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膜下滴灌花生適宜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研究

      2019-07-13 03:34:56侯凱旋崔潔亞張曉軍王月福王銘倫鄒曉霞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花針莢果結莢

      侯凱旋,崔潔亞,張曉軍,司 彤,王月福,王銘倫,鄒曉霞

      (青島農業(yè)大學/山東省旱作農業(yè)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青島 266109)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在國內油料作物中,其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且花生油價格高出大豆油和菜子油近30%,經濟效益十分可觀[1]。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市場受到國際市場不同程度的沖擊,對花生的質量、品種、類型等都提出更高要求,花生與其他糧油作物爭地矛盾也日益突出[2]。因此,通過提高單產來增加花生總產量,是保障花生產品持續(xù)供應的根本途徑,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用油料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作物,由于生產上不便于追肥,特別當采用覆膜栽培時,所以在花生生育中后期由于土壤養(yǎng)分供應不足引起的植株早衰現(xiàn)象較為普遍[3]。且我國農業(yè)生產中當季肥料利用率低,而膜下滴灌技術能夠解決花生追肥難和當季肥料利用率低的難題。膜下滴灌技術是一種將滴灌技術與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相結合的節(jié)水技術,以其有節(jié)水、節(jié)能、增產等優(yōu)點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4]。分次滴灌追肥可以在不破壞土壤結構的前提下給花生持續(xù)提供肥料,不僅能夠使作物更易于吸收肥料中的養(yǎng)分,而且能夠滿足不同生育時期對養(yǎng)分的需求,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陳天宇[6]研究發(fā)現(xiàn)三次等比例追施氮肥,追氮量120 kg/hm2時,可有效提高玉米的氮素吸收、氮素利用率和干物質積累,顯著增加玉米籽粒產量。欒春勝和任大赫[7]研究發(fā)現(xiàn),煙草葉色隨追肥次數(shù)的增加而加深,在煙株農藝性狀上追肥處理明顯優(yōu)于不追肥處理,且追肥兩次的處理表現(xiàn)最好。丁寧等[8]研究分次追施氮肥對蘋果葉片15N吸收利用的影響,發(fā)現(xiàn)分次追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且三次追肥效果優(yōu)于二次追肥。施用氮肥對花生營養(yǎng)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鈣肥會抑制花生營養(yǎng)生長,對防止旺長和倒伏有利,施肥有利于改善花生株型,避免分枝過多而影響通風透光[9]。施用硼肥對促進植株生長發(fā)育、提高莢果產量和改善品質均有明顯的效果[10-12]。目前關于膜下滴灌技術在玉米、棉花、烤煙、果樹等[13-16]作物上已有較多研究,在花生上雖然也已有研究報道,但多是在某一時期或是對某一種肥料的研究,而膜下滴灌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對花生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鮮有報道。因此,本試驗在大田膜下滴灌條件下,設置不同時期追肥組合,研究了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對花生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旨在明確花生高產的適宜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為花生節(jié)水省肥高效栽培體系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花生品種為青花7號,肥料種類為尿素(U)(總氮 ≥ 46.4%,由陽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硝酸鈣 (Ca)(分析純 Ca(NO3)2·4H2O ≥ 99.0%,由天津市鼎盛鑫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和硼砂 (B)(分析純,由天津市恒興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提供)。供試土壤為砂姜黑土,0—20 cm土層土壤含有機質1.15%、堿解氮55.9 mg/kg、速效磷31.8 mg/kg、速效鉀80.4 mg/kg、交換性鈣5.09 g/kg,有效硼0.87 mg/kg,pH 7.68。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7年在青島農業(yè)大學膠州現(xiàn)代科技示范園 (36.45° N,120.09° E) 進行。試驗區(qū)屬暖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降水集中,花生生育期總降水量428 mm,5~9月降水量依次為3.9、111.9、138.1、144.1和29.8 mm。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在統(tǒng)一施復合肥 (N:P:K = 15:15:15) 300 kg/hm2的基礎上,在生育期間設置不灌水不追肥對照 (CK),花針期追施1次肥 (N),結莢期追施1次肥 (P),飽果期追施1次肥 (F),花針期和結莢期分別追施1次肥(NP),花針期和飽果期分別追施1次肥 (NF),結莢期和飽果期分別追施1次肥 (PF),花針期、結莢期和飽果期分別追施1次肥 (NPF),共8個處理。各處理追肥種類和總量相同,追肥種類和數(shù)量見表1。種植方式為起壟覆膜覆蓋膜下鋪設滴灌帶,壟寬0.9 m,壟上種2行,壟上行距30 cm,穴距16.5 cm,每穴2粒,滴灌帶鋪設于壟上中間。于5月8日進行機播,9月13日收獲。其它田間管理同大田生產。試驗共8個處理,設3次重復,共24個小區(qū),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 54 m2(20 m × 2.7 m)。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分別于花針期施肥前1 d和施肥后12 d、結莢期施肥前1 d和施肥后12 d、飽果期施肥前1 d和施肥后12 d及收獲期取樣。每次每小區(qū)取長勢一致、有代表性的植株5株,調查入土果針數(shù)和未入土果針數(shù)、單株莢果數(shù)等。收獲期每處理每重復選擇代表性地段連續(xù)收獲20穴,將莢果摘入網袋,自然晾曬,測定莢果產量、百果重、百仁重、莢果數(shù)、籽仁重、出仁率等。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AS 9.0軟件,顯著性測驗采用LSD方法。

