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當前危害我國人群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我國在過去的3年里,平均每年有62.6萬人死于肺癌[1-2]。惡性胸腔積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MPEs)是 NSCLC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影響病人生活質(zhì)量和總生存時間的重要因素。一項綜述性文獻數(shù)據(jù)顯示,60%以上的胸部惡性腫瘤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會合并胸腔積液[3]。明確胸腔積液的良惡性是臨床診治的重要問題,尤其在老年病人中有創(chuàng)檢查接受困難,尋找無創(chuàng)或微創(chuàng)、重復性好的診斷方法具有極大的臨床需求[4]。目前,腫瘤標志物在NSCLC的無創(chuàng)診斷中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5]。本研究收集經(jīng)內(nèi)科胸腔鏡確診為NSCLC胸膜轉(zhuǎn)移病人的胸腔積液標本,應用多腫瘤蛋白芯片檢測有肯定臨床價值的多個腫瘤標志物,建立判別函數(shù)診斷模型,旨在為MPEs的無創(chuàng)診斷提供客觀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陜西省人民醫(yī)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間經(jīng)內(nèi)科胸腔鏡診斷為NSCLC胸膜轉(zhuǎn)移的老年住院病人60例為肺癌組,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65~79歲,平均(67.9±3.1)歲;吸煙指數(shù)>400支/年者22例。另選取同期各類良性胸腔積液病人49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8例,女11例;年齡65~79歲,平均(69.1±2.9)歲;病人為結核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肺部真菌及細菌性肺炎、間質(zhì)性肺疾病等導致胸腔積液。所有病人行內(nèi)科胸腔鏡檢查前先行血常規(guī)、凝血三項、血氣分析、心肌酶、腦鈉肽(BNP)、胸部CT等檢查,排除內(nèi)科胸腔鏡檢查禁忌證。該研究所有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陜西省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胸腔積液檢查:病人坐位,背部B超沿肩胛下線探查,胸水深度<3 cm為微量,3~5 cm為少量,5~7 cm為中量,>7 cm為大量。
1.2.2 活動狀態(tài)(PS)評分:采用美國東部腫瘤寫作組制定的簡化活動狀態(tài)評分表(Zubrod-ECOG 5分法)進行評分:0分,活動能力完全正常,與起病前活動能力無任何差異;1分,能自由走動及從事輕體力活動,但不能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2分,能自由走動及生活自理,但已喪失工作能力,日間不少于一半時間可以起床活動;3分,生活僅能部分自理,日間一半以上時間臥床或坐輪椅;4分,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5分,死亡。
1.2.3 胸腔鏡檢查及胸腔積液腫瘤標志物檢測:按照常規(guī)胸科手術體位及切口,采用奧林巴斯電子胸腔鏡(Olympus,LTF-240)接入BF-240主機進行采樣和輸出圖像。在前后胸壁、胸膜頂、膈肌等部位獲得6~9塊活檢組織,后充分引流積液,置入胸腔引流管后行閉式引流并縫合切口。所有病人均收集無污染胸腔積液10 mL,離心后收集上清標本,檢測2組病人胸腔積液中的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質(zhì)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經(jīng)烯醇化酶(NSE)、糖類抗原(CA)125、CA199、CA153的表達水平。腫瘤標志物檢測按照蛋白芯片檢測操作流程進行,腫瘤標志物陽性參考值:CEA<5 ng/mL,NSE<13 ng/mL,CYFRA21-1<3.3 ng/mL,CA199<35 U/mL,CA153<35 U/mL,CA125<35 U/mL。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和處理,對變量進行正態(tài)性及方差齊性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采用Logistic多元回歸前進法(Forward LR)評價各模型診斷效價及穩(wěn)定性。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并計算各組合模型的曲線下面積(AUC)判別診斷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2組病人一般資料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n)
2.2 NSCLC胸膜轉(zhuǎn)移病人腫瘤轉(zhuǎn)移方式及原發(fā)病灶組織類型 根據(jù)內(nèi)科胸腔鏡下直視胸膜轉(zhuǎn)移病灶的特征,將其分為單發(fā)結節(jié)病灶,多發(fā)結節(jié)病灶(2~6個病灶)和彌漫性結節(jié)病灶3種類型。本組研究中單發(fā)結節(jié)病灶10例,多發(fā)結節(jié)病灶29例,彌漫性結節(jié)病灶21例。組織病理分型:鱗癌23例,腺癌31例,腺鱗癌5例,癌肉瘤1例。
2.3 2組胸腔積液中各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蛋白芯片法檢測的6個標志物在2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 見表 2。
