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俏
所謂的中國人重保養(yǎng),不吃寒冷之物,這種習(xí)慣來自于明清。我們更早的老祖宗唐宋人士相對來說開明很多,生活跟現(xiàn)在的歐美人別無二致。
唐朝人最得意的冰品發(fā)明是酥山,所謂“酥”,是指奶油、黃油一類的乳制品,最誘人之處便是細膩滑潤,所以便有“天街小雨潤如酥”這樣的句子來描述雨點之輕柔。而酥山與酥不同,是用冰窖制作出來的純奶油冰激凌。當(dāng)時擁有私家冰窖的人家當(dāng)然不會多,所以酥山的大批量制作也僅限于大富之家和宮廷。高規(guī)格的宴會上少不了酥山的助興,并且酥山的體積越是大,顯得這場筵席的檔次越是高。
試著想象一下,那一大盤子華麗的純牛乳冰激凌,高聳地堆積在鎦金的盤子里,如雪如晶,讓賓客們恍然覺得,自己在大暑天竟然見到了險峻的雪山!有人贊說:“或?;蚓鋭輩⒉?,隱映陸離,疑雪岫之座窺;乍輝乍煥,其色璀璨,灼爍皓辟,與玉臺兮相亂?!倍稚娇瓷先バ蹅延^,入口的感覺卻是松軟潤滑,并且甜絲絲的,叫人一嘗就喜歡。所以平民百姓就算沒有機會在暑熱天吃到富貴人家自己做的酥山冰激凌,到了寒冬臘月,就利用自然寒冷的天氣來做些小規(guī)模的迷你酥山過癮。
看這些愛好美食的唐人,大冬天照樣吃冰激凌不誤。而且愛好酥山的人一多,關(guān)于吃酥山的各種講究也就紛紛出現(xiàn)了。有人說,配酥山最好的飲品是上好的小龍團茶;有人說,白色的酥山過時了,最時髦的是用“貴妃紅”或者“眉黛青”染出來的紅色或綠色的酥山。
酪是另外一種唐宋人士喜愛的冰品,也就是半凝固狀的甜味奶酪。當(dāng)時比較流行的吃法是“糖酪澆櫻桃”。因為唐宋櫻桃成熟的季節(jié),正趕上酪農(nóng)大量制作新酪的時候,所以把采摘下來的新鮮大個的櫻桃去了核,澆上味道濃郁的奶酪和蔗糖漿,放在琉璃盤子里吃,是當(dāng)時初夏最具有人氣的一道甜點?!敖鸨P乳酪齒流冰”,當(dāng)然,這糖酪澆櫻桃自然也要經(jīng)過冰鎮(zhèn),否則風(fēng)味就差了些。在唐代,有些貴族人家在夏天舉行宴會,一次就能吃掉十幾棵樹產(chǎn)出的櫻桃,甜乳酪也要用掉好幾斗。
比起愛吃奶油類冰品的唐人,宋人更喜直接吃雪吃冰。如果家里有冰窖,就把前一年的冰雪冷藏起來,到了夏天拿出來做刨冰吃。宋朝的市面上也有不少賣冷飲的店家,到了夏天就供應(yīng)“綠豆甘草冰雪涼水”“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這些名字現(xiàn)在聽起來還是頗能打動人的冷飲芳名。而其中最講究的則是“蜜沙冰”,即澆上了蜜和紅豆沙、綠豆沙的刨冰,聽上去是不是很先進?當(dāng)時的上流社會最流行吃刨冰,有的上面澆桂花鹵,有的上面澆玫瑰鹵,有的則直接澆乳糖漿,有時候主人心情一好,還會讓家臣去家門口的街上分給路人吃自己“濾蜜調(diào)冰結(jié)絳霜”做出來的獨家配方的刨冰,聽上去真是一種浪漫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