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俊民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yī)師)
做兒女的不一定能時常在父母身邊,很多小事都是老人自己完成,比如剪指甲。它看似事小,一旦處理不好,會引發(fā)很多問題。
隨著角質層代謝減慢,老人的指甲變得硬而厚,表面凹凸不平,難以修剪。此外,年紀大了,手抖、眼花,稍有不慎就會弄傷指甲周圍的皮膚,造成皮下組織化膿性感染,引發(fā)其他炎癥。修剪太頻繁、指甲過短還會形成嵌甲,埋下骨質發(fā)炎或潰爛的隱患。盲目撕拔倒刺,可能使皮膚或皮下組織受損,如果創(chuàng)口擴大、流血,易導致甲周炎或甲溝炎。建議老人剪指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手里握個球。老人在家準備一個能握住的球,剪指甲時拿出來放在被剪的那只手里,這樣手臂和手指的力量匯集到物體上,能有效防止手抖。
用溫水泡手。水溫比平時的洗澡水稍熱,42℃左右。老人把指甲泡軟了再處理,不但更容易剪斷,還不會被飛起的先指甲碎片崩到眼睛。
先中間再兩邊。建議老人先剪中間再修兩邊,這樣易于掌控修剪的長度,避免把邊角剪得過深。另外,記得把指甲尖角修圓。
肉刺不能拔。指甲邊的肉刺不能直接用手拔除,要仔細用修甲刀將肉刺齊根剪斷。
忌太短太頻。老人別把指甲剪太短,否則指頭前端的軟組織沒有覆蓋,指甲的尖端就會向里生長,嚴重時會誘發(fā)甲溝炎。合適的長度是指甲頂端與手指或腳趾頂齊平或稍長一些,留出一小條白邊最佳。另外,修剪不用太頻繁,手指甲每月2次,腳趾甲每月2~3次即可。
戴上老花鏡。剪指甲動作精細,老人大多眼神不好,建議戴上老花鏡。現(xiàn)在也有自帶放大鏡的指甲刀,使用者上下調節(jié)角度,直到鏡片正確對焦,視野就清晰放大了。另外,要避免在太強或太弱的光線下剪指甲,最好在白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