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王者回歸”來形容iPad mini 5的發(fā)布可能顯得有些過了,但iPad mini 5的出現,確實有稱霸中小屏平板領域的氣勢。手掌大小的7.9寸Retina屏讓平板小巧靈活,搭載最新處理器A12 Bionic的同時還對應第一代Apple Pencil,就是這樣一款外觀與以往系列一樣,但內在卻大幅升級的新款iPad mini,讓喜歡mini系列的粉絲欣喜若狂。
最大的區(qū)別來自內在
iPad mini系列在2015年的4代之后就再無后續(xù)機型,坊間雖然有各種對于新型號的猜測,但伴隨著這樣的猜測和器材時間一過就是4年。作為mini狂粉的我也逐漸失去了耐心,放棄了對新機型的期待。然而,今年蘋果卻悄無聲息地更新了新一代的iPad mini。搭載最新iOS 12的iPad mini 5,無論是在瀏覽網頁還是在切換App時都顯得十分流暢。因為搭載了最新的處理器A12 Bionic,使得iPad mini 5在處理專業(yè)的圖像編輯以及3D游戲等時也顯得游刃有余。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上,iPad mini 5延續(xù)了mini系列的一貫風格,尺寸為203.2×134.8×6.1mm(長×寬×厚),重量為300.5g(Wi- Fi)與308.2g(WiFi+Cellular),幾乎與iPad mini 4沒有區(qū)別。可以說,這樣的“沒有區(qū)別”才讓人更加興奮。這不禁讓人想起以前喬布斯在iPhone 4設計時的理念——“大小已經定好了,就是這個尺寸,剩下的就是把高性能的CPU、內存、電池等塞進去就可以了”。雖然整體看上去就是iPad mini 4的模樣,甚至連Home都還是實體鍵,但內部的變化是真的讓人喜出望外。
更好的屏幕,更好的閱讀效果
iPad mini 5所采用的是7.9英寸的2048×1536像素,精細度為326ppi的Retina顯示屏。與iPad mini 4采用了相同的“全層壓屏”技術,恰當地控制了正面防護玻璃與液晶屏之間的距離,其亮度最高能達到500nit(iPad mini 4最高為400nit)。此外,mini系列初次實現防反射1.8%的反射率,但凡不是陽光直射的室外也能很舒服地看清屏幕上的內容。色域方面,iPad mini 4以RGB為標準,而iPad mini 5則使用的是廣色域的“P3”(Display P3)標準。作為本次回歸進化的一個要點,即可使用iPhone最新款上所采用的、可讓畫面看起來更加舒適的“原彩顯示”。所謂原彩顯示,也就是通過內置傳感器,感知、調整并維持適應周圍光源色彩的顯示屏上所能顯示出來的色彩。
簡單地說,就是當我們利用瀏覽器或閱讀電子書籍時,屏幕上的畫面相較于照片或視頻會顯得白色的區(qū)域更加刺眼,而當色溫變高時甚至還會變得接近于青色,顯得很不自然,這也就是造成眼睛疲勞的一個原因。然而,原彩顯示卻能夠降低色溫,讓畫面給人一種“接近于紙質書本顏色”的印象。事實上,開啟原彩顯示后能夠明顯地感覺到屏幕在顯示上抑制了藍色的光,這時閱讀文字就會感到更加舒服,而查看照片或插圖等的顏色都會顯得更加自然。不過,這與阻擋藍光從而讓畫面的色差大幅傾向暖色的“Night Shift”不同,原彩顯示下的色差變化相對小很多。盡管如此,當用戶需要編輯照片時,原彩顯示也會根據周圍的環(huán)境讓屏幕在觀看時產生色差,所以這時最好關閉原彩顯示。
Apple Pencil帶來的擴展性
