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
“夢想成真?!盚alle Bailey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寫道,并配上一張從礁石上探出身子的美人魚照片。和她一樣,這只美人魚有著古銅一般的深膚色,長發(fā)烏黑,雙眼深邃。
這位19歲的R&B歌手在美國小有名氣,是天后碧昂斯重點提攜的新人之一,而今她又有了個新身份——迪士尼“公主天團”的成員。
7月3日,迪士尼宣布,真人版《小美人魚》將在2020年初期開拍,Halle Bailey出演主角“愛麗兒”。到目前為止,迪士尼共推出12位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各異的公主,而擁有一頭鮮艷紅發(fā)的人魚公主愛麗兒,盡管不是官方公布的“公主天團合照”的C位,但卻是許多人童年記憶里的那朵“紅玫瑰”。
新版《小美人魚》海報,黑人演員Halle Bailey飾演小美人魚
然而,Halle的夢想成真,卻使得許多人“夢想破碎”。官宣當天,Not My Ariel(不是我的愛麗兒)的話題標簽立即攀上了全球推特搜索第一。
“我的愛麗兒,永遠是紅色頭發(fā)、綠色眼睛、膚白勝雪的。迪士尼,Halle不是我們想要的愛麗兒?!币晃煌铺赜脩魬嵖谸了迪士尼,抱怨這家以“制造童話美夢”聞名的公司在迎合政治正確的路上走得太遠。
從第一位公主——1937年問世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到2016年上映的《海洋奇緣》里的原住民公主莫阿娜,迪士尼的公主形象愈加多元化,性格也早已跳離童話故事里的公主都必須柔弱、需要保護的刻板形象,成為拯救家庭、族人甚至人類的“超級女英雄”。
盡管如此,圍繞著公主形象和故事背景設定的激烈爭議從未停止過——究竟應該讓“童話的歸童話”,還是讓“現(xiàn)實照進童話”?
對于與動畫人物形象相去甚遠的真人演員,“原著粉”自然感到很受傷,畢竟那個紅發(fā)的愛麗兒已經(jīng)在銀幕上活躍了三十年。還有人搬出《安徒生童話》原文論證,小美人魚的故事發(fā)生在丹麥城堡,這意味著她應當是白人。
事實上,在原著《小美人魚》里,安徒生并沒有具體點出小美人魚的膚色和發(fā)色。他如此描述小美人魚的樣貌:“六個可愛的人魚公主中,最美麗的是那個最小的。她有著玫瑰花瓣一般柔軟的皮膚,和深海一樣蔚藍的眼睛,和其他人魚一樣,她沒有腳,取而代之的是一條魚尾。”
若要咬文嚼字,擁有綠色眼睛的愛麗兒,也并非完全忠于原著。而她那引人注目的標志性紅發(fā),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在此之前,畫家們總是賦予美人魚一頭燦爛金發(fā)。尤其上映于1984年的電影《美人魚》更是成功塑造了一個金發(fā)藍眼、天真與性感并存的美人魚形象,一時風靡美國。
迪士尼并不想拷貝這套成功經(jīng)驗,而是想打造一個全新的的人魚形象。工作室先是調(diào)配出一種介于藍綠之間的顏色用于魚尾,還為其申請了專利。為了讓小美人魚具有足夠的辨識度,他們選擇了綠色的互補色——紅色,作為她的發(fā)色。
這個決定一度引發(fā)公司玩具制造部門的恐慌。他們擔心,沒有顧客會為紅發(fā)的愛麗兒買單,以至于最早一批愛麗兒娃娃頭發(fā)顏色被做成了“草莓金”——帶有一絲紅調(diào)的金色。
這種憂慮不無道理。在西方文化里,紅發(fā)飽受歧視。民間傳說里,巫婆總是擁有一頭紅發(fā),甚至出賣耶穌的猶大,也是紅發(fā)。法國甚至有句諺語:“紅發(fā)女人或是暴力或是虛偽,通常還兼而有之?!痹诿绹?,紅發(fā)還意味著貧窮和底層——十九世紀中期,大量愛爾蘭人因為饑荒背井離鄉(xiāng),來到美國謀生。大多長著紅發(fā)的他們,被美國人視作粗暴、酗酒、沒教養(yǎng)。
事實證明,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愛麗兒獲得了巨大成功。她作為偶像般存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紅發(fā)的刻板印象。
