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雄武
一場秋雨過后,午后的陽光驅散了烏云,燦爛如舊,風吹動落葉,飄來絲絲的涼意,關中大地朗潤起來了,視野也延展得廣袤無邊,黃土、河流、綠樹,色彩斑斕,我們從西安往西向乾縣進發(fā),去領略感受乾陵的無窮魅力,思緒也隨著車行馳騁在蒼茫的歷史夜空中。
乾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北部六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車抵巍峨的梁山腳下,沿著寬廣的司馬道拾級而上,兩旁的文武大臣石雕塑像或威武或儒雅,斑駁的顏色透著濃濃的歷史味,讓人不由心生莊嚴肅穆之感,大唐盛世的恢弘氣勢撲面而來。朱雀門司馬道西側矗立一塊方形石碑即述圣記碑,是武則天親撰、其子唐中宗李顯所書,為唐高宗歌功頌德的一通功德碑??上Р]有幾個人會從石碑上的文字去記住一個人的功德,一個人的歷史功績是記載在人心中的。在朱雀門外的司馬道東側,聳立著聞名于世的無字碑,無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塊完整的巨石,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額未題碑名,碑額陽面正中一條螭龍,左右側各四條,共有九條螭龍,故亦稱“九龍碑”。碑的兩側有升龍圖,各有一條線刻成騰空飛舞的巨龍,栩栩如生。碑座陽面還有線刻的獅馬圖,我撫摸著蒼涼的巨石仔細觀察,馬屈蹄俯首,雄獅則昂首怒目,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無不彰顯古代高超的雕刻技藝。武則天不愧為古代唯一的女皇,氣魄宏大,見識高遠,一生功過是非無需用有限的文字來記述。仰望巍峨壯觀的石碑,思維越過悠長的午后,與蒼涼的古意有了剎那間的融合,古來萬事如流水,容得天下風情萬種的一代女皇,權謀、爭斗、榮耀,經歷過一切愛恨情仇,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候,似乎產生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蒼涼孤獨,她可以打敗世間的任何人,到頭來卻敗在上蒼的腳下,仰望蒼穹,一切都可以放下了,放下外在的虛無,返璞歸真,雁陣驚寒,響徹渭水之濱。
乾陵引人注目之處,還有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布著的兩組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于陵前,我細細數一下,西側三十二尊,東側二十九尊,共六十一尊。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及使節(jié),唐高宗入葬時前往參加葬禮,武則天為炫揚大唐威勢,將他們雕像立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國別、官職和姓名,今有些石像的字跡還可辨認。這些石人殘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習慣上把這些石像稱之為“六十一番臣像”。這些與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領紫袖。但他們都雙雙并立,兩手前拱,姿態(tài)極為謙恭,仿佛在這里列隊恭迎皇帝的到來,這無不彰顯盛唐的強盛,最奇怪的是這些石像都沒有腦袋。據專家解釋這是因為地震的原因導致的,對這種說法我甚是懷疑,地震也不可能只震掉石像的腦袋,而其他部位完好無損。另有民間傳聞,這些石像的頭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在明朝初期,有個外國使節(jié)到乾陵去游玩,發(fā)現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這里給唐朝的皇帝守陵,覺得既有損國格,也有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便想把這些石像給毀了,但是他又怕引起當地民眾的不滿,于是便想到了一個妙計。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莊稼里踐踏糧食,然后在第二天又煽風點火似的,和百姓說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們在晚上便成精了,開始糟蹋莊稼,要想保護好莊稼和糧食就必須把這些石像消滅掉,砍掉它們的腦袋,讓它們不能再出來禍害莊稼。當地的群眾認為這個外國使者說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氣之下便把這些石像的腦袋給砍碎了。傳說僅僅是傳說,我們似乎不必去較真歷史的真相,歷史本來就是浩如煙海,世間正因為有許多的未知才給了我們心靈豐富的想象空間,我們才有了求知的欲望,生命才豐盈潤澤。南飛的雁陣追趕著飄動的白云,帶來曠古的沉寂。
我沒有停下追尋的腳步,繼續(xù)往北峰進發(fā)。唐朝都沿襲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登上梁山北峰,此處不愧為當年兩位著名星相學家袁天罡和李淳風不約而同相中的風水寶地,梁山是圓錐形石灰?guī)r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huán)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于北峰之下。梁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遠遠望去仿佛一位少婦裸睡在藍天白云之下。佇立、眺望、遐想,蒼穹間彌漫著禪意的靜穆,風呼嘯而過,雁鳴陣陣,白云悠悠,思載悠悠,上至輝煌如日月當空照的女皇,下至微如草芥的平民都來自大地,最后都歸于這片黃土,是非成敗轉頭空,一切都付之笑談中。遙望廣袤的關中大地,溝壑縱橫,落木蕭蕭,思緒也馳騁得無邊無際,人生匆匆,百歲光陰,恍若白駒過隙,在歷史長河中真乃滄海一粟。腳踏在這片厚重的黃土上,內心舒展得無比空曠遼遠,縱使我們經歷了人世間再多的風霜雨雪,也能蕩滌心中積聚的塵埃,也可原諒世間任何的不堪和茍且,把功名利祿喜怒哀樂輕輕放下,讓精神找到皈依之所。
有位哲人說過“看得見多遠的過去,就能走向多遠的未來”。回望浩蕩乾陵,叩問蒼穹,我們就會感悟到生命的真諦,風吹動流云,耳畔傳來杳寂的天籟之聲,仿佛發(fā)自心靈,亦仿佛發(fā)自曠遠蒼茫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