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表面看起來好像我們不在乎,其實我們真的挺在乎的;而有些事情,表面看起來我們很在乎,其實并沒有那么在乎。在乎與不在乎,其實都在于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
老師,我不是不在乎您的夸獎,只是我不善言辭。那次上課,您夸了我一句,但是我并沒有喜形于色,可能那時您覺得我并不在乎您的夸獎,從那之后,您就再也沒有夸過我。我努力做到最好,我很想得到您的夸獎,可是您依舊很吝嗇贊美的語言。當(dāng)時有同學(xué)為我抱打不平,問您為什么不夸獎一下劉嘉欣?您對他們解釋說:“她不在乎那些的?!闭f心里話,其實我很在乎。
當(dāng)年,媽媽想要生二胎的時候,征詢我的意見,我看到媽媽那堅定的神態(tài),覺得即便說反對,媽媽也不會聽我的,所以什么也沒說,但是沒說并不代表我不在乎。
妹妹五歲時,總是弄壞我的玩具,每當(dāng)我生氣時,媽媽總在一邊旁敲側(cè)擊:“沒事,姐姐不會在乎的?!逼鋵?,我表面不在乎,心里卻很難受。妹妹再長大一點后,具有了“破壞力”,可媽媽總是有意無意地讓我讓著妹妹,她對妹妹說:“姐姐是不在乎這一點東西的?!比缓缶桶盐业臇|西給了妹妹。雖然我很在乎,但是看到妹妹那開心的模樣,我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是很在乎了。
當(dāng)我和朋友們一起去逛街時,她們買東西總是買兩個人的,吃飯也是她們一起點一個雙人套餐,我自己單獨買一點。她們總是對我說:“你應(yīng)該不會在乎這些小事吧?!甭牭剿齻冞@么說,我即使很在乎,又能怎么辦呢?
我反思了一下,大概這些“不在乎”都是我不善言辭造成的。老師夸獎我時,我明明可以笑著對老師說“謝謝”的,可是因為我的不善言辭,所以老師才會誤以為我不在乎。媽媽征詢我的意見時,因為要維持自己懂事的形象,我沒有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媽媽才會認(rèn)為我并不在乎多一個妹妹和把我的東西讓給妹妹。和朋友逛街時,因為我不想朋友們尷尬,也不想讓她們自責(zé),所以才裝作一副不在意的模樣?,F(xiàn)在,我明白了,要想讓別人知道我到底在乎還是不在乎,就必須大聲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dá)出來,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誤解我、忽視我,我也才能活出個真實的自我。
(指導(dǎo)老師:劉玉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