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要】目的: 探討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發(fā)生迷走神經反射的原因分析,預防和護理。 方法:回顧性分析856例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患者有23例,其主要原因是精神緊張、疼痛、血容量不足。 結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發(fā)生迷走神經反射是較少見但很危險的不良反應,針對注射后不良反應的原因嚴密觀察,積極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可以有效預防及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關鍵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迷走神經反射;預防及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024-0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為主,人獸共患,病死率100%。對傷口進行及時、規(guī)范的處理,正確的進行免疫接種,可以有效的預防此病。根據
瘙爯
狂犬病預防處置工作規(guī)范
瘙爲
,Ⅲ級暴露的傷口除了接種狂犬疫苗外,還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迷走神經反射是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較少見,但很危險的不良反應?,F就其發(fā)生機制、預防和護理進行探討。
1 臨床資料
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856例Ⅲ級暴露動物致傷患者,包括抓傷和咬傷。男372例,女374例,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其中四肢受傷419例,頭面頸部255例,軀干93例,多處聯合傷89例;發(fā)生迷走神經反射23例,發(fā)生率為269%,發(fā)生在注射時8例,發(fā)生在注射后15分鐘內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4例。
2 迷走神經反射發(fā)生機制
迷走神經主要分布于內臟及血管內皮系統(tǒng),各種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層中樞和下丘腦,使膽堿能植物神經張力突然增高,導致內臟及肌肉內小血管反射性強烈擴張,引起血壓急劇下降,心率迅速減慢,出冷汗,惡心嘔吐,甚至暈厥[1]。臨床表現為心慌、乏力、面色蒼白、表情淡漠、大汗淋漓、惡心嘔吐,頭暈或者意識改變,嚴重者意識喪失。
3 結果
23例患者經過及時給予口服糖水,臥床休息,靜脈滴注生理鹽水等措施,60分鐘內心率、血壓恢復正常,面色轉為紅潤,心慌乏力等癥狀消失,無其他不良反應。
4 迷走神經反射發(fā)生的原因
①精神緊張: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根據體重20IU/kg足量注射,注射劑量較多,體重偏重者注射部位較多,以及對疾病的知識缺乏了解,從而使患者產生緊張恐懼心理。②疼痛刺激:患者注射部位疼痛劇烈,迷走神經張力增加,引起心率迅速減慢,血壓急劇下降[2];③血容量不足:患者受傷后心情焦慮急切需要處理,補水不足,空腹,傷口出血等情況下,導致血容量不足,易引起迷走神經反射。
5 預防和護理措施
①心理護理:注射前向患者介紹狂犬病的相關知識,預防措施,免疫接種的重要性及相關注意事項。加強交流,為患者提供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
②預防疼痛:注射時與患者保持互動,取得患者的信任,分散其注意力,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動作輕柔,采取"兩快一慢"的注射法,減輕疼痛。
③注射前囑患者飽腹,以減少注射時的不適。
④加強監(jiān)護,密切觀察病情:注射時和注射后30分鐘內,密切觀察患者面色、呼吸、表情、意識等情況。一旦發(fā)生迷走神經反射,立即停止操作,給予糖水,臥床休息給予保暖,情況嚴重者開通靜脈通路,吸氧,遵醫(yī)囑用藥,一般60分鐘內均能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對于Ⅲ級暴露的動物致傷患者,在接種狂犬疫苗的同時,還應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了解迷走神經反射的發(fā)生機制,原因,善于觀察,積極預防和護理,在我們的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邱銀玲,王培英,臧永運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發(fā)生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處理體會 [J]20113(24):1418
[2] 胡林仙.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反應16例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9,21(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