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
一條小小科級官員的涉案線索,為什么要中央督導(dǎo)組親自交辦?因為在當前掃黑除惡的斗爭中,它頗有一點典型性。
棗陽市的檢察官周曉濤,因為想“掙一筆錢”,竟不顧自己的公務(wù)員身份,與曾經(jīng)的公訴對象、涉黑人物蘭傳員合股投資山林。周投了三十萬,可是只拿回了十萬,而要收回那二十萬,就必須為涉惡的蘭某人“辦事”。蘭的兒子聚眾斗毆并開車撞人導(dǎo)致一人重傷、四人輕傷。蘭找到周檢察官,許諾如能使其子從輕發(fā)落,必定歸還那筆款子,于是周曉濤百般運作,果然讓罪犯免除了牢獄之災(zāi)……被二十萬“套牢”的周檢察官也終于“淪為黑惡保護傘”,近期已經(jīng)被審查起訴。
這起案子似乎不大,卻蘊藏著一些官員怎樣因為被黑惡勢力“套牢”,而后“淪為”保護傘的“邏輯”,或曰“規(guī)律”。人們還記得那個被當?shù)氐摹昂诶洗蟆碑敱姶蛄艘挥浂獾脑挚h委書記王寧嗎?為什么黑惡首惡陳鴻志敢于打“縣太爺”的耳光?為什么王書記被打之后卻是“毫無反應(yīng)”?有人說,是因為王書記本身就是個貪官,陳老板的錢財、房產(chǎn)、股權(quán),他一點也沒少拿,所以“拿了別人的手短”;也有人說,王寧任縣委書記那幾年,陳鴻志給他安排了不少女色,王有把柄捏在陳老大手里,所以只好忍辱負重。這都對,但還有更重要的一條,那就是王寧的縣委書記,本身就是陳鴻志給他的——王寧長期任柳林縣長,天天想“扶正”,當一把手,坐縣委書記寶座,但按規(guī)矩,縣長遷任書記,要異地任職,于是陳老大花了整整兩千萬大洋,四方運作,終于讓王寧如了愿。陳鴻志“提拔”了縣委書記后,進而“控制了縣政權(quán)”,把自己的三大姑八大姨、馬仔跟班都安排進了柳林縣的各機關(guān),因為王寧這個一把手,“就是老子給他的”嘛!
“控制了縣政權(quán)”的陳鴻志,不只是敢于當眾打縣委書記一記耳光,而因為烏紗帽本身就是“老板”給的,所以“淪為黑惡勢力保護傘”,對他們言聽計從、甘為馬仔的,也不只是王寧一官。就在柳林縣所在的地級市,在這個“系統(tǒng)性塌方式腐敗”的重災(zāi)區(qū),買官賣官曾經(jīng)成風,一個市長叫價五千萬,誰來出?“老板”來出!以至于在那里,官員的升遷降職,干部的任免晉貶,竟要“征求”某老板的意見,看一看他的臉色,以至于某縣級市市委書記毋青松到任第一天,行李還沒有放下,就接到當?shù)亍笆赘弧泵豪习寮婧诶洗髲埬车碾娫挘骸霸趺蠢玻∵€不來我這拜碼頭?”毋書記似乎屬于不肯屈從的那類官,所以沒干幾天,就只好卷鋪蓋走人啦……
現(xiàn)在掃黑除惡,中央強調(diào),要和“打傘”同步,要和反腐敗齊抓,這就抓住了一條根本性的規(guī)律。黑惡勢力必有“保護傘”,而有沒有“保護傘”,也是黑社會的基本特征,否則,就可能只是惡勢力甚至“流氓團伙”等等。無數(shù)事實證明,有的地方黑惡勢力的形成與猖狂,就是因為背后有一頂或幾頂“保護傘”,助他猖獗,為他消災(zāi)。而這些“保護傘”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大多因為接受黑惡勢力經(jīng)濟上甚至政治上的利益輸送,結(jié)果被黑惡人物“套牢”,只有乖乖地為他“辦事”,終于淪為“保護傘”而不能自拔。
【原載《解放日報》】
插圖 / 打擊黑惡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