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微微
熟悉張愛玲的人,對炎櫻這個名字也一定不會陌生。她是張愛玲在港大時的同學,也是張愛玲青春時代唯一的閨密,還是張愛玲一生中兩段婚姻的證婚人。
在張愛玲撰寫的《炎櫻語錄》中,出口成章的她剛一亮相便讓人記憶深刻。她形容女人烏黑的頭發(fā),是“盲人的黑”。寥寥數(shù)字,直白淺顯卻又生動俏皮,比那些經過冥思苦想而來的文字實在強了太多。
她的才華是一種天賦,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一點很讓人嫉妒。而更讓人嫉妒的是,她自己根本不在意,也從不當回事,更沒有想著靠寫字為生。她擅長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比如繪畫、攝影、服裝設計……而這些,都不是徒有虛名的泛泛之說,任意一項拎出來,都能敲得錚錚作響。
《傳奇》再版時,炎櫻畫的封面,剛打了個草稿,張愛玲就被“那強有力的美麗的圖案所震懾”。張愛玲那些轟動一時的奇裝異服,也大多是她的手筆。不得不說她們還真是親生的閨密,一個敢做,床單、桌布隨便什么都可以拿來做料子;一個敢穿,哪怕引得萬人空巷、整個印刷所停工也無所謂。
張愛玲不善言辭,每逢公眾場合,總要拉上炎櫻鎮(zhèn)場和救場?!秱髌妗纷剷?,有人發(fā)難,說她的作品整篇不如局部。張愛玲囁嚅半晌卻訥訥無言,炎櫻不緊不慢地起身應戰(zhàn), “她的作品像一條流水,是無可分的。應該從整個來看,不過讀的人是一句一句地吸收而已?!?/p>
這樣一個多才多藝、聰明伶俐的姑娘,眼看就要被張愛玲的光芒遮蔽并吞沒,成為閨密身邊的一抹影子或一團陰影,不料多年后,她華麗轉身,活成了光彩照人的模樣。
她剛到日本,就有船主向她求婚,還同當?shù)厝俗銎鹆肆魉蟽|的生意,誘惑正走投無路的張愛玲放下自尊,巴巴地取道日本去投奔她。雖然最終結果讓張愛玲如鯁在喉,但不得不說,炎櫻確實發(fā)達了,讓曾在高處的張愛玲感到了壓力與不快。
后來在美國,炎櫻也是越過越滋潤。正是憑借著她的人脈,初來乍到的張愛玲才得以進入救世軍辦的貧民救濟所。在那里,張愛玲結識了同樣窮困潦倒的第二任老公賴雅,并未婚先孕。賴雅已不再年輕,對孩子無感,他提出的結婚條件是讓張愛玲墮胎。炎櫻再次出手相救,她找來私人醫(yī)生,也再次做了她的證婚人。
與早早出名卻半生暗沉的張愛玲相比,炎櫻的后半生實在太飛黃騰達了。而她偏偏又是那種喜歡炫耀的女人,這讓落魄灰暗的張愛玲難以忍受并深惡痛絕。與賴雅結婚后,她離開了炎櫻居住的紐約。表面上看是因為結婚,事實上,也是張愛玲借以離開炎櫻的契機。從此,連炎櫻的來信,張愛玲都懶得拆看,更懶得回了。
兩人漸行漸遠,炎櫻的消息也幾近消失。她沒有繼續(xù)在張愛玲的文字里大放異彩,卻在自己的生活里光芒四射。
同為七十多歲的老嫗,張愛玲開始挑選自己的遺產執(zhí)行人時,炎櫻卻給她寫信說: “我從來也不認為自己美麗,但我老公夸我是個斑斕的女生。”張愛玲離世后,炎櫻再度披上婚紗,風風光光地出嫁,連她自己都忍不住自我夸獎道“好厲害”。
有人說,炎櫻像張愛玲的影子一樣,出了不該出的名,也像她的影子一樣,在人們意猶未盡時莫名消失。
是的,依附于張愛玲,炎櫻出了名,而且連名字都是張愛玲給她取的。但她并沒有活成張愛玲的影子,而是活出了自己應有的模樣。沒有張愛玲,炎櫻一樣會過得風生水起;而沒有炎櫻,張愛玲的青春則會寂寞很多。出名并沒有給炎櫻帶來什么好處,不出名也一樣不會影響她發(fā)光。對一個有實力的人來說,有沒有你,他都能成為乃至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