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20世紀(jì)法國著名思想家、文學(xué)家、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他的代表作品有《約翰·克里斯朵夫》《母與子》(又名《欣悅的靈魂》)等,其小說的特點被后人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除此之外,他曾獲得1915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是傳記文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作為社會活動家,他一生堅持自由、真理和正義,為人類的權(quán)利和反法西斯斗爭奔走不息,被稱為“歐洲的良心”。
1886年,羅曼·羅蘭懷抱著崇高的社會理想和熱情,考取巴黎高等師范學(xué)校,而周圍的現(xiàn)實卻讓他苦悶困惑,于是他給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信尋求生活的答案。托爾斯泰很熱情地寫了一封二三十頁長的回信,并指出:“一切使人們團結(jié)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們分裂的,是惡與丑?!蓖袪査固按认椤钡难孕袑α_蘭的一生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20世紀(jì)初,在物質(zhì)利益決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力成為國際秩序的時代,需要的是高貴的精神,需要的是甘愿自我犧牲、以痛苦為人類獻祭的榜樣。羅曼·羅蘭把社會變革與進步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的身上,他要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傳,讓人們“呼吸到英雄的氣息”,為我們的精神世界創(chuàng)造光輝奪目的太陽。他制定了詳細的創(chuàng)作計劃,并先后寫成《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等名人傳記。
《名人傳》即包含這三部傳記。作者把《名人傳》作為現(xiàn)代的英雄史詩,他希望告訴人們:在一個物質(zhì)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xiàn)。我們寧愿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們?nèi)烁竦膫ゴ??!皞ゴ蟮男幕暧腥绯缟骄X,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yīng)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zhàn)斗的勇氣”。對于我們的時代,這亦是金石之言。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dāng)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dāng)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藥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fā)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dāng)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yīng)當(dāng)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往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shù)婪驅(qū)ξ颐撁?皇后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jīng)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訓(xùn)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賞讀感悟
第一段是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的信。耳聾對于音樂家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災(zāi)難,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還可能受到敵人的污蔑。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由于耳聾而遭受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的可憐和自私。
第二段是貝多芬在書信中寫到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十分傳神的動作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最集中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當(dāng)然貝多芬和歌德的處境不同,對他們進行比較時要作全面分析。
托爾斯泰并不向那些思想上的特權(quán)者說話,他只說給普通人聽。他是我們的良知。他說出我們這些普通人所共有的思想,為我們不敢在自己心中加以正視的。而他之于我們,亦非一個驕傲的大師,如那些坐在他們的藝術(shù)與智慧的寶座上,威臨著人類的高傲的天才一般。他是一如他在信中自稱的,那個在一切名稱中最美,最甜蜜的一個——“我們的兄弟”。
人生唯有面臨死亡,才能變得嚴(yán)肅,意義深長,真正豐富和快樂。他是一個個人主義貴族,而在他的晚年卻很不成功地試圖過一種窮苦農(nóng)民的生活。他起初曾耽于聲色,而最終卻成為一個徹底的清教徒。他是“一個平凡的人”,我們息息相通的兄長。他比我們更有自知之明,更富有人情味,思想更縝密,目光更清醒,感情更奔放。這位天才道德家以殘忍的狂熱和無情的冷峻,對自己靈魂進行發(fā)掘。他一輩子都在努力通過自我寫照達到自我完善,從不停息,從不滿足,從不讓藝術(shù)流于形式。托爾斯泰,最偉大的作家、改革家、最有影響的道德思想家。
賞讀感悟
兩段文字集中凝練地概括了托爾斯泰的人生和主張。《名人傳》中的托爾斯泰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也有焦躁、憤怒、沖動、放蕩的時候,他并不是一個萬人膜拜的神,而是就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一個艱苦奮斗、歷練成長的角色。我們所缺少的并不是他的天分、地位,而是他的經(jīng)歷、他那充滿激情的上進心,還有他的真誠、坦率。
什么勝利可以和這場勝利相比?哪天的陽光,曾達到這種超人的努力的光榮?曾獲得這種心靈從未獲得的凱旋?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jié)他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用痛苦換來的歡樂?!?/p>
賞讀感悟
這一段寫了米開朗琪羅的艱辛和淚水,哪怕他只是一個被世人遺忘的人,他用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快樂,世界的快樂,如選段中所說“用痛苦換來的歡樂?!边@是他在艱辛后收獲的成功的喜悅和歡欣。他并沒有自私地面對生活,而是無私地用苦難來鑄成歡樂,把它給予世界。
總結(jié)
打開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生命的烈火就會撲面而來?!睹藗鳌防锏娜耍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列夫·托爾斯泰,雖然三人的事業(yè)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lǐng)域里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為創(chuàng)造不朽的杰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們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慘的遭遇,或有內(nèi)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疊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人生旅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貝多芬供大家欣賞的音樂,是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米開朗琪羅留給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里,描述了萬千生靈的渺小與偉大,描述了他們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諧,借以傳播愛的種子,傳達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上帝生存的人”“當(dāng)一切人都實現(xiàn)了幸福的時候,塵世才能有幸福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