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哈瓦那時報》7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的非洲盟友正如何改變世界秩序2007年當聯(lián)合國大會(聯(lián)大)就朝鮮人權報告決議草案舉行投票時,56個非洲國家中只有10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投出相同的票。大多數非洲國家都追隨中國投票——要么反對、要么棄權。
在新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后的幾十年里,中國已崛起為世界經濟和軍事大國,并超過美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為非洲3000多個重要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如今,超過1萬家中資企業(yè)正在非洲開展業(yè)務,將當地市場中近半數由國際企業(yè)承包的建筑合同收入囊中。
雖然華盛頓正對非洲局勢越來越警惕,但北京很早以前就已制定其非洲戰(zhàn)略?!皬纳鲜兰o50年代起,非洲就一直對中國至關重要,”美國南加州大學政治學教授斯坦利·羅森表示,“當時是因為非洲國家在聯(lián)合國擁有的投票票數,因此這極具政治意義。”
“1979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后,非洲在經濟上變得更加重要,”羅森說。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實施鼓勵民營企業(yè)赴海外投資的“走出去”戰(zhàn)略推動下,中非貿易額增長了700%。
羅森表示,如今中國致力于與非洲國家打造互利互惠關系。去年9月中國政府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承諾,將通過直接投資和基礎設施貸款等途徑再為非洲提供600億美元金融支持。或許更能說明中國(對非洲)吸引力的是,參加北京峰會的非洲國家比參加2018年聯(lián)合國會議的國家還多。
無論北京對非洲的“動機”如何,中國投資不但已促進其國內經濟增長,還對需要技術援助和基礎設施開發(fā)的非洲領導人產生政治影響力。更至關重要的是,這還表明了西方主導的發(fā)展模式——以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和民主政治原則為主要特征——并非唯一的發(fā)展道路?!ㄗ髡叩つ釥枴?,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