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清明
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自行車還是一種奢侈的物件。誰要是騎上黑色的永久牌自行車,就會覺得很威風、很有面子。
姐姐上初中那年,我11歲,正上小學。家里距鎮(zhèn)上初中有10公里的路程,姐姐步行吃不消,母親一狠心賣掉了家里一頭豬,到縣里給姐姐買了一輛自行車。嶄新的自行車立在院子里,在陽光的映射下綻放著刺眼的光芒,我和姐姐高興得手舞足蹈,撫摸著光滑的車把愛不釋手。
自行車成了姐姐的“寶貝”,都舍不得讓我碰一下,更別說騎了。姐姐學車時,我就乖乖地跟在身后,幫她把穩(wěn)車架。等她騎累了,我才能過上一會兒癮。每次放學回來,姐姐都仔細清洗一遍自行車,洗得光潔如新,然后推進屋里鎖好。一次,趁姐姐不注意,我偷偷推出了自行車。正在練習時,姐姐飛跑過來搶自行車,我死死拽住車把不肯松手,但力量太小,爭不過姐姐。我哭著去找母親,母親說:“等姐姐初中畢業(yè)了,自行車就歸你?!?/p>
初中畢業(yè)后,姐姐上了職高,期盼已久的自行車終于成了我的坐騎。上了初中,每天早晨騎上單車,約上同村的伙伴一起上學,迎著燦爛的晨光,吹著歡快的口哨,同伴們一會兒你超我、一會兒我趕你地騎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農村土路坑坑洼洼,有的路段必須推車過去,有時大家會比試一下騎車技術,看誰能堅持到最后,先下車的會被大家嘲笑一番。
放學的鈴聲一響,學生們就像剛出籠子的小鳥,一下撲到自行車棚,取到自己的坐騎就如生出了一雙翅膀,頂著落日的余暉,騎在回家的路上。正是爭強好勝的年齡,大家經常飆一下車,看誰的速度快。大家都使出渾身力氣騎車,還能聽見風從耳邊吹過的聲音,頭發(fā)被吹得凌亂,有一種追風的感覺。一次因騎得太快,我一下摔到了河溝里,幸虧里面都是污泥,不然真有我好受的。每次上學時,母親都不斷叮囑:“慢點騎?!庇辛诉@次教訓,我騎車時小心了許多。
十五六歲,青春萌動的時期。在女生面前,騎著單車的少年往往會表現一番,騎出點花樣或者擺一個“pose”(姿勢)。記得一次學校組織郊游,一個漂亮女生沒騎自行車,老師安排我騎車帶她。女生坐在車后座上,我心如撞鹿。女生飄揚在風中的發(fā)梢拂在我的身上,散發(fā)出洗發(fā)水的清香,那種感覺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漸漸普及,自行車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真希望繁忙的現代人多騎騎自行車。騎車不僅能鍛煉身體,還綠色環(huán)保,一定程度上又可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騎著單車,回味一下曾經的青蔥歲月,何等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