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2019年3月29日向全社會發(fā)布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的感人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為保護家園,20世紀(jì)80年代初,郭朝明、賀發(fā)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6位村民,義無反顧挺進八步沙,以聯(lián)產(chǎn)承包形式組建集體林場,承包治理7.5萬畝流沙,完成治沙造林21."/>
人物時事速遞 >>
中宣部2019年3月29日向全社會發(fā)布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的感人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狈Q號。為保護家園,20世紀(jì)80年代初,郭朝明、賀發(fā)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6位村民,義無反顧挺進八步沙,以聯(lián)產(chǎn)承包形式組建集體林場,承包治理7.5萬畝流沙,完成治沙造林21.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37.6萬畝,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動書寫了從“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篇章,為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物素描 每家必須出一個后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當(dāng)初,“六老漢”約定,無論多苦多累,每家都得有一個孩子接著干。于是,郭老漢的兒子郭萬剛、賀老漢的兒子賀中強、石老漢的兒子石銀山、羅老漢的兒子羅興全、程老漢的兒子程生學(xué)、張老漢的女婿王志鵬,接過治沙接力棒。剛接手時,郭萬剛等人也曾游移不定,但1993年“5·5”沙暴卻堅定了他們的決心。那場沙暴造成85人死亡,264人受傷,31人失蹤。罹難者中有23名古浪縣的小學(xué)生。從那以后,郭萬剛等人意識到,如果自己連孩子都保不住,以后人們又該如何在這片土地生存?這更加堅定了郭萬剛六兄弟治理風(fēng)沙的信心。到2003年,“六老漢”及其后人建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8公里的防風(fēng)固沙綠色長廊,使7.5萬畝荒漠得以治理,近10萬畝農(nóng)田得到保護,八步沙變成了樹草相間的綠洲。
【考場仿真試題】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寫一則150字左右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六老漢”治沙。愚公堅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最終感動天帝,“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愚公心愿得償;而今天,以“六老漢”為代表的八步沙林場三代職工,38年來薪火相傳,持之以恒推進治沙造林事業(yè),其間的矢志不渝、拼搏奉獻非三言兩語可以言盡。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沙漠換綠洲!
【適用話題】楷模 奉獻 苦與樂 綠色發(fā)展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