2.4 單一腫瘤標志物的診斷效能評價及組合模型篩選 采用Logistic多元回歸前進法分析,將各標志物作為變量進入方程,與前變量觀測值相比,似然比卡方值在18.40~37.01之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提示各腫瘤標志物均能在MPEs的定性診斷中發(fā)揮作用,其中CYFRA21-1和CEA的評分最高,其后分別為NSE、CA125、CA199和CA153。將單一標志物按照串聯(lián)試驗組合作為診斷標志物模型,計算模型中各指標風險系數(shù),選擇Hosmer and Lemeshow Test的結果作為擬合優(yōu)度指標,P>0.05時認為模型擬合優(yōu)度可以接受;分別計算其正確百分率、偏回歸系數(shù)(B)的95%可信區(qū)間,篩選評分居前的模型,分別為CEA+NSE+CYFRA21-1(組合 1)、CYFRA21-1+NSE+CA125(組合 2)、CEA+CYFRA21-1+CA199(組合 3)、CEA+NSE+CA125+CA199(組合 4)及 NSE+CYFRA21-1+CA125+CA199(組合 5)。
表2 2組各腫瘤標志物的表達水平比較(±s)
表2 2組各腫瘤標志物的表達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腫瘤標志物 肺癌組 對照組CEA(ng/mL) 8.01±2.08?? 2.31±0.24 CA199(μ/mL) 35.15±9.38? 27.16±8.82 CA125(μ/mL) 40.22±13.24?? 24.11±9.72 CA153(μ/mL) 38.50±12.97? 26.08±10.19 NSE(ng/mL) 31.01±6.30?? 10.96±5.02 CYFRA21-1(ng/mL) 13.45±1.90?? 2.95±0.47
2.5 標志物組合模型的優(yōu)化及臨床診斷效能評價 采用ROC曲線及串聯(lián)試驗對評分居前的5個組合模型再次優(yōu)化,與胸腔鏡診斷結果匹配進行臨床驗證其診斷效能,計算各組合的正確診斷指數(shù)(Youden指數(shù))及AUC。模型診斷結果評分可見,5個診斷模型的診斷效能均大于 0.5,其中組合 2的 AUC最大,為0.694,優(yōu)于其他4個組合,盡管該組合的特異度低于組合5,但其Youden指數(shù)最大,為0.55。見表3。
表3 標志物組合診斷模型的診斷效能比較
胸腔積液是除血清之外最為重要的肺腫瘤標志物檢測標本來源,甚至某些腫瘤標志物的含量在胸腔積液中比血清中更高。尤其是在老年病人中,檢測腫瘤標志物成為診斷MPEs的一種微創(chuàng)、快速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所有病人均經(jīng)過內(nèi)科胸腔鏡及活檢病理學確診,但本研究收集資料結果顯示胸膜轉(zhuǎn)移類型與原發(fā)病灶的組織類型無明確的對應關系。
CEA、CA125、CA199、CA153、NSE、CYFRA21-1是臨床常用的肺腫瘤標志物。NSE的升高被認為是輔助診斷小細胞癌及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癌的重要指標。CEA和 CYFRA21-1升高常見于 NSCLC。劉延峰等[6]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腫瘤標志物,尤其是CEA的升高往往具有腺癌病理分型提示價值和臨床療效預測價值,并且該指標在臨床早期(Ⅰ+Ⅱ期)病人中就存在差異。本研究發(fā)現(xiàn),肺癌組病人的胸腔積液CEA、CA125、CA199、CA153、NSE、CYFRA21-1 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提示上述指標在診斷MPEs具有明確的輔助診斷價值。國內(nèi)臨床研究結果提示,單一腫瘤標志物的診斷效能不可避免地受到靈敏度和特異度的影響,但限于串聯(lián)試驗局限性,靈敏度的提高必然帶來特異度的下降[7-8]。如何優(yōu)化標志物的組合達到靈敏度和特異度的均衡值得研究。本研究將各單一標志物組合,采用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對各組合模型進行評分,獲得評分較好的5個組合模型分別為:CEA+NSE+CYFRA21-1、CYFRA21-1+NSE+CA125、CEA+CYFRA21-1+CA199、CEA+NSE+CA125+CA199及NSE+CYFRA21-1+CA125+CA199。5個組合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P值均大于0.05,提示5個模型的診斷效能較高,均可作為有效的診斷方法。Logistic回歸模型與ROC曲線結合可有效控制混雜因素,使ROC曲線更接近于總體實際情況。本研究應用ROC曲線對評分居前的5個組合模型再次優(yōu)化,并與胸腔鏡診斷結果匹配進行臨床驗證其診斷效能,結果顯示5個模型的診斷效能均大于0.5,其中CYFRA21-1+NSE+CA125的AUC最大,為0.694,優(yōu)于其他4個指標組合,盡管該組合的特異度低于NSE+CYFRA21-1+CA125+CA199,但其 Youden指數(shù)最大,提示CYFRA21-1+NSE+CA125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衡性好,是最佳的診斷標志物組合。
雖然腫瘤標志物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指標,本研究的病人例數(shù)仍較少,僅靠腫瘤標志物的診斷是不足的,仍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如:臨床癥狀、體征、影像學特征、胸腔積液的理化指標等。由此可見,深入研究胸膜轉(zhuǎn)移的NSCLC腫瘤細胞的分子生物學表型,尋找特異性更好的標志物是具有臨床前景的工作[9]。為今后腫瘤的無創(chuàng)、微創(chuàng)診斷,尤其是為減少因臨床醫(yī)師的經(jīng)驗問題而造成的診斷誤差提供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