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芬 陳建國
日前,鮑里 斯·約翰遜在獲得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準后,正式出任英國首相,他是伊麗莎白二世繼位以來的第14任首相。最近,英國媒體披露了許多女王與首相們的故事。
丘吉爾:超越君臣的關(guān)系
1952年2月6日,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睡夢中去世,遠在肯尼亞旅行的伊麗莎白公主趕回國繼承王位。這時的英國首相是78歲的溫斯頓·丘吉爾,他對25歲的新君主充滿疑慮,他的私人秘書喬克·科爾維爾后來回憶說:“國王離世后,他(丘吉爾)總是說自己對女王不了解,她還只是個孩子?!辈贿^,丘吉爾很快發(fā)現(xiàn),這個小姑娘并不簡單,她登基沒幾天就開始接見外國領(lǐng)導(dǎo)人和大使,對國事盡職盡責(zé)。漸漸地,丘吉爾覺得她仿佛就是新一代維多利亞女王,女王登基5天后,丘吉爾在下議院一次演講中公開贊美女王是“一位既美麗又充滿朝氣的人”。女王也喜歡上了丘吉爾的睿智和老練,她在這位老首相的教導(dǎo)下慢慢學(xué)習(xí)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現(xiàn)代君主。
盡管女王和丘吉爾的年齡相差了50多歲,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建立起超出君臣范圍的朋友關(guān)系。女王喜歡跟丘吉爾相處,他們經(jīng)常一起談?wù)撡愸R,每到周二晚上,丘吉爾都會精心打扮一番去見女王。由于宮廷會談對外保密,外界不知道他們具體在談什么,有一天晚上,丘吉爾在離開宮廷時用蹩腳的法語自言自語:“今晚她真是太漂亮了!”多年后,有人問女王她最喜歡跟誰交談,女王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當(dāng)然是丘吉爾,跟他談話太有意思了!”一旦女王稍有微詞,丘吉爾就會很自責(zé)。有一次,女王問他有沒有讀過英國駐伊拉克大使發(fā)來的一封電報,丘吉爾回答說沒讀過,接著,他火急火燎趕回首相府,找出那封電報。
為了能讓年輕的女王坐穩(wěn)王位,丘吉爾不顧年事已高,堅持當(dāng)著首相。1953年6月23日晚,丘吉爾突然中風(fēng),盡管身體部分癱瘓,他還是在第二天一早主持了一場內(nèi)閣會議。女王知道他的病情后很著急,甚至還寫了一封信安慰他。這年9月,女王邀請他去觀看賽馬會,接著又邀約他去王室莊園度周末。他在一年年老去,親人和朋友都勸他可以退休了,但他用一個又一個借口又拖延了兩年。終于,到了1955年4月,丘吉爾放手了。在最后一次作為首相同女王會談時,女王打算授予他倫敦公爵爵位,但這可能會讓女王因此飽受壓力、遭非議,他拒絕了這一好意。他回到首相府后含著淚告訴科爾維爾:“她(指女王)是那么美麗,那么有魅力,她如此好心要賜予我一個公爵爵位?!鄙院?,女王寫信給卸任的丘吉爾,她在信中寫道,以后任何一位首相都無法替代他的地位。1965年,丘吉爾去世,在他的葬禮上,女王不顧自己的地位身份,比丘吉爾的家人來得還早,離開得還晚。
威爾遜:處處維護女王
有歷史學(xué)家稱,在伊麗莎白二世眼中,除了丘吉爾之外,其他首相都是一樣的。不過,有些首相感覺自己同女王相處非常融洽,哈羅德·威爾遜就是這樣一位首相。
1964年10月16日,女王在白金漢宮接見新首相威爾遜,威爾遜是女王不熟悉的一類人,他來自下層社會,身上帶有鄉(xiāng)土氣息,而且他還是女王登基十多年來的首位工黨首相。女王決定給他來個下馬威,教會他如何尊重君主。在她同威爾遜首次例行會談期間,女王故意問他一些刁鉆的問題,讓他措手不及。會談結(jié)束后,女王告訴宮廷女官:“我們要給他點壓力才行。”
果然,不到3個月,這位新首相就對女王俯首帖耳了。女王的母親表示,她覺得跟威爾遜談話很不舒服,她很高興女兒能“搞定”他。威爾遜只比女王大十歲,兩人可以說是同輩人。有趣的是,威爾遜對女王非常敬重,他覺得女王特別優(yōu)雅。威爾遜每周去覲見女王一次,慢慢地他發(fā)現(xiàn)跟女王談話是件很愉快的事。為調(diào)動氣氛,除了政治事務(wù)匯報外,他還會給女王講一些八卦故事,例如,他后來告訴女王,法國總統(tǒng)吉斯卡爾·德斯坦熱衷于在巴黎追逐女人。但是,女王對他卻沒那么感興趣,每當(dāng)兩人的周例會行將結(jié)束時,女王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去給自己的孩子們洗澡。
