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huìjíjìyī
【出處】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
【原文】
“今人有過,不喜人規(guī),如諱疾而忌醫(y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p>
【釋義】
自己有過失,不喜歡接受別人的規(guī)勸,就像護著自己的病癥害怕去看醫(yī)生一樣,寧肯自己病死或身敗名裂也不肯覺悟。諱:忌諱、避忌;忌:怕,畏懼。指隱瞞疾病,不愿醫(yī)治,比喻掩飾缺點、錯誤,不愿改正。
【典故】
扁鵲是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醫(yī)學家,被人們比作神醫(yī)。有一次扁鵲去見蔡桓公,他在旁邊站了一會兒,對桓公說:“您的皮膚間有點兒小病,若不趕快醫(yī)治,病情將會加重。”桓公聽了笑著說:“我沒有病?!北怡o走了以后,桓公對人說:“這些醫(yī)生就喜歡醫(yī)治沒有病的人,把這個當作自己的功勞?!?/p>
后來又有幾次,扁鵲見到桓公,都提醒他病情在加重?;腹焕聿撬?。最后一次,扁鵲去見桓公時,對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腹X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問扁鵲。扁鵲對使者說:“前幾次他的病都可以治,但他拒絕了;而今病在骨髓,已經沒有辦法可以治療了?!?/p>
五天以后,桓公渾身疼痛,趕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卻提前跑到秦國去了?;腹痪镁筒∈帕?。
根據這個故事,后來人們引出“諱疾忌醫(yī)”這個成語,現(xiàn)多用來比喻掩飾自己的缺點、錯誤,不思改正。
【養(yǎng)生聯(lián)想】
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而一旦發(fā)生疾病就要及時治療,千萬不能諱疾忌醫(yī),否則對健康不利。我認識的一位熟人陳阿姨,退休前是一家企業(yè)的人力資源師,工作的性質要求她必須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出現(xiàn)在單位里。陳阿姨也曾是公司同事們心中的不老女神,退休后,她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形象,也習慣了小毛病能忍就忍的狀態(tài)。去年體檢時查出血黏度過高,大夫建議她復診,陳阿姨沒當回事。兒女建議她聽大夫的,她也置若罔聞。一次她突然出現(xiàn)頭暈,并且嘔吐,差點摔倒,她也挺過來了,但半年后再次頭暈,一下子跌倒,被送進醫(yī)院發(fā)現(xiàn)大面積腦梗死,已經不可逆?,F(xiàn)在,嚴重的腦卒中后遺癥讓陳阿姨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陳阿姨體檢后第一時間復診,出現(xiàn)癥狀及時就醫(yī),相信科學,積極配合治療,如今的生活質量可能會完全不一樣。前車之鑒,當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