55.12±4.33)分、心理健康評分(49.22±4.20)分、生理健康評分(50.71±4.11)分、周圍環(huán)境評分(47.22±4.11)分、六分鐘步行距離(382.44±50.24)m、左心射血分數(shù)(46.22±4.25)%等均優(yōu)于乙組[(41.20±3.25)分、(37.25±3.63)分、(39.62±4.40)分、(38.13±3.25)分、(326.33±60.12)m、(41.21±4.01)%],差異顯著。分析上述結(jié)果出現(xiàn)的原因:對于強化護理干預來說,主要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對護理干預措施進行細化和強化,使護理措施更具科學性、針對性,經(jīng)強化健康教育、強化心理護理可使患者認識到良好心態(tài)對于疾病的意義和不良心態(tài)對治療存在的影響,并良好掌握相關知識和相關影響因素,意識到遵醫(yī)囑用藥的意義,使患者配合治療和護理,使治療效果提高,而改善心功能。通過運動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功能,利于集體回復,從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在患者癥狀、心功能等改善的基礎上,可堅定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為心功能、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提供心理支持。
總之,在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護理中,強化護理干預可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