紅發(fā)女孩Morgan Jarrett在推特上分享的親身經(jīng)歷,獲得了五萬多個贊?!皭埯悆簭氐赘淖兞宋业氖澜纾切┛瘫〉耐嫘K于結(jié)束了,我的紅發(fā)開始被別人羨慕!”她寫道,“迪士尼的愛麗兒徹底改變了紅發(fā)在人們心中的負面印象。這就是迪士尼的力量。我希望有黑人小女孩可以從新的愛麗兒身上,經(jīng)歷跟我一樣的體驗。”
外表的相近,一直以來都不是迪士尼真人公主電影選角的首要考量,精神內(nèi)核才是。正如導演Rob Marshall所說:“我們再清楚不過,Halle 同時擁有著靈魂、心、青春、純真和真我,這實屬珍貴,更別提她動人的歌聲——這些特質(zhì)都是演好這一經(jīng)典角色所必需的。”
劉亦菲飾演迪士尼的首位中國公主花木蘭
圍繞著小美人魚“人設”的爭議,從未平息。
近年來高漲的平權運動,讓許多女權主義者重新審視這部流傳了上百年的童話。為愛犧牲的小美人魚,與現(xiàn)代推崇的“自尊自愛自強”的新女性形象相去甚遠,英國著名影星凱拉·奈特利甚至直言“永遠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讀這些帶有‘女性低等價值的故事”。
作為迪士尼的第四位公主,愛麗兒的出現(xiàn)本身就標志著一個巨大轉(zhuǎn)折。她的“前輩”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幾乎都是被動等待王子拯救的公主?;夜媚锵傻僭?950年締造票房奇跡,這個勤勞善良、飽受繼母姐姐欺凌的公主,挽救了瀕臨破產(chǎn)的迪士尼。觀眾們卻很快厭倦了——九年后上映的《睡美人》票房慘淡,沉睡掉大半劇情的愛洛公主可謂“最水女主”,在女性力量開始覺醒的那個年代,命運全掌控于王子一吻的愛洛,幾乎遭到了一邊倒的群嘲。
痛定思痛的迪士尼,在接下來的三十年里沒有推出新的公主。
敢愛敢恨、有主見又有些叛逆的愛麗兒成了第一個拯救王子并主動追求自己所愛的公主,開啟了迪士尼的“大女主”紀元——《美女與野獸》里熱愛閱讀、善于思考的貝兒,感化了因為生性自私、受到仙女懲罰變成野獸的王子;《公主與青蛙》出現(xiàn)了首位非裔公主蒂安娜,她的夢想不是宮廷生活,而是在魔咒破除后,帶著王子開餐廳,如普通人般“接地氣”地生活……
與此同時,公主們的身份也越來越多樣化。除了黑皮膚的蒂安娜,還有《風中奇緣》里的印第安原住民公主寶嘉康蒂,《阿拉丁神燈》的阿拉伯公主茉莉,以及中國公主——代父從軍的花木蘭。
來到21世紀,王子甚至不再是公主們的“必需品”。不論是《冰雪奇緣》里的艾爾莎還是《勇敢傳說》里的梅莉達,比起浪漫的愛情,她們更重視自我成長和突破?!端廊恕返恼嫒穗娪啊?014年上映的《沉睡魔咒》里,吻醒愛洛的甚至不再是王子,而是黑魔后。迪士尼的嘗試不僅于此——據(jù)外媒報道,《冰雪奇緣2》中,艾爾莎可能愛上一位女性。
面對外界對公主設定模式化的批評,迪士尼也樂于接受,甚至自己也玩起了?!?018年上映的《無敵破壞王2》里,9歲的云妮洛普意外闖入了公主們的派對,為了減輕敵意,云妮洛普稱自己也是公主,隨后遭到一系列質(zhì)問:“你有魔法長發(fā)嗎?你的雙手能施展魔法嗎?小動物會和你說話嗎?你曾被人下毒或是受過詛咒嗎?被綁架過嗎?是不是每個人都覺得你的難題,都要由男人解決?”當云妮洛普對最后一個問題作出肯定回答后,公主們歡呼:“沒錯,她是一位公主!”
2017年的《美女與野獸》中,艾瑪·沃森飾演公主貝兒
然而,如今迪士尼的問題,不僅出在“人設”上。多元的公主身份帶來了新問題:人們指責迪士尼描繪的不過是自己想象中的異域文化,并未認真對待其他民族的歷史。比如,生活在“一千零一夜”時代的茉莉,衣著竟然如此“清涼”,著裝風格也是糅雜印度、阿拉伯、北非傳統(tǒng)民族服飾的“大亂燉”。
7月8日公布的《花木蘭》預告片,也沒有逃過“大亂燉”的命運:木蘭家住福建客家土樓,周圍還種滿了水稻——《木蘭辭》誕生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土樓和水稻當時還沒有出現(xiàn)。不僅如此,木蘭還打著明清時期誕生的太極拳,出戰(zhàn)時頭戴蒙古盔,身披宋甲——來自中國各個朝代的文化元素來了個大混搭。
盡管《木蘭辭》的真實性仍有待考證,但不論是木蘭中混搭的文化元素,還是“黑化”的小美人魚,都指向一個現(xiàn)實:童話很難只是童話。對于被寄予引領兒童價值觀的迪士尼來說,類似的挑戰(zhàn),早已成為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