mini系列對應Apple Pencil這一點有點讓人意外,畢竟很多用戶第一印象在于,7.9寸這樣一個不算大的屏幕上使用Apple Pencil,究竟能做什么?作為iPad mini 5的一個進化點,曾在iPad mini 4所使用的“全層壓屏”技術得以改進,其間隙變得更小,提高了液晶屏與正面保護玻璃的貼近度,這也就讓Apple Pencil的書寫顯得更加真實,其筆尖與書寫位置之間的間隙變得更小,Apple Pencil的傾斜與筆壓在書寫時形成的線條粗細反饋也就更加直觀。雖然是很細微的變化,但用戶也一定很高興見到這類在使用體感上的改進。我使用iPad mini 5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支持了Apple Pencil。雖然只是對應第一代Apple Pencil,但由于上述“全層壓屏”技術的改進,以及A12 Bionic的搭載,讓書寫時幾乎感覺不到延遲或精度偏差。相對于我以前使用的第一代iPad Pro,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屏幕大小上的書寫習慣的重筑。我繪畫時所使用的App是Procreate,當在有著12.9英寸大屏幕的第一代iPad Pro上作畫時,仿佛就是在與屏幕同等大小的畫布上繪畫一樣,十分方便。不過,就是在這樣大尺寸的“畫布”上作畫,也會時不時放大、縮小或者旋轉來進行調整繪畫時所需要的區(qū)域精細度等。而當我使用iPad mini 5繪畫時,由于屏幕變成了7.9英寸大小,上述的放大縮小等操作也會來得更加頻繁,但卻意外地不覺得累贅。這是因為即便是在iPad Pro上也需要這樣的操作來描繪細節(jié),而iPad mini 5只不過是將所有的繪畫過程變成了更為細致的作畫方式罷了。
相比兩款iPad,iPad Pro的大屏幕使得它不具備便攜性,基本上只能在固定的工作臺上使用,事實上我的iPad Pro也就是這樣使用的。而iPad mini 5擁有mini系列良好的便攜性優(yōu)點,可說是走到哪里都可以工作,像是隨身攜帶了一個小巧的記事本,但是又比傳統(tǒng)記事本能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打破了mini系列幾乎就只是一個“追劇神器”的傳統(tǒng)平板的固有觀念,讓其擁有了新的生命力。
A12 Bionic的強大多媒體性能
借助最新處理器A12 Bionic的強大性能,iPad mini 5可以完成更為專業(yè)的圖像編輯。這里我所使用的是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iPad,其操作與調整都十分簡單、直觀,同時App還設置有類似單反拍攝的專業(yè)輔助功能,能讓用戶手中的iPad mini 5搖身一變成為“單反相機”。此外,App內購的收費內容(每月收費)還允許App可導入單反相機拍攝的RAW文件進行編輯,針對長時間外出拍攝的專業(yè)攝影師,iPad mini 5的便攜性與強大功能絕對能派上用場。
另外,mini系列剛好手掌般大小的尺寸以及雙手久持也不會很累的重量,使得系列產品一直在掌上游戲方面有著很高的人氣。在3D射擊游戲《Smash Hit》中(一款在以玻璃為背景的奇妙空間中,依靠扔出鐵球砸碎障礙物不斷前進的休閑游戲),游戲的啟動速度十分快,砸碎玻璃時的3D多邊形物理反饋感十分強,而每一關結束后的讀盤等待時間也很短,幾乎可算是無縫游戲。在測試國民手游《王者榮耀》時,把游戲的所有設置都設置到最高的狀態(tài),游戲的幀數也能穩(wěn)定在60幀/秒,即便在入夏之后,最高畫質下運行游戲的iPad mini 5在電池的發(fā)熱上也是可接受的狀態(tài)。
iPad mini 5的“內在”提升了許多,使用之后就能明顯地感受到這已經是一款融合圖像處理的生產力工具,同時兼具視頻播放、電子書閱讀以及掌上游戲機功能的產品。雖然“外在”維持了mini系列傳統(tǒng)的模樣,但就這個部分而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就我而言,這樣的“提升”與“維持”對mini系列是一種價格和性能的最優(yōu)平衡點,推薦給喜歡小巧便攜且擁有高性能平板電腦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