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說全編》收錄了汪曾祺的小說代表作。汪老以紆徐的筆調(diào),書寫筆下人物的悲歡離合、人生沉浮。走街串巷求營生的販夫走卒、知書能畫的文人雅士,塵封記憶深處的故交舊友、各色人皆入文。或表現(xiàn)悠游、自然的精神風貌,或撩開現(xiàn)實社會一角。情感節(jié)制,思想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
汪曾祺的文風,從容雋逸。多是閑來之筆,但閑筆有情致。淹留在他的文字里,一花一草一吃食,處處皆風景。細品“閑筆”,興味長。
閑筆設伏線。讀汪曾祺的小說,常常有疑思:寫這有何用?《八千歲》中,細細交代八千歲家的草爐燒餅,用意明顯:袋中有錢、衣食卻省儉的八千歲,生活節(jié)儉慳吝。小說中又交代八千歲家左邊是一家包辦豪奢酒席的趙廚房,細寫趙廚房的酒席規(guī)格、所用的細瓷器皿,這有何用?八千歲的兒子養(yǎng)了鴿子,小說中詳細地寫各種鴿子的顏色、鴿子叫的熱鬧場景、一只寶石眼的鴿子眼神流轉(zhuǎn)……筆觸散漫開來,鋪排一頁紙,這有何用?小說結(jié)尾處,橫行霸道的八舅太爺,敲了八千歲一大筆竹杠,用八千歲的錢請“八千歲從不踏足的趙廚房”辦滿漢全席。趙廚房說,沒有鴿子蛋。八千歲滿是辛酸隱忍地說:“你要鴿子蛋,我哪里有!”至此,讀者方才明白,前處閑筆皆伏筆,伏筆聚合顯主題。小說主人公的可悲可憫可唏噓,皆在字里行間。汪曾祺小說家的功力,蘊藏在看似無用的閑筆里。
閑筆描人物。汪老筆下,閑逸處,常是點染人物性情的有用處。《職業(yè)》中,一個叫賣糕餅的孩童,奔波辛勞“早當家”,只在無人的街巷里,他才能大聲喊著別的孩子模仿他而形成的吆喝聲———“捏著鼻子吹洋號”———暢快地成為孩子。在這個故事里,寫了這樣一處細節(jié),孩子愛看坡前的馬,他站在路邊看不厭,“但是他沒有忘記吆喝:‘椒鹽餅子西洋糕!”這個看似游離主體情節(jié)的場景,是從孩子的視角鋪陳開來的,馬的形態(tài)、走路姿態(tài)和聲音,都帶著孩子天真的想象。一個有童心童趣的孩子,在有關(guān)馬的閑筆細描里,帶出來了?!暗撬麤]有忘記吆喝:‘椒鹽餅子西洋糕!”一個懂事有責任心的孩子,帶出來了。在細節(jié)的鋪陳里,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傳達出豐厚的意味。
閑筆生情境。在故事中,閑散之筆讓敘述節(jié)奏緩慢下來,形成畫面,烘托氣氛?!墩泊笈肿印穼懙氖菍W校里的故事。小說里,引乘法表,引“小羊兒乖乖”的兒歌,寫學生給老師編的順口溜。學校生活的故事情境,學生的乖巧、調(diào)皮、機靈,自然而然。小說《受戒》的結(jié)尾處,大段敘述明海和小英子的對話,淳樸的風俗,美好的人情,自然漾開,余味無窮。
閑筆不閑。閑筆是作家寫作技巧成熟后的渾然天成,是寫作達到一定境界后的“了無痕”。閑筆興味長。
———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qū)教師
程蕊
汪老《職業(yè)》一文中的男孩讓我印象深刻。瞧,他吆喝得有腔有調(diào):椒鹽餅子西洋糕!盡職。遇上路邊耍戲的,他就站在顯眼地方叫賣。放了學的孩子跟著他學,卻改了字眼兒:捏著鼻子吹洋號!然而這男孩也不氣,只是忍讓。
可是他越忍讓、越盡職,就越讓人心疼。十一二歲,失怙,失學,如此正是“小大人兒”!不丁點兒大,就飽嘗人間冷暖。你以為他已變形麻木了,卻不!
上午十一點鐘,小大人兒干干凈凈,新剃了頭!你想這絕對是一副有派頭的成熟的小模樣??蛇@時候,小大人兒環(huán)顧四周,確定無人后———“捏著鼻子吹洋號!”
你一驚,這樣再往前看:小大人兒并非在忍讓,而是在散發(fā)著由“有擔當”而生出的小小驕傲。就像“華山西路、逼死坡前要過龍云”的白馬,總是“騕騕的”。不同的是,他知道,在何時應如何表現(xiàn)(即克制)。他原來已經(jīng)成為一個坦然接受生活,卻又不失童真和快樂的人。
小大人兒就像汪老的縮影,都那樣熱烈地愛戀,于生活,于世界。
不過汪老說,“我不能不去愛她”。
而小大人兒說,“我只是想去愛她”。
汪老的筆下,清爽的中年女人,沉靜的蒼老的男人,服飾鮮艷的苗家女,“桀烈”的白馬,全是在寫這“小大人兒”。筆觸細膩豁達。像極了汪老本人,歷經(jīng)艱難世事,依然溫柔豁達地承接生活給予的一切。
所以小說又滲透著汪老的驕傲。他對生活過的故土,有親切、快樂和羞怯。
于是,最后你在小說里讀到的是———“我驕傲地去愛她”。
———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qū)初三
方柯煊
“人生如夢,我投入的確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鼻榫w低落時,我腦海中總浮現(xiàn)出汪老的這句話,總被他的豁達感染。
初讀《異秉》,是被老師領著??赐醵绾伟l(fā)家生財,陶先生哪得隱忍謹慎,陳相公怎樣勞作苦干。保全堂百態(tài),盡收眼底。讀到最后權(quán)當是故事了,讀到些什么?答曰:“王二天賦異秉,發(fā)家致富,相反,陶先生和陳相公就頗不得老天眷顧了。”如此,淺嘗輒止。
再讀《異秉》,是期末考試前,作業(yè)堆積,壓力郁結(jié),幾乎喘不過氣來。面對眼前布滿紅叉的試卷,心如亂麻,索性翻起閑書來?!爱惐倍株J入眼簾,倘若我能有一二異秉,同王二一樣成為人生贏家,又何須如此伏案苦讀,費力打拼?王二同保全堂的伙計們談起自己的成功,謙稱所謂的“異秉”,然他做生意卻是腳踏實地、精明細心。他最初選擇在保全堂擺攤子,是琢磨著晚上來藥鋪抓藥的人很少,礙不著人家生意,這便是他的精明。后來換了地方,是因為“遇上下雨下雪,叫主顧當街打傘站著,實在很不過意”。對于顧客,他甚至“誰什么時候來,買什么,心里都是有數(shù)的”。這亦是他的細心。至此,他為何發(fā)家生財,答案才褪去偽裝,確有“異秉”,但并非天賦,而是“自賦”。
現(xiàn)在的我,是不是也像陶先生和陳相公一樣滑稽,摸索到茅房,自尋“異秉”呢?小人物總是被汪老諷刺得恰到好處,又憐憫得耐人尋味。我放下書,掙脫出“茅房”,回到“戰(zhàn)場”。我也自賦異秉,每嗜書,若至夢,悟人生,愛世界……
———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qū)初三
宋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