      表1 各處理在花生三個生育期追肥種類和數(shù)量 (kg/hm2)Table 1 Variety and quantity of fertilizers used for topdressing in the three growing stages of each treatment

      2 結果與分析

      2.1 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對花生果針數(shù)的影響

      隨著花生生育進程的推進,各處理花生入土果針數(shù)和未入土果針數(shù)均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變化趨勢(表2),其中生育前期增長迅速到后期增長緩慢,至成熟期達到最大值。追肥處理花生最終入土果針數(shù)均顯著高于對照;而除飽果期追肥花生最終未入土果針數(shù)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外,其他追肥處理均顯著高于對照,其中最終入土果針數(shù)和未入土果針數(shù)都以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為最多。

      花生生育期間只追肥1次,花針期追肥后12 d入土果針數(shù)和未入土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37%和32%,結莢期追肥后12 d入土果針數(shù)和未入土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9%和40%,飽果期追肥后12 d入土果針數(shù)和未入土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4%和2%,最終入土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5%、12%和5%,最終未入土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0%、6%和3%。

      表2 不同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處理各取樣期花生果針數(shù) (No./plant)Table 2 Needles per peanut plant of each sampling time under different topdressing timing and frequency treatments

      花生生育期間追肥2次,以花針期+結莢期追肥促進花生入土果針和未入土果針形成的幅度最大,其次為結莢期和飽果期追肥,花針期和飽果期追肥最小,最終入土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6%、8%和8%;最終未入土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9%、14%和13%。

      另在同一時期追肥表現(xiàn)為隨著追肥量的增大入土果針數(shù)和未入土果針數(shù)逐漸增多,如花針期追肥后12 d,花針期追肥、花針期+結莢期追肥、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的入土果針數(shù)分別較對照增加37%、34%和22%。

      隨著花生生育進程的推進,各處理花生總果針數(shù)均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變化趨勢,至成熟期達到最大值。除飽果期追肥花生最終總果針數(shù)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外,其他追肥處理均顯著高于對照,其中花生最終總果針數(shù)以花針期+結莢期追肥和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為最多,但與追肥1次花針期追肥差異不顯著。

      花生生育期間只追肥1次,花針期追肥后12 d總果針數(shù)較對照增加36%,結莢期追肥后12 d總果針數(shù)較對照增加25%,飽果期追肥后12 d總果針數(shù)較對照增加4%,最終總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3%、10%和5%。

      花生生育期間追肥2次,以花針期和結莢期追肥促進花生總果針數(shù)形成的幅度最大,其次為結莢期和飽果期追肥,花針期和飽果期追肥最小,最終總果針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7%、10%和10%。

