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峰,王潔,黃蕓萍,任錫亮,高天一
(寧波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寧波315040)
芥菜(Brassica juncea)是原產(chǎn)于我國的十字花科蕓薹屬蔬菜,種類主要包括榨菜(莖瘤芥)、冬菜(大葉芥)、雪菜(分蘗芥)、大頭菜(根芥)、酸菜(結(jié)球芥)等[1-3]。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芥菜栽培面積約100 萬hm2左右。芥菜的營養(yǎng)成分非常豐富,每100 g 芥菜的營養(yǎng)成分為熱量24 kcal、碳水化合物4.7 g、蛋白質(zhì)2 g、膳食纖維1.6 g、脂肪0.4 g、胡蘿卜素310 μg、維生素A 52 μg、維生素B 0.14 mg、維生素C 31 mg、維生素E 0.74 mg、鉀281 mg、鈣230 mg、磷47 mg、鈉30.5 mg、鎂24 mg、鐵3.2 mg、硒0.7 μg、鋅0.7 mg、煙酸0.5 mg、錳0.42 mg、銅0.08 mg。結(jié)球芥菜還具有一種特殊的鮮香氣味,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還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腫的保健作用。近年來包心芥在廣東、廣西、江西、山東等省都有大面積種植[4-11],加工企業(yè)也日漸增多。包心芥在浙江地區(qū)的種植面積也在擴大,其中寧波余姚市目前每年栽培面積在667 hm2左右,每667 m2產(chǎn)值3 000 元以上,經(jīng)濟效益較高,已成為寧波乃至浙江東部農(nóng)民的致富新寵[12]。寧波目前從事葉用芥菜加工生產(chǎn)的企業(yè)主要有寧波市鄞州三豐口味食品有限公司、余姚市第二菜類制品廠、余姚市第五蔬菜精制廠、余姚市老板菜廠、慈溪市園峰醬菜廠、寧波市鄞州農(nóng)和蔬菜專業(yè)合作社等,企業(yè)年銷售額1 億元以上。包心菜雖然近年來在江浙一帶發(fā)展較快,但生產(chǎn)上仍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比如先期抽薹、病毒病、采收期過于集中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農(nóng)民和加工企業(yè)的收入。筆者于2018 年對甬包芥2 號等6 個葉用芥菜品種進行了比較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合寧波及周邊地區(qū)種植的芥菜品種。
供試品種共6 個,分別為甬包芥2 號、大地11 號包心芥、金沙短葉晚芥菜、大肉包心芥、泰國馬通包心芥和大坪埔包心芥。其中,大坪埔包心芥為對照品種。
試驗在寧波市鄞州區(qū)五鄉(xiāng)鎮(zhèn)鐘家沙村進行,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 次,試驗小區(qū)面積為66.7 m2。包心芥于2018 年7 月25 日播種,8 月20 日移栽;畦寬(連溝)150 cm,株行距為65 cm×40 cm,每667 m2種植3 500株左右。大田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N、P、K(15-15-15)復合肥20~30 kg 或相對應的肥料,并根據(jù)土壤肥力適當增減。采用隨機抽樣,定期調(diào)查試驗品種生長情況,觀察記錄參試品種的植物學性狀、經(jīng)濟學性狀、產(chǎn)量、抗病性等指標。使用工具有鋼卷尺、游標卡尺、天平等,對所選植株進行測量標記。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07 和SPSS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表1 顯示了不同品種的植株生長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由表1 可以看出,甬包芥2 號在植株高度、開展度、最大葉長和最大葉寬等性狀方面均最大,其生長勢也最強。數(shù)據(jù)顯示,除大地11 號包心芥以外,其它品種的植株高度均顯著大于對照品種大坪埔包心芥。其中,甬包芥2號、大肉包心芥和泰國馬通包心芥的植株高度極顯著大于對照品種。甬包芥2 號的植株高度在各參試品種中最大,達44.33 cm,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和對照品種。在植株開展度方面,甬包芥2 號的開展度最大,為64.67 cm×50.00 cm,極顯著大于對照品種。在最大葉長方面,各參試品種與對照品種沒有顯著性差異。在最大葉寬方面,甬包芥2 號的寬度最大,為47.33 cm,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和對照品種。
表2 顯示了各品種的葉柄性狀,由表2 可以看出,除大肉包心芥以外,各品種的葉柄長度都極顯著大于對照品種。其中,甬包芥2 號的葉柄長度最大,為17.33 cm,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和對照品種。在葉柄寬度方面,除甬包芥2 號和泰國馬通包心芥極顯著大于對照品種以外,其它品種和對照品種無顯著性差異。
表1 參試品種植物學性狀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n botanical characters of tested varieties
表2 參試品種葉柄性狀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n petiole traits of tested varieties
表3 參試品種葉球性狀和產(chǎn)量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n leaf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tested varieties
其中,葉柄寬度最大的是甬包芥2 號,為12.70 cm,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和對照品種。葉柄厚最大的是甬包芥2 號和金沙短葉晚芥菜,分別為1.47 cm 和1.37 cm,二者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和對照,但二者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表3 顯示,除大肉包心芥以外,各品種的葉球縱徑都顯著大于對照。其中,葉球縱徑最大的品種是甬包芥2 號,為18.00 cm,顯著大于其它品種。葉球橫徑最大的品種是甬包芥2 號,為16.67 cm,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除甬包芥2號外,其它品種和對照品種在葉球橫徑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單株總質(zhì)量方面,甬包芥2 號、大地11 號包心芥和泰國馬通包心芥均顯著大于對照品種。其中,甬包芥2 號的單株總質(zhì)量最大,達3.65 kg,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葉球質(zhì)量方面,甬包芥2 號、泰國馬通包心芥均顯著大于對照品種。其中,甬包芥2 號的葉球質(zhì)量最大,達1.53 kg,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每667 m2產(chǎn)量最大的品種為甬包芥2 號,為3 726.67 kg,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和對照。除甬包芥2 號以外,其它品種的產(chǎn)量和對照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表4 參試品種軟腐病抗病性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n resistance to soft rot of tested varieties
對參試各品種軟腐病發(fā)病率進行統(tǒng)計見表4。由于包心芥生產(chǎn)上最主要的病害是軟腐病,發(fā)生嚴重會造成全田毀滅。由表4 可以看出,大肉包心芥的軟腐病發(fā)生最為嚴重,發(fā)病率高達16.73%,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其次是大地11 號大坪埔包心芥,發(fā)病率為14.22%,極顯著大于其它品種和對照品種。對照大坪埔包心芥的發(fā)病率為10.76%,顯著大于泰國馬通包心芥、金沙短葉晚芥菜和甬包芥2 號。其中,甬包芥2 號對軟腐病抗性較好,發(fā)病率最低,只有5.15%,極顯著低于其它品種。
從田間試驗綜合結(jié)果來看,甬包芥2 號生長勢旺盛,植株高度44.33 cm,開展度為64.67 cm×50.00 cm;葉面寬大,最大葉長度48.33 cm,最大葉寬度47.33 cm;葉柄扁闊,葉柄長度和葉柄寬度分別為17.33 cm 和12.70 cm;,葉球較大且近圓形,橫徑16.67 cm,縱徑18.00 cm;結(jié)球緊實,葉球質(zhì)量1.53 kg;耐軟腐病,抗病性強。綜合比較各項指標,甬包芥2 號表現(xiàn)優(yōu)良,各項性狀都顯著優(yōu)于其它品種,且商品外觀性狀好、品質(zhì)優(yōu),可進行推廣。