身為工黨領(lǐng)袖的威爾遜是君主立憲
制的堅定支持者,這同他的那些黨內(nèi)伙伴截然不同,那些人不贊同君主立憲制,也不喜歡女王。外交大臣邁克爾·斯圖爾特公然告訴美國人,女王除了精通馬術(shù)外,基本就是個普通女人。郵政大臣托尼·貝恩想把郵票上的女王頭像換掉,隨后,女王把這件事告訴了威爾遜,威爾遜立即讓貝恩取消這個唐突的計劃。沒過多久,威爾遜把貝恩調(diào)任技術(shù)大臣,貝恩去覲見女王時,女王挖苦他道:“我肯定你會懷念你的郵票的?!?/p>
威爾遜對女王的維護有時令工黨黨內(nèi)很為難,無論何時,每當(dāng)工黨要求縮減王室財政或動搖女王權(quán)威時,他都會采取壓制行動。到首相生涯末期時,他仍想著要為女王效勞。其實,早在1975年他就決定辭去首相一職,但直到1976年3月才公開,并且選擇與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宣布離婚的同一周,他希望自己的辭職能轉(zhuǎn)移對王妹離婚的注意力,從而減輕王室壓力。1976年4月威爾遜辭職時,女王為了表達對他的感謝,答應(yīng)他的請求參加了他在首相府舉行的告別宴會,這是女王自21年前丘吉爾離任以來首次參加首相告別宴會。
撒切爾:沒太多私交
撒切爾夫人不僅是英國歷史上首位女首相,也是150年來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英國政治傳記作者約翰·坎貝爾說,有關(guān)女王同撒切爾夫人的關(guān)系有很多猜測,這兩個女人舉止非常得體,但兩人之間沒有親密關(guān)系。
女王和撒切爾夫人的年齡只相差幾個月,兩人的裝扮都很細致,但她們的成長環(huán)境和性格氣質(zhì)卻完全不同。女王覺得撒切爾夫人欠缺幽默感,而且撒切爾夫人的發(fā)言總是很長,女王插不上話,女王認為這一點尤其氣人。撒切爾夫人認為,不應(yīng)該同女王建立親密關(guān)系,這樣是對君主的不敬,所以她盡量同女王保持著禮儀性關(guān)系,兩人很少就私人問題進行交流。不僅如此,撒切爾夫人把每年秋季前往王室莊園同女王一道度假視為麻煩事,有一次,有人問女王,首相是不是喜歡到山里散步,沒想到女王回道:“山里?她(指撒切爾夫人)只在公路上走!”
1986年7月20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稱,女王擔(dān)憂撒切爾夫人的經(jīng)濟政策助長了社會分裂,女王還對高失業(yè)率、一系列騷亂、礦工暴力罷工以及撒切爾夫人拒絕對南非種族隔離政權(quán)實施制裁感到震驚。這個消息源頭據(jù)說來自女王的新聞秘書邁克爾·希阿和英聯(lián)邦秘書長施里達特·拉姆法爾,但希阿稱他的話被斷章取義以及按猜測修改。小道消息使撒切爾夫人一度認為,如果有可能的話,女王會投票給她的政治對手。這篇文章發(fā)表一周后,女王與撒切爾夫人會面,希阿就坐在兩人中間,希阿向撒切爾夫人道歉,但撒切爾夫人回道:“用不著擔(dān)心?!蓖砩希銮袪柗蛉瞬疟響B(tài),她管不著女王是否辭退希阿,但王室是否應(yīng)該做些預(yù)防措施,以防止此類事情再度發(fā)生。幾個月后,希阿離開了王室。據(jù)說,在談到這位女首相時,女王曾說:“撒切爾夫人一個字都不聽我的。”
有人稱,女王與撒切爾夫人關(guān)系并不融洽,比如兩人很少一起露面。英國政府一些高級消息人士也承認,女王與撒切爾夫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有點“僵硬”。據(jù)說,撒切爾夫人手下的一些官員努力確保首相在會談期間不會與女王撞衫。作家迪安·帕默撰寫的一本書聲稱,女王和撒切爾夫人兩人互不喜歡,女王有時模仿撒切爾夫人的口音,她還在世界其他領(lǐng)導(dǎo)人面前稱撒切爾夫人為“那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