      另在同一時期追肥表現(xiàn)為隨著追肥量的增大總果針數(shù)逐漸增多,如花針期追肥后12 d,花針期追肥、花針期+結莢期追肥、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的總果針數(shù)分別較對照增加36%、31%和22%。

      由此說明,分次追肥和追肥時期越早、前期追肥量越大越有利于促進花生果針的形成,飽果期追肥對花生果針形成的影響已不再顯著。

      2.2 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對花生結果數(shù)的影響

      隨著花生生育進程的推進,各處理花生單株結果數(shù)均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變化趨勢,至成熟期達到最大值 (表3)。除飽果期追肥花生最終單株結果數(shù)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外,其他追肥處理均顯著高于對照,其中最終單株結果數(shù)以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為最高,但與追肥2次花針期+結莢期追肥的最終單株結果數(shù)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

      表3 不同滴灌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各取樣時期花生單株結果數(shù) (No./plant)Table 3 Pod number per peanut plant of each sampling time under different topdressing timing and frequency treatments

      花生生育期間只追肥1次,花針期追肥后12 d單株結果數(shù)較對照增加19%,結莢期追肥后12 d單株結果數(shù)較對照增加23%,飽果期追肥后12 d單株結果數(shù)較對照增加10%,最終單株結果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4%、11%和10%。

      花生生育期間追肥2次,以花針期和結莢期追肥促進花生單株結莢數(shù)的幅度最大,其次為花針期和飽果期追肥,結莢期和飽果期追肥最小,最終單株結莢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21%、15%和15%。

      另在同一時期追肥表現(xiàn)為隨著追肥量的增大單株結莢數(shù)逐漸增多,如花針期追肥后12 d,花針期追肥、花針期+結莢期追肥、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的單株結莢數(shù)分別較對照增加19%、15%和3%。說明追肥時期越早、前期追肥量越大和分次追肥越有利于促進花生單株結果,飽果期追肥對單株結果數(shù)的影響已不再顯著。

      2.3 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對花生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膜下滴灌條件下分次追肥均顯著提高莢果產量、百果重、百仁重、莢果數(shù)和出仁率 (表4)。除結莢期追肥和飽果期追肥處理外,其余追肥處理的莢果產量均與對照差異顯著。

      其中,花生生育期間只追肥1次,在花針期追肥、結莢期追肥、飽果期追肥處理莢果產量較對照分別增加18%、15%和8%。生育期間追肥2次,花針期+結莢期追肥、花針期+飽果期追肥、結莢期+飽果期追肥處理莢果產量較對照分別增加38%、24%和20%。生育期間追肥3次的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處理莢果產量較對照增加26.54%,說明分次追肥可以顯著提高花生產量。通過提高花生的百果重、百仁重、莢果數(shù)、籽仁重和出仁率提高莢果產量,各處理花生百果重分別增加5%、6%、7%、15、11%、11%、15%;百仁重分別增加1%、3%、2%、5%、5%、6%和7%;莢果數(shù)分別提高23%、21%、17%、51%、30%、36%和49%;籽仁重分別提高14%、21%、18%、43%、23%、27%和30%;出仁率分別提高5%、2%、2%、5%、3%、3%和5%?;ㄡ樒?結莢期追肥和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的各產量構成因素均表現(xiàn)優(yōu)異且兩者之間差異不顯著。從滴灌追肥成本及效益方面考慮,認為花針期+結莢期追肥更適用于花生實際生產。

