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違約責任也叫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屬于合同雙方在違反合同要求之后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在英美法系當中,違約責任也叫違約補救,但在大陸法系當中,違約責任是涵蓋在債務不履行的責任當中的,它體現(xiàn)的是民事責任制度的相應保障合同債權以及維護交易秩序的責任,作為合同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違約責任對于合同法的功能實現(xiàn)起到重要影響,由此我們來闡述違約責任的特征好功能,以便更好地發(fā)揮其有效作用。
關鍵詞:違約責任;特征;功能
引言:
在合同法當中,違約責任是一項重要內容,它是保障交易安全性并維護社會信用的一項法律制度,能夠更好地保障合同的順利履行,使合同雙方的權益得到可靠保證,對于我國建設規(guī)范、和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將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對我國合同法違約責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功能進行研究分析,可以對違約責任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從而掌握違約責任的基本內涵。由此,筆者結合我國合同法中的規(guī)定和要求,對違約責任的基本特點進行研究分析。
一、違約責任的定義
違約責任的概念和違約責任的性質密切相關。一直以來,學者們對于違約責任的性質也持有不同意見,其中以下列幾種觀點為主:1.擔保說。在該觀點中,違約責任是履行債務的擔保。這里的擔保本質上屬于一般財產(chǎn)擔保,它和民法意義上的擔保以及物的保證都是不同的,它是適用于各類合同債務并保證合同債務順利履行的基本制度的[1]。2.制裁說。在該觀點中,違約責任屬于對違約行為進行制裁的一類行為。一來,對比債務來說,責任的強制性更為明顯,二來,違約責任自身就應當體現(xiàn)出對違約當事人的過錯進行制裁,最終達到控制違約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并保障交易秩序的目的。3.補償說,在這一觀點當中,由民法平等與等價的原則上看,違約責任體現(xiàn)出了補償性特點,也就是說,違約責任從性質上看,主要就是為了彌補因為出現(xiàn)違約行為而引發(fā)的各類不良后果。
本質上講,違約責任體現(xiàn)出的補償性也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平等及等價原則,它是商品交易從法律層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如果交易中一方違約,則合同關系便遭到破壞,當事人利益的平衡性被打破。對于這種情況,法律對違約責任進行了規(guī)定,提出在發(fā)生違約事件的情況下,違約一方應向受害人一方提供補償,培養(yǎng)其利益損失,從而再度保證雙方利益的平衡。從性質上看,違約責任是具備補償性和制裁性特點的,這充分體現(xiàn)了民事責任的一般性質。比如哈特就在《責任》中提到:如果法律要求們需要做某些行為或是不能夠某些行為,則基于另外一些法律制度,為發(fā)展因自身行為須接受懲罰或是必須要對受害人進行賠償,則一般來說,其受到的賠償懲罰又屬于被迫賠償。從這個角度看,人們在法律層面上為某事負責,也可以看作是人們基于其做出的某些特定行為,而需要從法律層面受到懲罰會被動地進行賠償。
二、違約責任的特點
違約責任屬于民事責任的一種形式。我國《民法通則》當中對民事責任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其中涉及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違約責任并非僅是合同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還在民事責任方面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違約責任有相對性特點,它僅會發(fā)生在當事人之間,即合同關系的當事人雙方,而合同關系之外的其他人是不涉及違約責任的[2]。在做出違約行為后,違約一方需要基于自身過錯為合同另一方帶來的損失而承擔賠償責任,該責任不可推卸。比如父親將自己的違約責任轉給兒子等,這是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也是不被允許的。如果是因為第三方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則受損失一方的損失依然需要違約的來承擔,也就是說違約一方仍需承擔違約責任,這是因為無論違約一方是因為何種原因違約,其違約事實都已存在,所以必須承擔違約責任。另外違約責任還體現(xiàn)出可由當事人約定的特點,也就是說有隨意性特征。雙方約定的是否需要履行責任、如何履行責任等都可以約定在合同當中,最終的法律判決是以合同內容為基礎的。
三、違約責任的功能
違約責任是在社會的道德原則的基礎上建立的。道德的要求高于法律,違約責任除了是一項法律層面的硬性規(guī)定,起到法律約束的功能之外,還可以起到約束社會道德的作用,可以保證人們遵守并嚴格履行道德要求,這也可以看作是違約責任更高層面的功能。結合前文內容我們可以確定,違約責任還有補償功能和制裁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對違約一方因做出違約行為而為合同另一方帶來的損失進行賠償、重建雙方利益的平衡。基于違約責任的這制裁和補償功能,人們不遵守合同要求的違法行為可以得到有效限制,從而降低違法事件的發(fā)生頻率。所有人都需要遵守違約責任,這也體現(xiàn)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3]。事實上,違約責任還具備維護交易秩序的功能,在社會交易行為中,買賣雙方達成協(xié)議,但一方不遵守協(xié)議而使另一方遭受利益損失,這種行為如果不能有效地打擊和控制,則對于市場交易來說將是極大的隱患,打破了市場交易的公平性原則,不利于市場經(jīng)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而違約責任的提出,則可以有效市場的順利交易,維護市場交易的平衡。
結語:
違約責任是一項重要內容,保障交易安全性并維護社會信用的一項法律制度,也是合同法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發(fā)生違約事件后,合同一方主體必然會遭受利益損失,這不符合我國司法公平的原則,違約責任的提出,很好地限制了這種不良行為的發(fā)生,保障了我國法律體系的完整性和規(guī)范性。對于違約責任,我們應明確其性質、特點和主要功能,從而才可以保證違約責任發(fā)揮出其有效性,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參考文獻:
[1] 夏文忠.《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探析[J].中共樂山市黨委校學報,2012,(01):03-05.
[2] 楊彥.論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制度的完善[J].文學教育(中) ,2016,(009 ):24-25.
[3] 梁亞,王芳.合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的立法及實務完善建議[J].南方企業(yè)家(中) ,2018,(01):24-25.
作者簡介:
高雨萍,(1997年6月13日)女 民族:漢,籍貫: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嶺市,學校:延邊大學,學歷:本科 專業(yè):法學 在校生,郵編: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