      3 討論與結論

      有研究表明,生育前期追肥可保證花生苗期營養(yǎng)生長,但對后期花針發(fā)育影響較??;花針期追肥有利于植株健壯生長,增加葉面積、有效花、有效果針和有效分枝數(shù)量,從而改善源庫結構和功能,利于干物質積累為莢果發(fā)育和產量形成奠定基礎;而生育后期在結莢期追肥,因地上部形態(tài)建成已基本完成,此時追肥對地上部的發(fā)育影響較小[17]。魏正文[18]對不同滴灌施肥下花生生理性狀與產量的研究表明,分別在花針期與飽果期滴灌一次可滿足花生生育中后期的營養(yǎng)需求,在春旱年份苗期也可滴灌1次達到保全苗的目的。曾勇軍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分次追施氮肥有利于促進壯稈的形成和塑造理想株型,有利于結實期物質的生產。岳壽松等[20]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生育時期施氮延長了籽粒線性增重的持續(xù)期,提高了粒重,增加了籽粒產量。張翔等[21]對夏花生施氮時期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基肥加苗期追肥和花針期追肥可以明顯提高花生產量,還可提高氮肥利用率,結莢期施氮對營養(yǎng)體增加效果不顯著[22],花生后期葉面噴肥對產量增加有一定效果[23]。

      表4 不同滴灌追肥時期和次數(shù)下花生產量及其構成因素Table 4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peanut under different topdressing timing and frequency treatments

      本試驗結果表明,追肥時期越早、前期追肥量越大和分次追肥越有利于促進花生生長,分次追肥能夠提高花生產量,而在飽果期追肥對花生生長的影響已不再顯著。分次追肥可持續(xù)提供生育中后期生長所需養(yǎng)分不致于脫肥,1次追肥處理莢果產量較對照提高8%~18%,2次追肥處理莢果產量較對照提高20%~38%,3次追肥處理莢果產量較對照提高27%。其中1次追肥中花針期表現(xiàn)效果較好,這與前人研究結果[24]基本一致。分期施氮通過提高花生的飽果率、飽仁率和出仁率提高花生的莢果產量,結莢期和基施施氮提高了花生百果重和百仁重,結莢期和飽果期施肥能夠提高花生飽果率和飽仁率[25]。而在分次追肥處理中追肥2次的花針期+結莢期追肥和追肥3次的花針期+結莢期+飽果期追肥處理在果針數(shù)、結果數(shù)以及產量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從滴灌追肥成本及效益方面考慮,花生生產上可選用花針期和結莢期兩個時期灌水追肥。

      有研究[4]表明,在降雨300 mm的枯水年,補灌量和補灌次數(shù)適當?shù)脑黾訉ㄉ霎a具有一定的效果,花生生育期間的降雨量對花生生長和產量有影響。本試驗是在大田條件下進行,更能模擬生產實際,同時也不能避免降雨、高溫等不可控因素。當年花生生長期降水較充沛,但本試驗在追肥過程中保持各處理灌水量相同,因此在同等的水分條件下,得出的施肥方案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性。

      猜你喜歡
      花針莢果結莢
      不同基因型箭筈豌豆裂莢特性研究
      種子(2023年8期)2023-11-15 10:42:20
      小雛菊(外一章)
      散文詩(2022年3期)2022-03-26 11:13:19
      大豆:花期結莢期巧管理
      豆角開花多結莢少管理有絕招
      今夜的母親
      春雨
      山花(2019年8期)2019-08-16 02:15:53
      紫云英莢果成熟度對落莢及種子產量的影響
      草地學報(2019年2期)2019-05-31 03:33:44
      花生除雜(清選)分級機的設計與研究
      農機化研究(2019年9期)2019-05-24 09:53:28
      架豆角結莢期如何科學管理
      穴位按摩配合頭皮花針治療化療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
      广宗县| 罗甸县| 武邑县| 安远县| 潢川县| 江西省| 邵东县| 龙里县| 常宁市| 桃江县| 墨竹工卡县| 乌兰浩特市| 威海市| 鸡西市| 江山市| 五河县| 灌云县| 宜州市| 大悟县| 平顶山市| 武山县| 乌苏市| 邻水| 崇义县| 馆陶县| 额尔古纳市| 合水县| 宜昌市| 偃师市| 景德镇市| 鄂伦春自治旗| 江华| 茂名市| 富源县| 全椒县| 玛曲县| 斗六市| 呼和浩特市| 富平县| 莲花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